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UG困扰基层 12345该升级版本了!(配攻略)

 天涯军博 2020-04-13

12345是市一级层面设置的政民信息畅通渠道,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12345,即“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用来帮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困难和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

12345通常被称为市长热线。市民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困难,就可以拨打12345去反映。12345接到电话后,再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部门或单位,将事件处理的责任分派出去,最终达到“政府作为,群众满意”的效果。

可以说12345的存在是政民沟通的桥梁,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通道,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发现和推动作用。

然而,是系统就难免有BUG,就像电脑系统需要定期升级一样,12345也面临着版本的更新。如果不去打补丁,补漏洞,很可能造成系统运行缓慢,甚至被病毒入侵。

一  

用编程思维看12345

那些与bug有关的奇葩事

有关12345的bug,一些问题症状在基层工作中已经十分凸显了:

下面讲点一线故事,诸位可以感受一下:

一、“群众满意度”标准一刀切

——有人打12345投诉楼道没消毒,我们给他回电话说消毒了,他说他没闻到84味道……还有人打12345说消毒味太浓。

——我们也被投诉过,说疫情期间过度防控,还有居民说防控不到位

(这两种情况都无法找到让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12345现在是谁打谁有理,社区不管能否解决你就得处理并且让对方满意。

二、不合理诉求也能得到派件?

——12345就是复读机,把居民投诉的问题录音转化成文字,根据居民提供的信息反馈到各街乡,根本不做筛选,也不管居民投诉的问题合理不合理,就连投诉社区的案件都让社区自己回复……这样的工作AI机器人就可以干

——一些不良之辈想通过合法渠道实现不合理诉求。一回京人员想让社区开隔离证明,社区按规定拒绝了,他就打12345。12345直接转给社区处理。

——12345应该设置信息筛选,还得有约束,投诉人撒谎、抹黑得负责

、巨婴、偏执狂、发泄情绪者长期在线

——偏执型:我们这也有一女的老打12345,一周8个件儿,有5个是她打的。

——发泄情绪型:前几天还有一个女的,出门取快递没带出入证,志愿者不让她出去,她张嘴就骂,还跑到居委会来大闹。走后甩下一句话说:我以后就是找你们毛病。然后打12345投诉。

——现在有人动不动就说你们要不怎么怎么,我们就打12345了!说真的很不舒服

——巨婴型:我们前1个月口罩紧张时有个12345,强烈要求居委会卖口罩,还有居民的投诉是,居委会应该给每家发口罩和84

相关巨婴案例请参见《半月谈》文章被蜜蜂蜇了也要拨12345!啥事都可以找政府?

四、排位制

——按照12345的条数,评价社区工作,还搞排位制,搞得社区工作者谈12345色变。12345成了居民威胁社区的武器……

五、咨询or投诉?

——我们遇到过居民想咨询,而且居民打电话说了就是咨询,最后反馈到社区就是投诉件

(咨询和投诉和不一样哦!谁把咨询改成了投诉?12345是否有咨询的功能?) 

六、浪费行政成本

——居民威胁我说,要打12345,我回答:“打吧,打是您的权利。回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就两只手,八小时,干这干不了那,你打我们回。我们也是挣这点工资,主要是造成了政府大量行政成本的浪费。”

……

二 

谁在用12345条数衡量工作质量?

最近有很多社区都在研究方案,怎么把12345的条数降下来。为什么要降下来?12345的功能不就是发现问题吗?

正面理解把条数降下来的要求,可以理解为各部门单位把工作干得好点,别老让群众有那么多不满。

然而,工作干好和12345条数的减少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这倒未必。

排位制的不合理在于,上级部门将12345条数当作了衡量基层工作质量的标准。

这种衡量缺乏理性依据,必然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战战兢兢,一些想钻空子的少数人有恃无恐。

修补漏洞,给12345打补丁

信息无筛选,浪费行政资源,偏执狂和巨婴占领阵地……12345需要打补丁了。

首先,市民的不满,是不是可以归因为社区的错?

本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大体说来,12345来电从社区角度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社区服务不到位引发的不满。

第二类,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问题,但需要社区出面解决的。

第三类,市民自身心理原因,却将不满向外投射的。

第一种情况比较容易分析。由于社区服务质量造成不满的,属于社区整改范畴,应通过改善服务,平息民怨,符合上级减少条数的要求,且应该受上级监督,提升自身。也应适当接受批评。

第二三种情况,不是社区造成的问题,但需要社区出面解决的,这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不该给社区施加压力,相反,解决好了应该给予社区表扬和奖励。

同时,第二种情况(因其他原因造成问题,需要社区出面解决的)还可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社区能解决的,并给予解决了,应表扬奖励;

第二种情况,派单给社区了,其实社区也没有能力解决,那么就属于派单错误,应重新派给有相应权责的部门。

收获肯定,可以让社区工作者在解决投诉过程中找到自身价值,提升积极性;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分流到其他单位,也有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防止踢皮球现象的发生?建议在街道层面设置一个重新派单的机制,经社区反映,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上级部门鉴定确属社区能力之外的,应给予重新分流。

最后说第三种情况。这种情况比较有意思:居民自身心理问题向外投射的。在社工专业能力中就有心理学知识的部分,那就应该很清楚“投射”的概念。

什么是投射?同样的处境,别人不投诉,偏偏他要投诉。这时候我们除了研究问题,还要研究一下投诉者本人。比如,一段时间内,连续多个电话都是同一人打的。是不是这个人心理层面出现了困境?这种问题不是哪个部门能解决的了。

那么要不要管呢?本村认为,必须管。心理偏激者打热线是合理的释放渠道:你不让他找政府,他憋的慌,很可能去危害社会。读一读犯罪心理学,会发现很多危害社会的个体都是因为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

心理问题怎么解决?当然要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去解决。因此,强烈建议在社区层面设置心理咨询岗位。

凡是打12345的人,如果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这类心理问题基本都是可治愈的,起码他还知道向外求助。

当社区收到投诉后,经上门沟通,判断属于心理原因的,由心理咨询师介入。通过帮助,帮助居民达到心理平衡,这才是促进社区和谐的有效途径。这样的人被治愈了,投诉条数自然就减少了。

最后村里人想说:服务与管理只有走向精细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揽子工程和一刀切管理,不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基层工作者的压力,浪费国家行政资源不说,按下葫芦起来瓢,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了。

既然允许群众反映问题,就要建立精细化的问题解决机制,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最后再分享一个尴尬的段子:

一位社区工作者在处理12345中,给居民答复后,对方仍不满,投诉者拿起手机说:我要打电话投诉你!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您可以打,但打了上边还是派我接待,我接待您,还是这个回复啊!


所偶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村里人

窝在村里,扯点咸淡。关注我,关怀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