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文化艺术之旅系列】之四:柴可夫斯基与芭蕾舞(中)

 公司总裁 2020-04-13

芭蕾舞《睡美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Pas D'Action, Act I - Sleeping Beauty, Ballet Suite, Op. 66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Tchaikovsky The Very Best Of

芭蕾舞: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后在法国发展流行,日臻完美并逐渐职业化。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阶段。她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芭蕾舞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1、芭蕾舞的技巧

古典芭蕾舞技术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以达到身体姿态轻盈为目的。她包含: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以及七种姿势的手的位置。在芭蕾舞中,包含三种基本舞姿:阿拉贝斯克(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她的腿部技巧包括: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dejambo(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托举、支撑旋转和平衡等技巧等。所有芭蕾舞动作,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是一致的。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把这些字母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表现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艺术形象。

2、芭蕾舞剧舞蹈类型介绍

芭蕾舞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舞蹈是主体,音乐是基础,演员是中心。柴可夫斯基对芭蕾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使音乐成为芭蕾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芭蕾舞剧音乐的表现力。在芭蕾舞剧中,舞蹈的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哑剧手势、戏剧性的场面等。

独舞:芭蕾舞中的独舞,类似话剧中的独白,歌剧中的咏叹调,在芭蕾舞中称为“变奏”。“变奏”是芭蕾语汇中最突出的部分,通常用于剧中主角情感的高潮,力求富有光彩和独创性,展示难度较高的舞蹈技巧。古典芭蕾舞中的独舞,一般采用三段体的结构,第二段与一、三段在速度上形成对比。女子的独舞分为地面的和跳跃性的两种,地面的基本上以足尖碎步和旋转的动作为主;而跳跃性的可以用单一的跳跃动作,也可以包含足尖和旋转的混合动作。《天鹅湖》中,第二幕奥杰塔(白天鹅)的出场独舞就是地面的,而第三幕奥吉莉娅(黑天鹅)的独舞就是跳跃性的动作。

双人舞:俗称大双人(Pasde deux)是古典芭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有五个部分组成:出场(Entrée)、慢板双人舞(Adagio)、男独舞、女独舞 (男、女变奏 )(Variation)和结尾(Coda)。大双人从表现的内容中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抒情性”的,主要是表现两个人物之间比较和谐的情感交流,比如相互的爱恋、离别的优伤,重逢的喜悦等;另一种是属于“戏剧性”的,主要是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1)出场(Entrée):男女演员有时以类似的姿势出场,做一些托举、辅助旋转的动作。这部分音乐和舞蹈的节奏都适中,作为铺垫气氛,告诉观众好戏即将上演。

(2)慢板双人舞(Adagio):其中通常会用一些Penche(倾斜)的动作,还有捏指转等等。慢板双人舞并不是想象中的气氛热烈的对舞,相反,它是表达“浪漫色彩”娓娓道来的舞蹈语言。特别是捏指转完毕后往往要求男演员撒手,女演员成立脚尖姿势并保持几秒,这非常考验演员的平衡力以及双方互动的感觉。因此,男女演员的配合默契非常重要。

(3)和(4)男女变奏(Variation):在慢板舞和变奏之前,有时也会加入一段由独舞演员(非主角)表演的舞蹈,作为给芭蕾舞两位主角的休息。在男变奏和女变奏中,男女演员会重点依次展示一些炫技的舞蹈动作,音乐也相对轻快。诸如《天鹅湖》第三幕奥吉莉娅(黑天鹅)中挥鞭转、原地转以及多种腾空动作都会在变奏中展示。

(5)结尾(Coda):在结尾中,演员将继续做出更辉煌的技术动作,随后两人再齐舞一段,最终会定格一个造型,结束整段大双人舞。

《天鹅湖》中大双人舞蹈段落不少。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典大双人舞并非第二幕中王子与白天鹅共跳的那段;而是在第三幕中,王子齐格弗里德与黑天鹅奥吉丽娅的古典大双人舞;该段大双人舞出现在一系列个性舞蹈之后,也是全剧的华彩部分。依照古典芭蕾的欣赏习惯,每一部分跳完以后,在观众的掌声中,演员谢幕,然后再表演下一段。这种双人舞往往用在剧情的高潮处,主要展示主要演员的高难度技巧和个人的表演风格。当代的芭蕾舞剧中极少遵循上述双人舞的四部分的结构方式了,他们根据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需要,而不只是为了显示舞蹈家自己的技巧,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几段双人舞都是一气呵成的,中间没有停顿,也就不存在鼓掌的谢幕的机会。

三人舞(Pas detrois): 在古典芭蕾舞剧中,由慢板三人舞、第一女子独舞、男子独舞、第二女子独舞、结尾三人舞等五个部分组成。也有其他组合方式,例如:三个女演员、也三个男演员、两女一男、两男一女组合等等。实际中,人数不等的舞蹈形式还很多,比如《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四人舞)、《睡美人》中四位王子向公主求婚的舞蹈(五人舞)、六位仙女向公主祝福的舞蹈(六人舞)等。

群舞:在古典芭蕾舞舞剧中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一般用来表现时代的特点、民族的习俗、交待环境、创造意境、烘托主要人物。像《天鹅湖》第二幕中的群鹅舞,她们和奥杰塔与王子的爱情双人舞相映成辉,同时也营造了湖畔神秘、抒情的奇幻意境。《天鹅湖》第三幕中的西班牙舞、匈牙利舞、那波里舞、玛祖卡舞等群舞,既配合了剧情发展,也展示不同的民族舞蹈。哑剧手势,性格舞等等也是古典芭蕾舞剧中的主要表现手段。

3、芭蕾舞剧类型:

芭蕾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舞剧。也有部分没有故事内容,没有情节的作品。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称为无情节芭蕾舞。

随着时代的发展,芭蕾舞一词有时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比如杂技芭蕾舞等等。尽管他们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其中古典芭蕾舞剧是我们欣赏的重点。

4、芭蕾舞剧欣赏:

芭蕾舞是一种优雅而轻盈的舞蹈,品味舞蹈的韵律美,芭蕾舞特有的技巧和固定程式美是欣赏的主体;芭蕾舞剧的音乐,在柴可夫斯基以后,成为芭蕾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随着音乐响起,伴着柴氏美妙的旋律,进入诗意的舞蹈殿堂,是欣赏芭蕾舞剧的基础。芭蕾舞剧的情节、炫丽的舞美设计、华丽的服饰、文化传承、礼仪等也是芭蕾舞审美欣赏的重要环节。芭蕾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表现手段,把舞蹈、音乐和戏剧构思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她通过舞蹈语汇(包括舞姿、动作、造型、表情、哑剧等)来“说话”,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用人体这审美的对象来感染欣赏者。

品味芭蕾舞的舞蹈特点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严格规范化。芭蕾舞演员要精确地控制臂、腿、手、脚的动作,使观众看上去毫无体重可言。在所有跳跃、回旋以及自转的过程中,背部始终要保持挺直的形态,身体支撑在穿着特制的芭蕾舞鞋绷直的脚趾上,给观众的感觉似乎是在地面上飘动。对于芭蕾舞演员的体形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是“开、绷、直”:“开”——任何姿态均要求双腿从胯关节向外打开,以扩大动作空间范围,使动作姿态更为优雅;“绷”——脚背必须绷直,脚面突出,使腿的线条更加修长、流畅;“直”——基本站立和甩腿都要求保持笔直、稳定、有力,使舞姿更为伸延、舒展、清新。其舞台运动的轨迹大多成直线。另外还有:“立”——直立挺拔向上,身体姿态要挺拔舒展,讲究形态美;“弧”——手臂要流畅、呈弧形,手型应柔若无骨,呈柔和的圆形;“长”——演员的腿、脚及身体线条要修长。

(2)芭蕾舞的技巧难度。芭蕾舞演员的足尖技巧的使用,是芭蕾舞区别与其他舞蹈的显著特点,它突出了演员修长的双腿和轻盈感,使芭蕾成为最生动、最典雅的艺术。芭蕾舞还包括各种跳跃、旋转技巧。旋转: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在膝盖处或脚踝处,做伸展运动,外旋或内旋。评判其动作质量,不仅看转圈的数量,还要看旋转速度和节奏以及结束动作是否平稳、利落、漂亮。跳跃:分大跳、小跳、移动中跳等,最感人的跳跃是不仅跳得高、跳得轻、落得稳,还要把握好音乐节奏,手臂、头以及脸部表情协调一致。各种技巧都在独舞或双人舞中完成。前面述及,双人舞,是古典芭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最具备程式化特点。双人舞技巧动作还包括托举、支撑旋转和平衡三大类。其美感不是为了表现男演员的力气,而是突出女主角在空中的轻盈飘逸。双方通过轻松自如的默契配合,表现双方情感、心理和相互关系。芭蕾舞剧《天鹅湖》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她融入了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群舞等芭蕾舞剧中所有的舞蹈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有第三幕中,黑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中,奥吉莉娅挥鞭转、原地转以及多种腾空动作展示;黑天鹅的32圈大回旋,这是不能被错过的享受。

(3)观看芭蕾舞演员的表演。既看演员的一系列舞蹈动作表演,又要看演员把握各个不同节目风格的准确性。有时不是以技巧高超见长,而是以抒情细腻取胜。

5、欣赏芭蕾舞剧的音乐

柴可夫斯基对芭蕾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使音乐从原来芭蕾舞剧中舞蹈表演的陪衬,演变为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使芭蕾舞剧更富于戏剧性,也大大提高了芭蕾舞剧音乐的表现力。在芭蕾舞剧《天鹅湖》四幕中,柴可夫斯基把音乐共分为二十九组曲,四十五个单曲,它们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极其出色地完成了场景的描写、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配合各种舞蹈编排,成为串联《天鹅湖》全剧的基础元素。同时,每个单曲都可以独立演奏,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6、其他

欣赏芭蕾舞剧需有一定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不熟悉剧情较难动情。芭蕾舞剧擅长抒情,不善于叙事,因此,故事情节选择是否清晰、人物关系是否清楚、人物形象刻画是否栩栩如生等都很重要。缎面的芭蕾舞足尖鞋、白色芭蕾舞纱裙就是为芭蕾舞定制;演员精致的妆容、华丽的宫庭般舞台背景、炫丽的灯光、复古的服饰,绚丽多彩就是我们欣赏芭蕾舞剧的过程。现在已经有3D背景的芭蕾舞舞台设计面世,可观赏之。着装上,观看芭蕾舞剧时需要一套礼服或者职业服饰出席。提早半小时到场为宜。

7、世界著名芭蕾舞剧团

全球最著名七大芭蕾舞剧团包括: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 The Bolshoi Ballet ),创建于1776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团之一。她的《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举世闻名。纽瑞耶夫、尼金斯基、巴普洛娃等芭蕾舞历史上的传奇艺术家均出自该团。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 ( Ballet the Mariinsky Theatre ) 又称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并称于世。“古典芭蕾舞之父”马里尤斯·彼季帕 (Marius Petipa)曾效力于该团,他是芭蕾舞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堂吉诃德》等,部部都是传世经典。

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The Paris Opera Ballet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芭蕾舞团。作为古典芭蕾的摇篮,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为芭蕾舞形体和舞步训练而制定的基本原则及法规,至今仍在沿用。芭蕾舞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被视为芭蕾舞标志的白色短裙、足尖舞、和空中飞舞等动作,就出自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很多欧洲和国际芭蕾舞舞团都起源于这里。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 (The Royal Ballet ) 位于伦敦考文特花园,是驻皇家歌剧院的舞团。1956年被英国皇室授予“皇家芭蕾舞团”头衔,成为英国四大国家芭蕾团之首。

美国纽约市芭蕾舞团 (The New York City Ballet ), 由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创建于1935年。巴兰钦在传奇的俄罗斯芭蕾舞遗风的基础上发展了新古典主义芭蕾舞,他不仅是美国芭蕾舞的重要奠基人,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编导之一。

美国芭蕾舞剧院 (American Ballet Theater ) ,是美国国宝级芭蕾舞演出团体,是美国唯一可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平分秋色的芭蕾舞团。巴瑞辛尼科夫、阿隆索等大批杰出舞蹈明星也是在这里成为芭蕾舞史上的传奇。2006年经美国国会评议,美国芭蕾舞剧院荣获“美国国家芭蕾舞团”称号。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RoyalDanish Ballet),是世界上最古老和享誉最久的芭蕾舞团之一,以其独特的布农维尔风格的剧目著称于世。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于1748年创建,初期由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指导,随后在V. 加莱奥蒂,奥古斯特·布依维尔等的指导下,创立了风格典雅、技巧精致的丹麦学派。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经典的《胡桃夹子》2012,全长1:38:51,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段落从00:04:45开始至00:07:19;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