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资笔试】16分教育法律法规大考察,势在必得!

 黑龙江教师知音 2020-04-15

【教资笔试】16分教育法律法规大考察,势在必得!

法律法规是教资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考内容,主要考察《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不过还好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我们。大家要多多刷题哦,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年典型真题,一起来做一下吧!

1.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 促进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

C.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

B.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 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 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 县级以上                   

B. 县级       

C. 国务院                     

D. 地方

4. 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下面正确的是(  )

A. 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

B. 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

C. 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年满14岁

D. 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 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            

B. 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C. 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 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政调解

参考答案

1.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结合題干可知,本題选择B。

    2.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4. B 【解析】题中的父母侵犯了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 A 【解析】参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

6. 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 参加进修                   

B. 为人师表       

C. 从事科研                   

D. 获取报酬

7.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义务教育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锻炼( )

A.45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60分钟

8. 刘某担任某县高一数学教师时,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各种理由不予批准刘某在职学习。刘某予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 当地县教育局              

B. 当地县人民政府       

C. 地市教育局                

D. 教育厅

9. "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

A. 《学校管理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教师管理条例》

10.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

A. 纪律处分                  

B. 行政处分

C. 经济处罚                  

D. 警告处分

参考答案

    6. B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参加进修、从事科研、获取报酬是教师应享有的权利。

    7. D 【解析】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8. A 【解析】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教师提出的申诉受理机构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刘某在某县就职,因此刘某的申诉由当地县教育局受理。

    9.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以下行为会给予处分或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题目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三点,不能随意的因为超编解聘教师。

    10.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因此本题选B。

11. ( )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2. 12岁的小明和小亮在学校发生了冲突,小明回家后告诉了他大伯,帮忙给自己出气。他大伯在放学后打伤了小亮,对于小亮的伤害( )  

A. 小明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B. 小明的大伯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C. 学校应该及时解决两人的矛盾,所以应该承担责任        

D. 小明应该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

13. 学生最喜欢上萧老师的课,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把手机或者睡觉,萧老师认为自己只要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学生听不听课是他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该是班主任的职责。对他的这种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B.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C. 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D. 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14. 某学校一工作人员常年负责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问题,某日他发现一间教室的教学设施有漏电危险,但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后设施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并给学校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职工在学校工作年限较长,不予追究         

B. 应依法追究该职工刑事责任       

C. 应依法给予该职工行政处分       

D. 该职工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5. 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林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

C. 对林某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要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D. 林某放学后,在学校外与他人发生冲突,学校无需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11. B 【解析】《教育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符合题干中"母法"的要求。

    12. 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出,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题中的大伯是成年人,对于小亮的伤害负有主要的责任,小明指使他大伯,所以他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需要监护人来承担,但不是主要责任。

    13. A 【解析】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教师的法定义务,题干中没有涉及教师的权力问题,所以选择A.

    14.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6. 小明由于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每次学习新知识都需要比别人多花费时间,班主任考虑到此情况,要求小明不要参加体育课而去自习室学习,班主任的做法( )

A. 用心良苦,但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权

B. 合理,学校应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专门的教育

C. 不合理,侵犯了小明的人身自由权

D. 错误,班主任应该让小明在午休自习

17. 名校毕业的刘某因大企业面试失利,无奈进入某高中任教,刘某心有不甘,始终想着辞职进企业,对上课敷衍了事,对学生缺乏耐心,经常批评甚至辱骂学生,学校多次找刘某谈话,她依然没有改进,于是刘某被学校予以解聘,该学校的做法( )

A. 合法,学校有权解聘刘某      

B. 合法,刘某教学水平太差       

C. 不合法,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D.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的教学权利

18. 小红的父母以小红是女孩为由,不愿意供刚上完初一的小红继续读书,而是强行将他送到某个酒店当服务员,该案例中小红的父母亲侵犯了小红的(  )

A. 名誉权                       

B. 受教育权

C. 人格尊严权                   

D. 自由权

19.小丽毕业了,学校要求其支付50元毕业证书费用才答应颁发给他毕业证书,小丽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小丽的行为(  )   

A. 鲁莽,不应和学校起冲突            

B. 冲动,钱财乃身外之物,应舍得   

C. 错误,不应对母校提出申诉        

D. 正确,学校侵犯了小敏的获得学业证书权

20. 毛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品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里,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 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C. 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名誉权       

D. 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

参考答案

    16. C 【解析】本题中并不涉及生命健康权的侵犯,老师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关于学校保护的相关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导帮助,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互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题干中老师限制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对其人身自由有一定的影响。故本题选C。

    17.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老师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8.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本题中小红的父母侵犯了小红的受教育权。

    19. D 【解析】一个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后,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或者学位证书,这是学生的一项重大权利。本题中学校要求小红支付50元才颁发毕业证书,侵犯了小丽的获得学业证书权,小丽的行为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属于正确行为。

    20. B 【解析】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具有独特创造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因而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是受著作权保护的文字作品,学生是其作品的著作权人。该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品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文集,其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21. 五一期间,王先生由于店铺生意太忙,招用了17岁的小磊为他工作,小磊非常开心,虽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但薪资待遇非常优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磊年龄符合国家法定规律的招用标准         

B. 王先生对小康长时高薪的做法,完全符合商业规则

C. 小磊在其外出打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王先生的行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2. 数学张老师常大声呵斥学生,导致学生患上抑郁症,造成恶劣影响,对于张老师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

A. 行政强制或者拘留

B. 行政处罚或者解聘

C. 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D. 行政警告或者拘留

23. 某学校对年满六周岁的儿童进行入学招生智力测试,对测试成绩不佳者,拒绝接收其入学,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理,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B. 不合理,适龄儿童应该免试入学       

C. 合理,可以了解受测儿童素质       

D. 不合理,应该给予多次测试的机会

24. 红红隐瞒了自己的病史,体育课上红红旧病复发,摔倒磕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对于红红所受的伤害,(  )应承担责任。

A. 学校                       

B. 红红监护人

C. 体育教师                   

D. 班主任

25. 某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在新学期开始,全校推行淘汰制,对于连续两次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全年级最后5%的同学进行淘汰,被勒令退学,该学校的做法(  )   

A. 合法,有利于学校争优创先,早日成为名校            

B. 合法,有利于激励或晋升,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26. 小张尚未成年,经常夜不归宿,有经验的李老师和小张签订了免责声明,因此不再通知家长,李老师的行为(  )

A. 合法,充分给予校长自由         

B. 合法,已经签订免责声明       

C. 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长或者监护人      

D. 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答案

21. 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A选项正确,而D选项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但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多、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22.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3. B 【解析】我国实行义务教育,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4. B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符合"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情形,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由学生或其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

    25.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6.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