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解读帕金森病常见治疗误区

 昵称vMN36 2020-04-14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帕金森病困扰着很多人,它会产生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同时还会产生便秘、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对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没有明确,存在诸多观念和治疗方面的误区,一些患者“走了弯路”,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一:混淆早期症状

提起帕金森病,大家并不陌生。但现实中,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与很多疾病和生理衰老表现相似,一些患者和家人凭症状和所谓“经验”妄下结论,或未加以重视延迟就医,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

《华西都市报》报道,久居山里的老李(化名)前两年发现右手震颤、肌肉僵直、动作缓慢。“刚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甲亢引起的震颤,也有人说是颈椎疾病引起的。”就这样老李折腾了很久病情也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在当地省会一家大医院,经检查后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如果能早点知道并及时治疗,也许就没现在这么严重了。”老李颇为懊恼。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解读帕金森病常见治疗误区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主任介绍,由于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还有很多患者在出现早期运动性障碍后,会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了”。对一些由疾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则以为自己只是“老糊涂”了。

刘伟钦主任提醒,帕金森病患者久拖不治,病情就会越发严重,后期会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地降低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手脚颤抖、肢体僵硬、行动迟缓等表现,应尽快到正规医院作进一步确诊。

误区二:拖延用药 自行加药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帕金森病的治疗是涵盖药物、手术、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和照料护理的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然而,帕金森病患者在面对药物治疗时,常常会误入两种“极端”——有些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及时吃药,主观上认为拖延用药时间可以延缓药物的耐药性;有些患者则一心求快,拼命吃药,只要感觉自己症状加重便自行加药。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解读帕金森病常见治疗误区

刘伟钦主任指出,这两种办法都不可取。帕金森病的运动功能障碍一旦发生,随着时间推移而渐进性加重,疾病早期阶段病程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因此强调“早期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对今后整个治疗效果将起关键影响。

在用药时,初期应多考虑单药治疗,也可采用优化小剂量多种药物(多靶点)联合应用,原则是“剂量滴定,细水长流”,即争取用最小剂量的药物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在尽可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能力的同时,力求减少及延迟药物副作用的影响。

而且,帕金森病用药要遵循患者的个体情况,不能对不同的病人统一使用一套治疗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因此通常情况下,患者自身不具备调整药物的能力,擅自调整用药很容易适得其反,导致症状波动加剧,甚至出现异动症。

误区三:手术治疗无需指征

帕金森病患者会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至中晚期,会出现耐药性及与服药相关的并发症,这时可以考虑接受DBS手术治疗,以改善运动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DBS手术属于神经调控疗法技术之一,也称脑起搏器手术,是一种通过向脑内植入微细的电极并连接神经刺激器,从而电刺激脑内特定核团治疗功能性脑疾病的治疗手段,具有可逆、可调节、非破坏、不良反应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成为当今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然而,并非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选择DBS手术进行治疗。根据《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 (DBS) 疗法专家共识》,在帕金森病早期 (Hoehn-Yahr 1~2期) ,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可予以左旋多巴复方制剂或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控制症状。另外,帕金森病早期与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很难鉴别,故不宜在早期进行DBS治疗。而帕金森病终末期 (Hoehn-Yahr 5期) 患者往往合并有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此时接受DBS治疗已不能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故也不推荐接受DBS治疗。

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解读帕金森病常见治疗误区

▲ 刘伟钦主任正在进行DBS手术(资料图)

刘伟钦主任介绍,欲接受DBS手术的患者,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或遗传型、基因型帕金森病,但对复方多巴类药物反应良好。

2、病程在5年以上;或病程在3年以上,但震颤症状控制不佳,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愿望。

3、年龄不超过75岁,但评估后认为可以通过手术明显获益的,如严重震颤的患者,可以放宽至80岁。

4、已经进行了最佳的药物治疗,曾经对复方左旋多巴有良好的疗效,但目前症状控制不佳,出现了运动波动或异动症,或已不能耐受逐渐增加的药物副作用。

5、专业医生评估后认为病情严重(达到Hoehn-Yahr 2.5~4期)。

“可以说,过早进行手术不可取,但盲目延迟手术时机也是不明智的。”刘伟钦主任总结道。

在第24个“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刘伟钦主任提醒广大“帕友”:尽管帕金森病病程较长、致残率较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合理进行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长期满意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的治疗强调的是及时和规范。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现已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专病门诊由有着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刘伟钦领衔,多位国内脑科疾病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持,组成专业治疗团队,为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实行一对一病情诊断,制定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拥有国际领先的现代化脑科疾病诊疗设备,包括:飞利浦全数字Ingenia 3.0T及1.5TMRI、超高端128排256层iCT、双C臂DSA、DR、彩超、高压氧舱群、全数字化Hybrid-OR复合手术室、美国尼高力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等,将为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专病门诊的开设,将有助于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规范的、长期的疾病治疗和管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