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争鸣策:纵横捭阖(上)

 苏家酒窖 2020-04-15
        百家争鸣策        
      纵横捭阖(上)    

说完四大老牌世家,我们也要看一看百家之中的后起之秀,今天小编先来带大家看看纵横一派为何能在百家之众独占一席之地。

既然今天要谈纵横一派,那么我们就先谈一谈纵横一派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纵横的创始人是鬼谷子,也许你不清楚鬼谷子,但你一定听过以下这些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虽然鬼哥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流传着鬼哥的传说。以上这些人物,也许他们专业不同,立场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鬼谷子的徒弟!无间道苏秦,嘴炮张仪,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是我鬼哥的学生。

△鬼谷子

鬼哥为啥叫鬼谷子,对此的说法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就是鬼谷子作为一个全才选手,对于世间的纷争早就已经不care,所以一直就带着鬼谷岭里面,不知道各位还是否记得小编曾经和大家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知识渊博的人会以“子”尊称,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呼鬼哥为鬼谷子。

虽然历史上对鬼谷子的记载并不详细,但是从他名声显赫的学生也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奇才。鬼谷子的学生最出名的就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但也不知道啥孽缘,最得意的两对门生可以说是斗得你死我活。不对不对,说错了,是斗得你死我也死。

△孙膑庞涓

在讲这两对纵横家的爱恨情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何为纵横?

纵横分为合纵与连横两派,合纵是菜鸡抱团打boss,连横则是boss不按常理走直接上来干弱鸡刷分。

光说理论大家还不太理解,接下来小编结合实际给大家讲解一下。

△合纵连横像

苏秦挂六国相印抵抗强秦,让秦十五年蜗居在函谷关不敢有半步举动此为合纵;张仪明争暗斗打乱六国军心,以横破纵让秦呈猛虎之势一扫六国是为连横。按照历史形势而言,秦国在历经商鞅变法后一下跻身强国之位,实力强了自然心思也飘了。跻身强国已经不能满足秦国,他想要成为强国中的强国。新兴强国与老牌霸主之间就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山东六国完全扛不住秦国的铁蹄,那怎么办?结盟呗,苏秦这才有了挂六国相印。

△六国封相

苏秦也不是上来就挂六国相印的,小编之前只是提到了苏秦封神后霸气侧漏的亚子,但每一条成神的路上都充满了坎坷与心酸。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纵横家,苏秦第一次入士就把目光放在了秦国,可惜当时秦惠王正处在商鞅叛国的震怒之中。本身商鞅就是外臣,自然同为外人的苏秦也被连坐了,就算是当时提出“连横”的意见,秦惠王也没有采纳。

第一次出师不利的苏秦回家苦读,想要来年再战。可没想到进谏周天子的时候,又因为周天子听信小人谗言没有采纳苏秦的建议,能再次苦读。可又没想到第三次苏秦游说赵国丞相奉阳君又又又又失败了。

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但这话对苏秦来说压根就没用。苏秦可是要叱诧风云的男人,就算是第n次跌倒,也能第n+1次爬起来。

这个精神头堪比备战高考,一年不行再来一年,放在现在没准就是头版头条。【震惊!某高中学生苏秦复读三年只为圆名校梦!】好学生苏秦最终还是苦学求得如何讨君王开心的真经,成功说服燕文公为后面合纵攻秦埋下伏笔。

△苏秦张仪

说完了苏秦我们再来将他的官配cp——张仪,张仪的成神之路比好基友苏秦好不到哪里去。小白莲张仪下山以后成为楚国的客卿,本想安安本本过日子,时不时动用自己的小脑袋瓜出谋划策混口饭吃,小日子过得也挺好。可万万没想到,作为客卿的张仪被人诬陷窃玉,文人的傲骨让他坚持自己拒不承认。结果被爆揍了一顿赶出楚国,苏秦暗中资助张仪来到秦国,机会给了张仪,剩下的路自然就能走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二人是同窗,为什么不同时侍奉一个君王。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况且苏秦现在所拥有的名利全部源自于六国与秦的对立局面。

一旦苏秦帮助六国攻秦成功,对立的平衡局面破坏,苏秦自然也就没有利用价值。到时候这些名利还能属于苏秦吗?更何况此时的秦国对赵国虎视眈眈,赵国又是苏秦合纵中的重要角色。这要是让秦国把赵国一锅端了,戏还怎么唱?

所以他需要一个与自己旗鼓相当的人帮助秦国以连横之势反击,同时也牵制住秦国,好给自己留时间摆好合纵的戏台。好戏不怕等,如此一来,与他同窗的张仪便是最好的人选。

△窃汝之国

对于纵横家而言他们唯利益而上,所做之事,所行之举,无非就是为名为利。所以后世对于纵横家的评论并不友好,他们谋之在阴,成之在阳,用黑暗中养出的花朵接受光明的灌溉。苏秦为日后的荣华富贵不顾六国的危难暗助张仪令秦国如虎添翼,张仪为报窃玉之耻对楚国行窃国之事。

他们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君子,相反,他们唯利是图,睚眦必报。有人说他们是君子,有人说他们是小人。说他们是小人因为他们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上,说他们是君子因为他们确实守护了一方安定。

简而言之,他们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他们只是一群为了生活而挣扎的读书人。张仪虽然报复窃玉之耻,但也履行对苏秦的承诺——苏秦不死,赵国不灭;苏秦虽然为名为利,但也确实给了六国存活的机会。若非苏秦,十五年中怕是有多少大小国家都泯灭于强秦的铁蹄之下。

后人之所以对纵横一派的评价褒贬不一,是因为纵横一派对国与国之间的影响太大,大到我们忘记了这也是因人造成的局面。向来没有什么君子小人,无非就是生活的手段。

况且,你从历史的长河里捡石头,就不要试图猜测他原本的样子。无论是苏秦也好,张仪也罢,过了所处的时代,任何对他们的评论都是当世者的自说自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