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一旦肠道的保护作用失效,那么,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近年来,肠癌肆虐全球,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 40岁后,是肠癌的高发期,此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肠道健康。 40岁后,排便出现3种异常,及时查肠道 1、便便形状改变 排便后,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现出圆柱形条状。 一旦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需警惕肠道癌变。 多是肠道内有肿瘤物质,压迫粪便所致。 2、排便规律改变 排便的次数,由原来每天一次变为两三次。 每次大便结束后,会有大便不尽的感觉,出现“里急后重”。 甚至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都要警惕是肠道病变了,莫忽视。 3、便中带血 血便,也是辨别肠癌的最重要的信号之一,但要学会和痔疮区分。 肠癌会导致自身的便便出现脓血便,甚至是黑便,就是便便上带血,血呈粘液型或者发暗发红。 而痔疮引起的便血则是鲜红色,呈滴状的感觉。 40岁后,肠癌高发,这5类食物,尽量少吃,肠道承受不了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吃太多,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 尤其是肉类,在高温烹调时,蛋白质及氨基酸,会发生热解,分离出一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叫杂环胺,这种物质,可导致肠癌的发生。 2:烧烤食物 食物经过烤制,会破坏其中营养成分,导致蛋白质变质,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 经常吃这类食物,增加肠道消化的负担,会引起便秘,腹痛,甚至是癌变。 3:麻辣重口味食物 比如麻辣香锅、滚烫的火锅、麻辣烫、麻辣小龙虾等等。 这些重口味的食物,很容易刺激肠道,加重肠道负担,引起腹泻,甚至是肠癌。 4:加工肉制品 所谓加工肉制品,指的是红肉、禽类肉、动物内脏、血等经过腌制、发酵、烟熏等,以增强口味或方便存放的产品,是比红肉本身更容易诱发肠癌的食物。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 这类加工肉制品,吃得越多,患肠癌几率越大,一定要注意忌口,切莫贪嘴。 5:咸菜腌制品 食用太多的腌制品,很容易造成亚硝酸盐中毒,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诱发结肠癌等。所以,生活中,咸菜等腌制品,也要少吃,切记。 40岁后,想要肠道好,多吃3种食物 1:酸奶 40岁后,肠道内,有益菌数量会慢慢减少,不利于肠道健康。 多喝点酸奶,有助于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群的数量,可保证肠道活力,缓解便秘。 可以自己动手,做点酸奶,补充益生菌。如果,是购买酸奶,那么,一定要选择纯酸奶哦。 选择存牛奶,加入双歧杆菌益生菌,放入酸奶机,发酵8-12小时后,放入冰箱冷藏钝化后,食用即可。 2:粗粮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调节肠道菌群,保持肠道健康意义重大。 膳食纤维包括两种,一种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树胶、黏胶、果胶、和一些半纤维素等,主要来自于豆类、水果。 能够吸收水分,有效改善腹泻;进而形成类似果冻的胶状物,增加食物的体积,有效减轻饥饿感。 另一种是,不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一些半纤维素,主要来源于全谷物,及一些高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中。 其间隙能够保留水分,可增加便便的体积和湿度,有效改善便秘。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多吃点粗粮,注意补充膳食纤维。 3、黄蓝菊根 黄蓝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 其根茎,黄蓝菊根,药用价值高,用其做沙拉,或炒制成 黄蓝菊根茶,泡水喝,对于肠道健康,都十分有益。 相关研究表明,黄蓝菊根富含菊粉,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保养肠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炎有不错的帮助。 还有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可促进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内微环境。 同时,还能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利于粪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预防和改善便秘。 40岁后,想要肠道健康,做好五件事 1:多喝水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水,可减少肠道有害气体的生成和排出,有益肠道健康。 温热的白开水,35℃-40℃,是最佳选择,胃肠最舒适的温度。 主动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肠保持清洁,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食蔬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韭菜,富含膳食纤维、类黄酮、锰等,对肠道健康,大有益处。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改善便秘,促进肠道排毒。 此外,豆芽、大白菜、木耳等,都可以养护肠道健康,是不错的选择。 3、戒烟酒 研究表明:吸烟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长,患病几率越大。 调查发现,从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来看,每天饮酒的人,要比不饮酒的高出一倍。 特别是,长期饮酒的人更容易患大肠癌。 所以,养护肠道健康,一定要戒烟酒,并且,越早越好。 4、勤走路 走路,是预防肠癌,最简单方便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研究显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几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肠癌的机率降低了31%。 《国际癌症杂志》报道,每周散步时间,超过1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所以,生活中,不要太懒惰,经常走走路,有益肠道健康。 5、重检查 重视肠道检查,尤为重要。 临床上,约80%以上晚期肠癌,是因未做直肠指检造成的。 40岁以上的肥胖人群、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 结肠造影/ 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