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大约是在2015年股灾之后,到2016年底,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在雪球上和一众秉持技术性投资策略的朋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技术指标有用吗? (2)分辨市场牛熊有用吗? 当时我有一个观点:用技术指标来辨别牛熊,经常会陷入一种“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的尴尬境地。 因为用技术派的观点,指数下跌20%以后,市场就进入了“技术性熊市”,指数上涨20%以后,市场就又进入了“技术性牛市”。 但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下跌20%或上涨20%会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 这样,市场就进入了“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的状态。 理论上讲,完全不受涨跌限制的市场,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出现一轮“牛熊转换”行情。 我坚持这个观点的目的有一石二鸟之用: (1)“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说明市场波动极其剧烈,只有在市场极不稳定状态时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俗话说也就是市场不好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恰恰此时,我们通过技术指标分析得出了牛市和熊市同时存在的结论,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之悖论。 (2)牛市和熊市都可以同时出现了,牛市策略和熊市策略到底选择哪个呢? 如果无法取舍,则恰正说明基于技术理论衍生出来的牛熊策略也是无效的。 不能用不就是无效的吗? 当时反对者的理由是:腾腾爸你说的都是理论上推导出来的东西,现实中“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的情况并不会出现。 可笑的是:反对者反驳我的理由,被今年的美股市场走势证伪了! 仅仅过去三个月,道指就发生了极其戏剧性的变化:今年最高点29568.57点,最低点18213.65点,最近一个交易日(4月9日)收盘于23719.37点。 从29568.57点,跌到18213.65点,跌幅38%,哪怕从29568.57点到目前的收盘点位23719.37点,跌幅也达到20%的牛熊分界线。 这是典型的技术性熊市! 而从18213.65点开始计算,到现在23719.37点,涨幅又高达30%。 这又是典型的技术性牛市! 从牛市到熊市、再从熊市到牛市,两个牛熊转换行情,就发生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内! 那么问题来了: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中,美股到底是牛市呢,还是熊市呢? 再进一步:现在美股是牛市呢,还是熊市呢? 按技术派关于牛熊的划分标准,现在既有牛市的信号,又有熊市的信号,我们总不能说“现在既是牛市又是熊市”吧? 所以,你看,用技术派的理论打技术派的脸,就是这么好玩! 腾腾爸分析技术性悖论,可不单纯是为了玩,更不是为了打脸玩。 我们做分析和研究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赚钱啊——怎样用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方法赚到钱,才是我们的根本追求。 上述分析的启示是什么呢? 1、投资要有超长的视野。 否则你就会陷入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的困境。 也就是我以前常说的:不要看K线——要是真想看,不看就难受得要死,那就看年线。 我的意思是,K线非看不可的话,至少也得看年线! 看日线时线的人,简直是在找死。 2、投资还是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企业身上来。 关注企业就两个核心:业绩,价格。 有业绩而价格合理,就是好投资。 翻译成价投语言,就是:品质+估值。 3、股市投资只有一种策略:咬定价值。 当你用短期股价涨跌来作为盈亏的标准时,你就已经陷入了投机的陷阱。 当你每时每刻都忍不住想打开手机翻看下股价走势图时,你可能也已经走在了投机的道路上。 4、市场上,尤其是舆论场上,常见短线之神,忽略他! 这些人,除了会制造噪音,什么都不会干。 全文完。 特别说明: 主号将在4月15日全面恢复功能。 到时发文将一如往常。 现在,请动动手指,关注腾腾爸备用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