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了一辆采用2-6-2“草原”轮式的水柜式蒸汽机车,这辆机车就是正文要提到的角色——51号PL3型蒸汽机车。按照他们对该车的介绍,“这是日本制造的一种侧水柜式小型调车机车,也称为'草原’型机车,曾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 这辆机车的背后故事,则少有人知。本文就介绍这辆机车的前身车型——伪朝鲜总督府铁道Purena型蒸汽机车。 历史
前8辆Purena型机车是日本车辆和川崎重工业于1930年为朝鲜半岛一家私营铁路订制的,后于1936年被伪鲜铁购买,编号范围为341-348;1931年,伪鲜铁京城工场制造Purena型机车,这六辆机车当时的编号范围为321-326。 1938年,这14辆机车统编为Purena型,其中341号到348号这八辆车被编为プリナ1-8,而321号到326号这六辆车被编为プリナ9-14。但在伪鲜铁内部,321号到326号这六辆Purena型机车被称为“局プリナ”,而341号到348号这八辆Purena型机车被称为“元プリナ”。 1938年后,伪鲜铁至少从京城工场和日本车辆两家铁路机车制造商订购了70辆Purena型机车,编号范围为プリナ15-84。而朝鲜半岛另一家私营铁路——京春铁路在1939年到1941年间从日本车辆和川崎重工业订购9辆Purena型机车,编号范围为プリナ85-93,这些机车在伪鲜铁釜山工场被组装。
伪满铁于1935年从日本订购十八辆Purena型机车,这些机车在伪满铁被编为Puresa型,其中八辆部署在朝鲜东北部的罗津机务段,十辆部署在伪满境内各机务段。 战后然而有一点我们务必明确,这些Purena型机车的设计是基于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而服务。当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些机车的各自命运也不近相同。
日本战败后,遗留于三八线以北的原伪鲜铁Purena型机车被朝鲜铁道省编为Purŏch'i型(부러치)。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些Purŏch'i型机车重编为1700型。在2015年时,有铁路迷在清津附近一家钢铁厂目击到已经废弃的1718号车。 而八辆部署在伪满铁罗津机务段的原伪满铁Puresa型,则与朝鲜铁道省接收的原伪鲜铁Puresa型机车合编为Purŏsŏ型(부러서)。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些Purŏsŏ型机车重编为1300型。至少有两辆1300型机车在21世纪初有目击记录:1304号车在2001年于清津附近进行调车作业;1319号车在2015年于清津附近牵引观光列车服务于铁路迷。
日本战败后,遗留于三八线以南的原伪鲜铁Purena型机车与原朝鲜京南铁道100型机车,以及原朝鲜京南铁道200型机车被韩国铁道编为Pureo7型(푸러7)。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前后,韩国铁道配属有至少十五辆原伪鲜铁Purena型机车。
日本战败后,遗留于中国东北的原伪满铁Puresa型机车被中苏合营的中国长春铁路接收。1952年中国收回中长铁路后,这些机车被中国铁道部编为PL3型,编号范围为51到60。这十辆机车当中存留下来的,只有前文提到的51号车,然而51号车原始车号不得而知。 总结根据相关资料以及实物图,我得出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之51号PL3型蒸汽机车实为与原伪鲜铁Purena型机车同种车型的原伪满铁Puresa型机车这一结论,并公布于众。 技术数据
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