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物理

 美文云中飞 2020-04-12

2019年12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公布,这标志着高考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意味着高考真正进入了标准引领的新时代,教育考试进入新一轮改革的征程。全国考试和教育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17版),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发端,在2019年高考各科试卷中,学科核心素材的价值已经凸显。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2020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主旋律。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中如何考查和体现呢?

          
   

(一)突出基础性考查

1、重视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例如,2019年全国I卷第14题提供了可见光光子能量的范围,要求考生了解氢原子能级间跃迁时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情况,考查考生对玻尔原子模型的理解。全国II卷第14题利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情境,考查考生应用万有引力公式,分析人造航天器飞离地球过程中,其离开地球表面的距离与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的关系,并考查考生能否依据关系式确定相应图像。全国III卷第14题,要求考生判断电磁学中的基本规律-楞次定律是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该题考查内容涉及电磁学的基本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

2、淡化解题技巧,突出考查考生运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9年全国I卷第24题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偏转以及离开磁场后的直线运动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洛伦兹力、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基本几何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加强试题的情境化设计

高考物理命题一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设计试题情境,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凸显物理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重大科技问题中的应用价值。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除了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继续加强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设计,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考查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抽象概括提取关键信息、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

如,2019年全国I卷第16题以此重大事件为背景,要求考生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考查考生对动量定理、牛顿第三定律等重要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全国II卷第14题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为情境,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规律的应用能力。

2、加强对考生模型建构能力的考查。如,2019年全国II卷第25题,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刹车的运动情况为背景,要求考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考查考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从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3、考查理论化、模型化、典型化的探索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2019年全国I卷第19题,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悬挂物块,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相连,通过对悬挂木块施加水平作用力,考查考生对共点力平衡的理解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考查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的考查

能够从大量的、多种形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利用其解决问题,是学生适应时代和实现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 年高考物理试题注重利用图像呈现丰富的物理信息,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要求考生能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建立文字、图像等不同信息呈现方式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提高考生的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2019年高考物理设计了许多涉及“图像语言”的选择题。例如2019年全国II卷第18题,给出竖直上抛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和重力势能随它离开地面高度而改变的变化图像,要求考生能从图像中寻找机械能、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化规律,利用图像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一般来说,在实验题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主挑选实验器材,分析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提出改进的措施。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加强实验题设计,考查考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全国I卷第23 题以微安表改装成电流表为情境,考查电流表改装实验中电阻的连接、电表的校准、问题的分析与排除等,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