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肺的生理功能 肺脏位于胸腔,左右各一。由于肺的部位在人体属五脏最高位,故而称为“华盖”。加之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容易被侵袭,所以又称为“娇脏”。肺在五行属金,主气藏魄。中医认为,肺主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可以辅助心调节气血的运行。肺上通咽喉,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经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为表里关系。 1、肺主气,主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顾名思义就是一身之气皆由肺所主。这点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所以,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在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就是说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的气体交换。通过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匀调和,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肺主持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就减弱;如果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的异常,以及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均可影响到肺的呼吸运动,而出现呼吸的异常。 2、肺主宣发、肺主肃降 所谓宣发说的是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所谓肃降是指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 第二个方面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 第三个方面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因此,肺如果失去宣发功能,就可能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病理现象。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由于肺的位置最高,为华盖之腑,所以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到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因此,肺失于肃降,就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病理现象。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又常常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正常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宣发与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如果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从而出现咳、喘,肺气上逆之证。 3、肺可通调水道 通就是疏通的意思;调就是调节的意思;水道就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到全身,而且主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向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的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生成尿液后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是肺的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 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能发生水液停滞而生痰、成饮,严重的水泛为肿等病变。 4、肺朝百脉、肺主治节 朝,就是聚会的意思,好比古时每天早上的朝会;肺朝百脉指的就是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全身的血和脉,均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热血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全身。肺主一身之气,由于肺主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也有赖于肺气的输布和调节。 治节,就是治理和调节的作用,肺主治节出自《素问 · 灵兰秘典论》的“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的一呼一吸; 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就是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
|
来自: 一路行ni43ydpa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