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实践|中医药对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王钧 赵怡蕊

 健康医学科普 2020-04-12

中医药对腹膜透析患者

生存质量的改善

 01 

腹膜透析患者为什么惧怕感染?

当医生给尿毒症患者介绍腹膜透析治疗时,患者和家属首先提出的疑虑是惧怕感染。这也难怪,感染确实是腹膜透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免疫力较差、病程较长、腹膜透析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易出现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而且患者蛋白大量丢失造成的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腹透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的诱因,同时患者抑郁、皮肤瘙痒、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影响残余肾功能,加速肾脏的纤维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也造成严重困扰。

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的进步,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的完善,以及中医药在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的感染机率,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02 

中医对腹膜透析患者病理机制认识

我们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是以脾肾亏虚为本,先天之本“肾”与后天之本“脾胃”不能相互滋养,脾肾失调,水液蓄积体内,造成机体浮肿;脾胃运化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表现,造成体内精微物质的大量流失,不仅造成贫血、营养不良等,而且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症状;

同时,久病多瘀,此类患者因体内毒素、代谢废物难以排除体外,蓄积体内,形成瘀、毒互结,出现皮肤瘙痒等瘀毒互结的症状,瘀、毒又影响脾肾功能,并逐渐影响心、肺等其他脏腑,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在认真分析疾病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健脾补肾活血软坚法,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可以有效减轻并发症,改善腹透患者的生存质量。

 03 

中医药在腹膜透析方面的优势

药物治疗

采用 “健脾补肾活血软坚”滋养先天之本充养后天之本,可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免疫力,预防感染;对于已经出现腹腔感染、肺部感染的腹膜透析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可以大大缩短抗生素使用疗程.

同时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配以疏肝理气中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调整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配以活血化瘀通络中药,能够减轻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腹透治疗质量,延缓腹透患者的病程进展。

非药物治疗

中医的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肾病外治能显著增强肾脏血流,解除肾血管痉挛,改善肾脏缺血,促进炎症消除,调节机体免疫,修复肾脏受损功能,包括穴位贴敷磁圆针疗法艾灸温针中药熏蒸及热疗等。

中医食疗

腹透患者营养代谢失调是普遍现象,限制蛋白摄入加重了营养不良,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医学强调腹透患者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饮食等,并纠正钙磷代谢等相关治疗,而中国古代早在殷商时期,《汤液经》中就采用食疗的方法治疗疾病,《神农本草经》中单纯以食物为主要营养治疗的组方就有葱赤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中医药营养治疗通过中医辨证既可以补充机体缺乏的营养素,改善机体的虚损状态,还可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动态平衡,达到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肾病一科腹膜透析特色

目前肾病一科开展腹膜透析治疗,建立腹膜透析规范化管理成为了工作重心。包括腹膜透析中心的建立,医护人员的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评估体系的建立,门诊管理以及患者自我的管理。尤以加强患者教育是腹透工作的重点。

随着医学科学不断的发展,腹膜透析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腹膜透析治疗将会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来源: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钧  赵怡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