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城市规划考研】外国城市建设史【5】

 班克西赫 2020-04-13

哈喽大家好,今天是2月8日,还是为大家讲解《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三篇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其中大伦敦规划是超重点)


伦敦改建

1 背景

1666年几乎毁灭城市的大火为伦敦提供了遵循近代城市的功能要求改进城市的机会

2 改建

2.1 规划特点

沿袭古典主义手法,将法国园林手法运用到城市

2.2 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几何形的街坊,有许多广场,一条中央大街连接三个广场,对城市起控制作用,正中是皇家交易所,广场周围有邮局、税务署、保险公司及造币厂等,中心广场有笔直的大道通向泰晤士河岸的船埠,船埠有半圆形广场,引出4条放射形道路联系大半个城

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重视经济职能的新的特征

3 成果

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制定建筑技术规范

拥有方形广场的居住建筑群

将封建主占有的大型花园经过改造向公众开放

里琴大街岀色的整体面貌和景观环境

4  评价和意义

它表明规划社会的主人是资产阶级,城市的布局也反映资产阶级的政冶地位、经济利益,但未能很好地因地制宜,并且要求剧烈地改变私人土地的所有权,所以没有得到官方的采纳


大伦敦规划

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

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结合在一起,遵循了“调查--分析--规划”的方法

2.规划结构

规划方案在距离伦敦中心半径约48公里的范围内,划分4层地域圈: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和外圈

内圈建筑与人口密集,主要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的地区,降低居住用地净密度

近郊圈主要限制居住用地净密度,圈内空地尽量绿化,以弥补内圈绿地之不足

绿带圈为一宽约8公里的绿化地带,绿化圈严格控制建设,构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

绿带圈以外的外圈主要用于疏散伦敦过多的人口与工业企业

3.道路规划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由5条同心环路和10条放射路网组成

4.评价

吸收了20世纪以来规划思想的精髓,也主导了二战后全球范围内重建和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规划实践

最早提出分区管制的思想,在较广阔范围进行的特大城市规划,是西方规划史上第一个大都市区规划

5.问题

伦敦地区人口继续增长,交通负荷增长,无法制止城市无序扩张

对第三产业发展估计不足,工业迁出后,未能有效改造

新城建设投资较大,疏散人口作用不显著

6后续

随后的规划强化了三条对外的疏散长廊,并且在顶端建立了反磁力中心,对当前北京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华盛顿的郎方规划

1.规划思想和城市布局

以伦敦、巴黎等八个欧洲城市为借鉴,根据华盛顿地区的地形、地貌等条件。选择了两条河流交叉处作为城市发展用地,朗方规划是以国会与白宫为中心制定的。

2.城市轴线

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连接白宫与最高法院,成为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结构中心

3.道路系统

城市中心向四周设置放射状道路通往广场、纪念馆等重要公共建筑,并且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与方格型相协调的道路系

4.人口规模

朗方对华盛顿规划的人口规模预计为80万,这是一项英明的预测


视频讲解:【外国城建史:中古的城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