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间有言:运营看阿里,产品看腾讯,技术看百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由腾讯大学出品的腾讯8节8分钟产品课,干货满满。 课程介绍19年产品经验,16个月精心打磨,9位顶级产品专家研讨提炼,凝聚腾讯产品经验的8集8分钟产品课——用户、定位、需求、时机、匠心、危机、合作、商业,还原产品背后的故事,分享给你腾讯产品的心法。 用户,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定位,产品要有边界和调性; 需求,产品需求源于用户但不止于用户; 时机,主动推演风口,为抓住时机做好准备; 匠心,坚持匠心持续打磨产品; 危机,危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合作,开放心态整合资源; 商业,商业杠杆,推动产品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集 用户如何做到一切以用户为依归。 四个方面的内容:定义用户,接近用户,了解用户,变成用户。 一、定义用户产品初创,需要考虑你的产品服务于谁,目标用户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 以QQ音乐为例,产品目标用户非常广泛,为了得到用户画像,产品团队将用户按照年龄段分成80前,80后,85后,90后,95后和00后,分别调查了不同用户群体喜爱的偶像。 二、接近用户真正理解用户,光靠空想是不行的,需要真刀真枪去接近他们。用户访谈,回复发帖,阅读反馈,问卷调查,走进场景,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数据….这些都是接近用户的方法。 接近用户,腾讯有一个著名的10-100-1000法则,团队每月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接触访谈10个用户,真正回复100个用户在论坛或微博上的发帖,阅读1000个用户在各个渠道上的反馈。 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启动过一个走近用户,倾听心声的用户零距离项目,大半年项目组陆续走近各个场景,贴近保安,白领,大学生等不同用户群体,观察他们的手机生活,搜集最真实的反馈。 三、了解用户面对海量用户时,需要变换不同身份,角度,环境,场景,理解各种用户群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腾讯手机管家忽略用户研究,盲目追加功能,使得短时间被竞争对手超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手机团队管家做了2件事: 1、产品经理,设计师都到用户中做访谈和调研,定位和挖掘用户需求;2、数据分析,发现用户真实画像。 对用户进行了分类: 蝌蚪:小白用户,什么都不懂,需要一键解决问题; 穿山甲:在意探索,主动性强,有定制化策略需求; 考拉:了解情况,但是无所谓; 河马,尖端型用户,完全懂得手机,不信任安全软件。 通过用户精准画像,提升用户好感度,获得更好的优势。 四、变成用户把思维改成用户模式,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忠实用户。洞察人性,以己推人。变成用户的最高境界,即小马哥认为真正好的产品经理,能够瞬间让自己变成一个产品外行,要放下脑袋里的所有事情,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来使用产品。(空杯心态)。 最后,需要保持对用户的敬畏之心,用夸张、虚假的传播手段吸引眼球,用户会失去对产品的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