分享

福堂体:词的稀奇押韵格

 杏坛归客 2020-04-12

读书笔记:

福堂体:词的稀奇押韵格

【也称独木桥体】

王继增整理

🌽🌽🌽🌽🌽🌽🌽🌽🌽🌽🌽🌽

内容提要:

一、引子(整理笔记的缘起)

二、范词程词浅赏

三、说几句韵与格,点明词的“格”(体例)

四、福堂体宋词举例

五、三家福堂体“声声慢”词平仄

六、田洪元会长见解

七、温继鹏会长见解

八、回答“引子”中所列三问

九、附录:宋代以后的福堂体词选

🥜🥜🥜🥜🥜🥜🥜🥜🥜🥜🥜


一、引子:

诗友们于2020年3月25日在微信“沿黄诗群”上看到了这样一首词:

声声慢·送恩人

---- 齐鲁、潇湘援黄医疗队返乡

(用范诗银会长《雪后上元寄武汉诗友 》韵)

程菊仙(湖北)

来时切切,告别依依,全城欢送含。泪雨纷纷挥洒,可见真。寒梅红云映雪,播芬芳、意蕴深。心牵患者,德馨仁爱,厚谊高

齐湘精英良术,排魔障、临危化险关。五十日余忙碌,漫写豪。偕同谱成乐曲,唱风华、道是浓。清零康复,喜无边,别样

几天来,有几位诗友在微信上与我闲聊。因为我在早前的学习班上作交流发言时,曾说过诗韵忌讳“重韵”的话,便与我聊起了程菊仙老师的这首词。交流的议题是:

一、这样的用韵形式,在“词”上是否可以?是否也犯了“重韵”的忌?

二、范老师、程老师依照的范本(体例)是什么?

三、今后,我们是否也可以按照程菊仙老师的“样板”,来比着葫芦画瓢?

这便是我要整理上一篇读书笔记《重韵和叠韵》以及本读书笔记的缘由了。

不妨把程菊仙老师填词所依照的范诗银老师的词也贴在这里,让大家欣赏一番,作为资料保存起来:

声声慢 · 雪后上元寄武汉诗友

飘来款款,去去无声,眸前遗我深。冷意丝丝如润,默默真。清凉难消燥热,是寒轻、更是心。琼楼玉树,晚安晨静,最是多

相辞相迎时节,江城望、难言几度伤。瞬刻倒悬萧索,横泼悲。传呼八方挽臂,送无边、漫漫春。明天晴好,约新辞,赋故


二、范词程词浅赏

范诗银、程菊仙两位先生的“声声慢”是抗疫期间众多的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两首上好的词。词的每一韵都含蓄、隽永、深邃、沉稳、脉脉、悠长地落在一个“情”字上,唯有这样一个“情”字,方能表达出中华儿女在庚子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的、猖狂的、生死攸关的天灾所展现的精神面貌。每一次用“情”,无不有多层的深意蕴含其间。例如范词的第一韵:“飘来款款,去去无声,眸前遗(读wei)我深情。”词中的“我”可以是多纬度的“我”。在奔赴抗疫战场一线的那一刻,我们的天使逆行人、天使的留守人、拥抱着、牵着手、挥着手,相向而视,面对自己的“心上人”,还能说什么呢。这眸前的深情则是凝炼冰纯的、晶澈剔透的一个“眼神”,这“眼神”含有着:夫妻情、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姐妹情、战友情、同志情!含有着:救难情、忠义情、大爱情、报国情!这些情可都是要用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来表达的呀,但是,华夏民族优秀的天使们和他们要暂别的亲人们,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紧急关头,却是“无声”地将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凝炼成了一个晶珠般的、脉脉的、深长的“眼神”,这“眼神”满含着:理解、支持、放心、鼓励、坚韧、刚毅、忘我。所以,这“眼神”除了“情”字能包含蕴藏外,还有哪一个字能充分表达呢!

我认为,范程两词的每一个“情”字都可以作出这样的解读,也难怪两先生一韵到底来着。好!好!实在是好!

仅作一“情”浅赏,不再赘言。

两先生选择的词牌也很值得玩味。


三、说几句韵与格,点明程词范词的体例。

格律诗押韵的本质是求同,反复在一个固定的频率段震荡,积蓄能量来打动读者,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振。但又不能重韵,重韵就会雷同,雷同就会同性排斥、抵消能量。所以,格律诗押韵的本质又进而是同中求异,异中化同,和而不同。

词押韵的本质也是求同,它比格律诗的押韵追求更为宽泛,它的同中求异追求更强烈,它的频率震荡段有长有短,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所以,词的韵脚字不限于平声字,有的是仄声字,有的是平仄韵相叶,有的专取仄声的入声字。

任何事物都遵循物极必反的法则。诗与词也一样。一首诗或一首词,从头到尾,一个字作韵脚,一竿子桶到底,重复到了极致,一般看来是欠妥当的。但是,有时候歪打正着,反而也成为了一种高级的文字游戏,被大家接受后,也会变成一种“格式”。

宋词中就有这么一种特殊的高级文字游戏,这种使韵脚重复达到极致的押韵体式,叫福唐体,也叫独木桥体。清 · 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山谷(北宋·黄庭坚,字山谷)《阮郎归》全用'山’字为韵,稼轩(辛弃疾,字稼轩)《柳梢青》全用'难’字为韵。”且注云:“皆福唐体,即独木桥体也”。

“福唐体”的特征就是以同一个字为韵脚,像座独木桥。

“福唐”也有写成“福堂”者。【福唐,有人说是现在福州,福州确实有福堂镇。黄庭坚是否在福州为过官?现在有几个省市有福堂区、福堂镇。】有人说:《全宋词》收两宋词人1330余家,词两万余首,只有福堂体(独木桥体)词19首,不及总量的千分之一。

格律诗的“格”比较简单,五言的四个,七言的四个。加上五绝七绝总共也就16个,并且它们之间还有紧密的相生关系。词的“格”就多的去了。有的词牌就有十几、二十几个“格”(体),“格”与“格”之间的变化,不下一番好功夫,是十分难以记忆的。这个“格”就叫“词谱”。某词牌的“福堂体”就是一个特殊体例(格)。

程菊仙老师和范诗银老师的“声声慢”就是福堂体。


四、福堂体宋词举例

  康熙年间编定的《钦定词谱》不录独木桥体“声声慢”,近代人龙榆生先生在其授课讲义中将南宋·蒋捷的“声声慢·秋声”列为两个体例的变体。就把“南宋·蒋捷·声声慢·秋声”一词贴在这里:

【蒋捷比黄庭坚出生整整相差200年】


五、三家福堂体“声声慢”词平仄


六、田洪元会长谈见解

七:温继鹏会长谈见解

八、回答“引子”中所列三问


九、附录:宋代以后的福堂体词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