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寐案(二)

 金坛区 2020-04-13

2020年3月9日初诊:

焦某,男,50岁,最近入睡困难,晚上9点上床睡觉,至12点醒,醒后入睡难,精神亢奋,心烦意乱,胡思乱想,到4点才能再次入睡。口干舌燥,口臭,饮水多,喉咙干涩。纳可。脖子后面有一富贵包,按之发硬,活动不利,肚子触之发凉,小便色黄,气味重,大便黏。最近血压137/101mmHg,平时舒张压(低压)在90mmHg以下。空腹血糖8.3mmol/L,有脂肪肝,甲状腺结节。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网诊,脉缺)。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半夏秫米汤、栀子豉汤化裁:

桂枝15g   茯苓25g   茯神15g   龙骨15g

牡蛎20g   清半夏20g   薏苡仁30g  炒栀子6g

淡豆豉10g  黄连2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2g

七付,一日一付,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2020年3月18日二诊:

患者睡眠改善明显,夜间醒来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晚上口干改善,但未消失。早上醒来后发现头发汗湿,质黏。仍口臭,小便仍黄有异味,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血压120/93mmHg,空腹血糖8.2mmol/L。上方稍做调整:

桂枝15g   茯苓25g   茯神15g    清半夏20g   

牡蛎20g     龙骨15g 薏苡仁30g  炒栀子5g   

淡豆豉10g  黄连3g   海藻20g   昆布30g

生姜15g  大枣12g

七付,一日一付,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2020年3月24日三诊:

患者药未吃完,回复如下:血压138/83mmHg,空腹血糖7.2mmol/L。脖子好转,以前感觉发硬,现在感觉能活动了,休息很好,早上头发已没有汗了,脖子后面有时会湿漉漉的。仍口臭,小便色黄有异味,大便已不黏。要求加强对脂肪肝、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遂将处方稍作调整:

桂枝15g   龙骨15g   牡蛎20g   清半夏20g

炒栀子5g   淡豆豉10g  海藻20g   昆布30g

薏苡仁30g  泽泻30g   茯苓25g    生白术10g

山楂12g  丹参30g    生姜15g    大枣12g

七付,一日一付,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此后患者睡眠一直良好,无明显不适,遂调整处方治疗脂肪肝及结节,此不赘述。



按:本案患者醒后入睡困难,伴随精神亢奋,心烦意乱,此即条文所谓“心烦不得卧”,阳亢不能入阴而游移于外,可见精神亢奋、口干舌燥;口臭,小便色黄,气味重,大便黏,为湿热内蕴。故患者病机当属内有湿热,阻塞隧道,导致阳不入阴,治疗选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引阳入阴,半夏秫米汤化痰浊,通遂道,这里根据吴氏经验用薏苡仁代替秫米,加茯苓、茯神利湿安神;栀子豉汤治疗“心烦不得卧”,功专清心除烦,加黄连以加强清心除烦去湿作用。

首诊时方中药物以清热去湿为主,虽有桂枝、生姜、淡豆豉等解表药,但与栀子、黄连、龙牡等寒凉收敛之品配伍,发汗作用并不强烈,但患者服药后头发尽湿而粘,应该是上焦湿热以汗液的形式从上排除体外所致。

中药治病对症时,除了能解决主要矛盾,还能解决次要矛盾,甚至能降西医治标,中医之神奇,于此可见一斑!

补充一失眠案例:前段时间一朋友通过电话邀我会诊一失眠患者,其人在事业单位工作,应酬较多,形体略胖。最近入睡困难,夜间口干需饮水,白天口干不明显,舌红苔黄腻,饮食二便正常,脉弦滑有力。嘱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加薏苡仁,服药两付,睡眠即明显好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