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羔裘:君子小人向来水火不容

 燕山茶社 2020-04-14

《诗经.羔裘》写出自古君子奸臣不相容之矛盾: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

岂不尔思①?劳心忉忉②。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

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③,日出有曜④。

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①尔思:想你。②忉(dāo)忉:忧愁。③膏(gào):像涂上脂油一样发光亮。④曜(yào):光亮耀眼。

身着羔裘好逍遥,穿着狐裘去上朝。怎不叫人操心你?我心忧郁。

身着羔裘好悠闲,穿着狐裘在朝堂。怎不叫人操心你?我心忧伤。

羔裘光鲜如膏脂,阳光照去光闪闪。怎不叫人操心你?我心忧虑。

本诗在讽喻羔裘者的同时,表现仁人君子的忧国忧民之思。

桧是周初分封在溱洧间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平王东迁后,桧国即被郑武公所灭,桧国君臣不得不去国离乡。此诗为桧国旧臣所作。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君子忧国之诗。朱熹《诗集传》说,桧君主喜干净,好游宴,却不能让国家强盛,故诗人忧之。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此诗担忧“国小而迫”,不能长久。

看桧国那些统治者,衣冠楚楚,逍遥悠闲,每天享乐好自在,身居高位,身在庙堂,却不思朝政,耽耽于游宴。国家操纵在这种人手里,本是窘迫小国的桧国的命运,怎不让仁人君子心忧呢?

对于统治者,中国的百姓,历来充满忍耐和期待。在忍耐中安分守己,在期待中呼唤明君贤臣。无数次苦难和失望之后,仍然愿意相信决定自己命运的顶头上司。但如果这上司得寸进尺,迫人民于无奈和绝望之中,就只有铤而走险了。

中国历来的专制体制下,权力集中于一个大家长,万众受之统率。权力极大,责任也重大。所以,大家长的才德就成为关系整个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重要指标。

所谓“亲贤臣,远小人”, 这既君主的自勉,也是百姓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