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秋鹄书屋 2020-04-13

中国美术报网

十七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写黄山彰名者,除了渐江和石涛,再者就是梅清了。所以有人拿他们作了这样的比较:“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

说梅清画黄山得其“影”,这个譬喻恰切而有趣。今借他的《黄山图像》,稍作分析或商量,以窥“影”之消息。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狮子峰图轴

中国传统画学对“影”的概念的体认,并非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也非欧洲写实绘画强调的自然光源下的物体投影,它是中国文人画家凝物状形时怡悦心境的手段和媒介,因此在中国绘画的创作实践中,画家对关切之物往往虚其细节,撷取物象轮廓之概要,以此通往诗家论及的自然常形未能扩限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所谓“舍形悦影”。梅清所尽黄山烟云氤氲、虚灵空幻之妙,目的就是凝出一个“影”的视界,为他日后“略展一过,亦可聊当卧游”。这方面,一点不输南朝宗炳画山水。

梅清的“黄山之影”是否缘于昔人的山水美学,暂且不论,他促成的《黄山图像》,从诠释自然的方式看,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中极难遇见。这种方式的独特性,在于俭省或虚化客体中繁芜的肌理成分,达成一种流动、虚朦的山水神韵,使客体在审美上愈显清旷和幽澹。观梅清的《黄山狮子峰图轴》,层层山峰上下叠列,运米家山水皴染法,虽然峰头重墨点染,却不见山体骨架,或许是作者故意为之,淡墨往两侧化开,形成流动的烟云,以至层叠的大小山峰飘忽不定。尤可寻味的是,作者采取竖幅条形的构成,既像俯瞰山川,又有仰视之妙,由于远山峰头并未减弱,墨色和比例皆与近山仿佛,结果是把本为深远的视野颠覆成一个浮冉律动的、高远式的图景。同样地,《黄山十九景册》中的《西海门》,按作者的视线,明显是一种平视状态,而梅清搭建出来的空廓、博大的黄海境象,却从深远越向了高远,右侧巨崖磅礴,威严可怖,崖壁上一条狭窄的山路,朦胧中似有行人活动;左侧烟岚密布,笋状山峰参差林立,为呼应岚影,多取淡墨干皴、浅染,偶运湿墨以求远近空间变化,峰上隐约有松枝摇曳,透出自然生机,似乎一处流动的把捉不住的海市蜃楼。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黄山八景册-天都峰

仅仅说梅清“得黄山之影”,不足以辨明它的独特性,这里不妨把渐江和石涛抽调出来作个比较。渐江之所以“得黄山之质”,根本原因是他向以师法自然为画学准则,貌写家山无不结体坚实,风骨冷然,甚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石涛的“得黄山之灵”,似乎也是仰仗了黄山烟云的馈赠,虽然他作山石草木异常繁复,但运笔的飘逸感,让他从客观自然的形象里解放出来。仿若他的《黄山图卷》,大小诸峰依序展开,烟云不绝的幻象,切实含蓄着一股生生不息的仙道意味。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八景册-莲花峰

反观梅清的《黄山图像》,既无渐江那种山石草木的冷峻感,又无石涛繁复飘逸的笔墨风调,其审美倾向是朝着超越现实的虚拟境况发展的。从他的诸多《黄山图册》里,便可知晓,山体结构和树木形貌,往往都是一种简明化和抽象化的笔墨,如《天都峰》和《莲花峰》两幅画,前者山峰耸于云端之上,焦墨枯笔制造出的苔点,密布在峰头和岩嶂骨干,峰体嶙峋,怪异可怖。后者的形体则更加令人费解,峰头全部散开,俨然夏日雨后天边骤起的蘑菇云。自然中何有如此的山形呢?察看梅清在两幅画上的题句,也就明白了,一曰:“古帝栖真地,天开此一都;霓旌围碧落,阊阖入虚无;火息丹应转,云来海自铺;何当凌崔羽,随意遍灵区。”一曰:“仙根谁手种,大地此开花;直饮半天露,齐擎五色霞;人从香国转,路借玉房遮;莲子何年结,沧溟待泛楂。”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二景册-浮丘峰

梅清虚拟出一个“影”的视界,自然是其智慧使然。他作黄山《十二景册》《十六景册》《十九景册》,皆有一幅《浮丘峰》,三幅画面的构成形式,或纵或横,无一不是虚拟的境象。《十二景册》之《浮丘山》,周围空间似乎更为宽阔,只在画面偏上的中心地位,勾出几座忽隐忽显的山峰,除了施以花青和有节制的点苔以显它们的形态,上下左右的大面积留白,都成了云雾和天空的妙境了。紧要的是,作者将浮丘峰及其周边的山峦皆虚拟为锥形,不仅寓其高远势力,还给人一种古意满卷的迷离感和神秘感,淡雅中的山体,虽然作为“实”的一面,却不失“影”的意味,这也是周遭的“虚”“空”二相造成的。他的题跋也如实说明了这样的境界:“浮丘峰,如海上三神山,可望不可即。戏以飘渺之笔图之,非必实有此景也。”这里的“可望不可即”“飘渺之笔”“非必实有此景”的表述,无非作者对客体进行的象外之联想。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二景册-莲花峰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黄山十二景册-天都峰

黄山的百步云梯,也是梅清复作不厌的题材之一,如《黄山十六景册》《十景册》《十二景册》中皆有表现,而且都作对角构成,远山花青浅染,近处的主体山峰略有干墨勾皴,几个攀山者隐于山腰,似喻山路险峻。作者在其中一幅题识:“百步云梯,从后海至前海必由之路,一线直上,三面皆空,经过许久,至今忆之犹心怖也。”值得关注的是,梅清在《黄山十九景册》中的《百步云梯》,则摆脱了前三幅图像中的客观痕迹,将远山彻底涤去,余下的空白与山崖融为一体,虚幻的景象,只能靠感知辨出山体的存在。崖壁由淡墨干皴显其厚度,偶见几株墨色较重的虬松悬挂于山头和山腰,随山势仰望,一条虚白的山路布于陡峭的几成垂直的山崖,此处亦见行旅者,有曳杖,有挑担,迷朦中似有若无。如果说梅清在他的《天都峰》《莲花峰》《浮丘峰》里通过虚拟手段制造出一个非现实的“影”的视界,那么,这幅以清淡、虚幻的笔墨诠释出的“百步云梯”,恐在渐江和石涛的《黄山图像》中绝难察见,由此,“梅清得黄山之影”说,当是信而有征的。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六景册-浮丘峰

梅清图画黄山,另一特色,就是把“韵”的形势引入他的笔墨里,以促进“影”的审美功效。如《浮丘峰》《百步云梯》《狮子峰》等画,只留山的影迹,未杂多余之物,恰因空白的假相,形成烟云流动的生机感,实现了从“韵”到“影”的自然转换。《文殊院》在墨色的运用上,虽然提升了虚、实对比的强度,亦是值得寻味的,文殊台上,松林、庙宇、僧人话禅,加上两端由天都、莲花二峰拥护,大片的烟云淹没了山腰和山脚,把文殊院烘托得似有灵光显现,璀璨耀目。如果说梅清在这幅画里,一改虚朦的立象手段,那么,他的黄山之“影”的讯息,正是从这些不断变化、交互融合的“韵”的墨色里发酵出来,不止作者梦想着“聊当卧游”的快意之事,就连欣赏者也会在这个“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视觉感里,荡漾出身临其境的审美愉悦了。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六景册-百步云梯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六景册-文殊院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九景册-文殊台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九景册-浮丘峰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九景册-百步云梯

高飞:梅清的“黄山之影”

梅清 黄山十九景册-西海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