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定书院——琅琅书声越千年

 张雷0vu2bneiu5 2020-04-14


州建南唐

文昌北宋

泰州

文教鼎盛局面的开创者

当属胡瑗

胡瑗
(993年-1059年)
北宋泰州人
祖籍陕西安定堡
故有
“胡安定”
“安定先生”之称

实施分科教学!

注重社会实践!
创立寄宿制度!
……
这些今天很普及的
现代教育思想
一千多年前
胡瑗先生
已开始倡导

胡瑗的教育思想中
“明体达用”是核心理念
他创造的“苏湖教法”
要求学生
既精通儒家经典
又注重实践运用
成为宋代主流教育方法 


宋仁宗兴太学

“诏下苏、湖取其法”

明嘉靖九年

朝廷明令

将胡瑗

“从祀孔庙

称先儒胡子”

至今山东曲阜孔庙内

“先儒胡子瑗之位”

与韩愈、朱熹等先儒

排列在一起




作为一代宗师
王安石称其
天下豪杰魁
范仲淹尊他
孔孟衣钵,苏湖领袖
朱熹赞叹
百世之法

胡瑗教育生涯
起源于泰州
他讲学的经武祠
位于今天迎春西路
省泰州中学老校区内

泰州

苏州
湖州
直至京师太学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
“白衣而为天下师”
三十载弟子数千人
两百年后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泰州知州陈垓
在泰山南麓建安定书院
这是江苏省
最古老的书院之一


六百年后
明嘉靖至万历初年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
两度莅临安定书院讲学
他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理念
被学界认为是
胡瑗思想的延续


九百年后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泰州知州侯绍瀛

在安定书院旧址兴办学堂

后来

几经演变

这里成了

全国名校

江苏省泰州中学


当年
胡瑗种下的银杏
至今根深叶茂
“明体达用”的思想
演化成了省泰州中学的校训



历经千年风霜
安定书院现存一树一厅


一树
为银杏
胡瑗当年手植
历经千年
依旧郁郁葱葱

一厅
有前后两进
回廊相连
四角飞翘
形似蝴蝶
又称蝴蝶厅

书院旁有胡公祠
以祭胡瑗先生
“胡公祠”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现存祠屋三间
楹联两副


一副为——

“精忠上仰将军岳

正学前瞻教授胡”

深深缅怀胡瑗和岳飞

这一文一武两位宋代人杰

一副为——

“随铸匡时器

分方振铎音”

一语道出胡瑗教育精髓

“因材施教”、“分科教学”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胡瑗的教育思想
光耀千秋

今天的泰州
每年四月
都要举办
胡瑗读书节
传承大师精神
弘扬阅读风尚


岁月流转
安定书院
依然
书声琅琅
墨香悠悠

名家眼中的胡瑗


胡公祠中立有八块石碑
分别镌刻着名家们
赞颂胡瑗业绩和人品的名句
“孔孟衣钵,苏湖领袖”
——范仲淹
“先生之德在乎人”
——欧阳修
“百世一时,尚怀典型”
——司马光
“先生天下豪杰魁”
——王安石
“醇厚和易”
——程
“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米芾
“百世之法”
——朱熹
“儒林仪表,国家栋梁”
——魏了翁

◆编辑:刘智丰 卫笑语
◆图:汤德宏 鲁孝祖 陈金云 张庆龙
制图:殷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