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的故事062:巴菲特申请哥伦比亚研究生的心痛经历

 quanshan 2020-04-14
2010-10-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建位
http://paper./html/2010-10/25/content_55406.htm

  巴菲特一看招生简章,原来他最想崇拜最想投奔的大师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教。

  其实格雷厄姆本人和哥伦比亚真是一世情缘。

  1911年到1914年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读的大学,毕业后进入华尔街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成立投资公司,成为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大师。1928年格雷厄姆工作之余,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在商学院教授投资课程,他想一边讲课一边系统整理自己的投资思想。

  当 时来听课的老师中,有一位叫戴维·多德的助教,格雷厄姆请他记录整理他的讲课内容。1932年,在讲课记录的基础上,两人开始编写一本投资教科书。格雷厄 姆作为书的主编,并以他的风格来完成整本书的写作,多德作为他的助手,负责提出建议和批评,核对事实和参考资料,以及完成书中的表格。经过不断整理修改完 善,在1934年出版了《证券分析》一书,成为划时代的投资经典著作。

  1949年格雷厄姆又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用更通俗的语言向 普通大众讲述真正成功的投资基本原则。正是这本书让过去10年沉迷于技术分析的巴菲特猛然顿悟,决心追随格雷厄姆学习真正的投资成功之道。但《聪明的投资 者》书中的作者简介并没有提到格雷厄姆本人就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巴菲特直到看到研究生招生简章,才大声惊呼,原来自己做梦都想拜到门下的投资大师竟然就 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任教,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

  巴菲特捧着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仔细阅读了三遍,其中一段特别让他动心:

  哥 伦比亚大学地处美国最大都市纽约,能够为你提供非常多第一手直接接触著名企业熟悉了解真实商业运作的机会,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能够与之相比。在本校就读, 你有机会与众多美国商业著名商界领袖人物面对面交流,很多商界领袖人物愿意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参加本校的研究生课程、讲座和研讨会。纽约各大企业和商业机构 非常欢迎本校学生们团队参观访问。

  哥伦比亚大学在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最大的金融中心最大的港口纽约,人口就有1000多万,而波士顿只不过是美国东北部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城,并不比我的老家奥马哈大多少,我到波士顿能够拜访调研大企业的机会能有多少,怎么能和纽约相比?

  就这么定了,我要到美国最大城市向美国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学习!

  巴菲特回到宿舍,拿起纸笔,开始认真填写哥伦比亚商学院写研究生入学申请资料。

  巴菲特申请过哈佛大学研究生,所有资料早已准备齐全,包括研究生统一考试成绩单,个人简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导师推荐信。这些资料所有的大学可以通用,但还有一份最重要的资料不能通用,必须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院系和专业重新来写,那就是申请信。

  申 请信是美国研究生入学申请的最重要资料,关系你能否被录取。内容主要是个人陈述,说明你为何选择这个专业,你过去在这方面有什么成就,现在有什么想法,如 果你得到了申请的这个学位后有什么未来的打算等等。负责录取的教授主要根据来判断申请人的素质如何,能力如何,潜力如何。可以说,研究生入学申请信,重要 程度不亚于向陌生的远方女生写的一封求爱信。申请研究生,全凭一封信。

  巴菲特开始动笔写这封关键的申请信。绞尽脑汁,翻来覆去,改了又写,写了又改,三天三夜,写了十八稿,终于写好。

  巴菲特找来一部打字机,那时还没有个人电脑,一个字一个字,认真仔细地把申请信打出来。

  最后,他用笔亲手签名,写上日期。

  巴菲特把所有入学申请资料整整齐齐折叠好,放进一个牛皮大信封,然后找来招生简章,对着上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地址,一笔一画写到信封上。

  最后用胶水封上信封之前,他还是不放心,拿出来所有申请资料,对着招生简单的要求,仔细核对,以免自己遗漏什么。

  忽然,他大叫一声,哎呀,不好!

  扔下信封,冲到墙边,脑袋撞墙,砰砰砰直响。

  原来他最后一次招生简章拿过来仔细一看,才注意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截止日期是7月15日,开学日期是9月1日,今天已经是8月1日,离开学只有一个月,早就过了申请截止日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