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贾家听从太上皇的旨意修建大观园迎接贵妃省亲,可谓荣宠无限。毕竟送一个女子进宫攀升到贵妃,远比做皇后更难。皇后是注定的,贵妃却要一步步攀升。 这么好的事,却被秦可卿说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元春省亲回来也前后几次哭哭啼啼不止,不能不让人疑心。
贾元春从默默无闻突然连跳几级晋升贤德妃,又有贵妃省亲这种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殊荣恩典,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反观她却泪流不止强颜欢笑,非常不符合常理。 贾元春说她被送进宫,证明不是选秀入选,而是贾家运作的结果。她初入宫是女史,也非一般理解的宫女。就像贤德妃称凤藻宫尚书,女史应是贵人一般的低级妃嫔的职称。 进宫数年元春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太监夏守忠来传旨,没有告知贾家具体实情——这点最奇怪,哪个太监不巴结新晋升得宠的贵人——贾母等竟然“心中皆惶惶不定”,代表贾元春这条线已经被贾家放弃了,谁也没想到她会突然被晋升贤德妃。 贾家人想不到,元春却实打实晋升,矛盾的预期带来的一定是“事出反常必为妖”。然而贾家人不到不觉得意外,反倒一个个从“惶惶不安定”,变成“人人面有得意之色”。 不要小看曹雪芹笔下“人人面有得意之色”这八个字,寥寥几笔就将贾家人不感念皇恩诚惶诚恐,小人得志骄狂自大的心态描画出来! 曹雪芹写“焦大”,从不是特指贾家老仆,而是借焦大影射贾家几代老臣对待新皇帝的不恭不满不臣的骄狂自大态度。 贾家人体会不出元春突然晋升的异常,贾元春自己事自己知。皇帝是否宠爱她,比谁都清楚。
皇宫是给了她巨大荣誉的地方。一个底层妃子突然飞黄腾达获得皇帝晋升贵妃,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贾元春却说成“不得见人的去处”。 “不得见人”四个字包含着无尽的委屈和怨怼。表面看是抱怨家人将她送入皇宫,不能与父母家人常相见。实则并非如此。皇帝也曾下旨,后妃家人可以每月逢“二、六”六次进宫会见,想见并不难。 贾元春并不是指皇宫“不得见人”,而是她婉转告诉家里她在皇宫委屈,无依无靠,皇帝根本不宠她的现实。 得不到皇帝的关爱,才会渴望家人的温暖。省亲是皇家事件,贾元春说这句话被人听见都是僭越的。有些话她根本不敢说,也只能通过“不得见人”四个字,警告家人自己晋升的不寻常。要多注意,不要一味骄纵。可惜贾家人太蠢,没人听得出来。 元春在宫中,最知道皇帝对贾家的真实想法。奈何此事不能随便说。有些人会说元春知道这么多,派人出来告诉一声不就得了。何必拐弯抹角? 其实太小看皇家的防范意识了。后宫妃嫔与家人相见,需要有宫人在场。往外传递书信和东西,要有专门的人检查。绝不是电视剧那样想见就见,还可以悄悄话,合计阴谋诡计什么的。 贾元春的[恨无常]曲子有:“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是她省亲之后第二次告诉家里:危险!可惜为时已晚了。 [恨无常]是说贾元春发现皇帝针对贾家的秘密,来不及告诉家里,就被皇帝发现赐死。死后在梦里向父母托梦,赶紧准备,皇帝就要对贾家动手了。 死后托梦之事,《红楼梦》很多。秦可卿托梦王熙凤,尤三姐托梦柳湘莲,香菱“致使香魂返故乡”也是为娘托梦,《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证明林黛玉死后也有托梦。所以,贾元春托梦给爹娘,一定是八十回后的情节。可惜续书根本没有写。 从[恨无常]的托梦告知,反推元春省亲隐晦告诉家里自己不得宠的事实,暗示晋升有问题,皇帝针对贾家的心思非常强,晋升元春贤德妃并非好事。 秦可卿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是提醒贾家过犹不及,繁华易逝。可惜,贾家一叶障目没有一人听的明白。最终悲剧不可避免。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公众号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