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营实战篇|销售是追踪出来的?

 沐先生笔记 2020-04-15

多年前,我在做运营经理时,利用数据化管理来提升个人的管理水平,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在终端零售行业,我们的一线员工长期以来会存在一些陋习。
比如,促销依赖症、新品依赖症以及月末依赖症(大部分导购总是习惯性的月初放松心态,月中才开始冲刺业绩)。面对这些问题,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收效甚微。
后来,经过长期的实战管理,我总结了一句话:销售不追踪,到头一场空。

售都是追踪出来的?你品,你细品

IBM前总裁郭土纳曾说过一句话:下属不会主动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他们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事情。

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其实非常的精彩。很多运营经理人常常抱怨下属工作没有执行力,事事都需要自己亲自盯,不盯销售就完不成,自己不盯的事情就没有人去做。

这是现实,除了部分经理人确实喜欢事必躬亲外,我们是否需要思考一下:

真的是下属的问题吗?

你是否搭建了一个监督和检查系统来追踪你的计划?

你的追踪计划是否是用数据说话?

你会定期检查追踪结果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那恭喜你中奖了。

零售行业,有很多快消品公司会在总部专门成立一个追踪小组,有的公司甚至是成立一个部门,专门来追踪销售业绩,由此可见,业绩追踪是有多么重要。他们的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追踪各种销售目标的完成情况。

2、追踪并提醒团队成员各种销售异常状态。

3、监督及检查各种项目计划的执行进度。

4、通过数据持续地给到团队压力。

没有目标管理就没有销售的最大化?

销售是追踪出来的,相信大部分运营经理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只追踪销售业绩不好或者销售权重大的店铺或者个人,其实销售追踪的目的是让业绩落后的店铺或者个人得到有效提升,直到完全进入常态化。促使销售业绩一般的好起来,销售业绩好的能够进一步的得到突破。

销售追踪和目标管理,可谓是亲如兄弟,相辅相成。目标通过追踪可以完成得更好,销售追踪又必须以目标为根据。

这里的销售目标包括,销售指标、销售费用指标,利润率指标以及新增顾客指标等,对于电商而言,另外还有流量和转化率的指标。

那么,怎么样进行目标管理呢?须遵循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而明确的。

目标必须明确且不能模棱两可,同一个目标考核点最好具有唯一性。

我见过有些公司的月销售目标就有三个:基本目标(能交差的目标)、执行目标(和绩效挂钩的目标)、挑战目标(理想状态的目标),管理者的本意是增加目标的灵活性,但是会造成执行和追踪的困惑。

Measurable:可量化的。

不能量化的目标就不是目标,能量化却不去量化的目标也不是目标。

例如开月度例会时,运营总监说下月要降低各区域的库存,但是却没有给出降低库存的标准,这样的目标下属只会当你随便说说而已。

Attainable:可实现的。

目标必须务实,不能虚高也不能太低。很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信奉高目标就能带来高完成额,其实我是不认同的。目标不是个人理想,是应该基于团队、客户、市场状况得出的一个合理值。

R- Realistic:相关性。

目标必须和人或组织的工作内容职责相关联,不能跑题。例如考核销售人员你就不能用订单到货率这个指标。

Time bound:时效性。

每一个目标都应该有完成时间,有的目标甚至可以分解到好几时间节点。这样既利于销售完成,又利于对目标的追踪。例如零售店铺的年度销售额目标,就可以拆分到月、日、时段等。

没有标准就没有追踪的依据

销售追踪必须有理有据,一切都可以用数据说话。要有一个数据化的标准,标准既可以是人为确定的,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

然而,数据之间的对比就是销售追踪的标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从而找到追踪的依据。

那么,做对比分析又有哪些标准呢?

时间对比:同比就是与去年的同一个时间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是季、月、周、天。环比就是和上时间段来对比(也有和下一个时间段对比的,也叫后比),例如本月和上月,本周和上周对比。定基比是和某个指定的时期进行对比分析,比如2019年每个月都和2019年1月的销售额进行对比取值。

空间对比:就是不同空间数据的对比,比如华北区和华南区对比,北京和上海,上海古北店和成都春熙路店进行对比。相似空间的对比对象必须是形态上比较接近,先进空间则是和同一种形态中的优秀空间进行对比,与扩大空间的对比,比如北京和全国的数据对比,北京王府井店和全北京的数据对比,和竞争对手的对比也在此列。

计划标准:是一种人为标准,和计划标准的对比是销售追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有的绩效考核都是计划标准,例如实际销售额和销售目标的对比等。

特定标准:其中的经验标准是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值,而理论标准则是根据理论推断出来的值,平均值则是某一空间或时间的平均值。

销售对比往往不是单一标准的对比,有时候既要看同比又要看环比,既要看销售完成率还要看利润完成率。

总之,对比的目的是找到被追踪对象的销售差距,从而对症下药,促使业绩得以突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