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仕隋、唐两朝的李纲却可得善终,奥秘何在?

 古籍奥秘 2020-04-15

李纲耿直刚烈,历仕隋、唐两朝,先后做过三届皇太子的老师,但他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 成才,唐高宗李治后来虽然勉强做了皇帝,仅是庸才而已。接连两届皇太子垮了,他这个老师却未曾受到牵连,奥秘何在呢?

隋文帝末年,李纲担任皇太子杨勇的洗马, 洗马是太子宫的属官,太子有事出门,担任前导,兼管图籍,不是主要官员。

一年过春节,杨勇在东宫大设酒宴,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弹琵琶助兴,弹后又唱《武媚娘》歌。李纲对杨勇说:“唐令则身为公卿,在酒宴上却自比艺人,公开在那样的场合唱如此庸俗的小调。如果让皇上知道了,唐令则肯定罪过不小,殿下也会受到牵 连。请殿下先治其罪,以争取主动。”杨勇回答说:“那是我一时高兴,请你不要多事。”李纲只好退了出去。杨勇因为自己行为欠检点,加上杨广的百般诬陷,终于被废。

  

杨勇既废,隋文帝将东宫的全部官员找来, 狠狠地加以训斥,说他们尸位素餐,不用心辅佐太子。东宫要员垂手肃立,谁也不敢吱声。李纲却不服气,站出来说:“这事追根溯源,还是陛下自己之过,并非太子之罪,也不是东宫属员人人要负的责任。恕臣直言,太子勇的品性并非 上等,但若得贤明之士辅佐开导,还是可以继承陛下大业的。朝廷多的是人才,为什么弹琴唱曲,肩鹰放犬的角色安置在他的前后左右呢?这不是陛下所用非人而并非太子之罪吗?”

李纲这段如荆似刺的言论一出口,左右为之失色,心想李纲今天必定大祸临头。文帝却并未发作,只是不服气地问:“我不是让你在那里吗?怎么能说所用非人呢?” 李纲回答:“我在那里不错,可我是干什么的,我只是管图籍,为前导的呀! ”文帝觉得李纲说得有理,于是提拔他为尚书右丞。

当时朝廷是杨素、苏威用事,每次讨论问题,李纲总是和他们相左, 两人十分讨厌李纲。恰好朝廷派大将军刘方征讨林邑(今河南尉氏县),需要派一员文官,杨素乘机对文帝说:“林邑是个出珍宝的地方,非李纲一样正直的人不可派。”

  

  

于是文帝以李纲为行军司马。杨素又单独 向刘方交代:“这是个最不讨人喜欢的家伙,尽管任意折磨他。”刘方为 了讨好杨素,对李纲百般刁难,几次要置他于死地。仗打完了又不许他回朝廷,尽让他干一些极不顺心的差事。他火了,要回朝廷亲自向文帝 说明情况。苏威正好抓住擅离职守的辫子,让他吃官司

李纲感到百事不顺心,遇上一个人称神仙的卜师,于是就自己的前程请其占卜。

巽下离上,六十四卦中为鼎卦。营数全部是七、八,没有变爻,是个不变之卦。

鼎卦骂巽下离上,巽属木而离属火,用干柴燃烧起熊熊大火,是用鼎烹煮食物的会意。所以鼎卦《彖辞》解释说:“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但这不是普通的烹饪,“圣人烹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是用来祭上帝和养圣贤的。

卦辞只有四个字;“鼎,元吉,亨。”从卦辞看,应该是个大吉大利的卦。可卜师的断语很不好。他警告李纲说:“你必须要改名换姓,然后才能卿相。而且,功成名遂,及早引退,不然,有折足之灾。”

  

  

卜师破解的根据是鼎卦的四爻辞:“鼎折足,覆公悚,其形渥,凶。” 一只有三条腿的大鼎,里面满满地装着祭天用的食物。突然鼎足断了, 里面的食物泼了出来,油污洒满一地,当然是不吉利的征兆。

但卜师是 怎样算到九四,即鼎卦的第四爻的呢?怀疑它不是不变卦,应该是个可变卦。第四爻是老阳,阳变阴,巽下主上的鼎登便变成了巽下艮上的蛊卦。按照变卦破解的原则,以变爻爻辞为主。所以,这次占卜的结果应 该是“遇鼎之蛊”。否则,卜师的破解就缺乏依据。

  

  

李纲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改名换姓实际上就是隐居不仕,姓名未改,却在鄂县(今陕西户县)隐居了下来。果然,他不但没有卷进杨氏父 子兄弟间的斗争,也没有被卷入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的大革命。

李渊得天下,拜李纲为礼部尚书。开始李渊很能听取意见。李纲以为得了明主,李渊则以为得了直臣,互相都很高兴,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李渊在几个重大问题上没有听取李纲的意见。

不久,李渊要他兼辅皇太子,李纲勉强答应了。过了一段,李纲发现太子建成有和他父亲一样不听取意见的特点,于是提出辞职,并连带他的尚书职务,一起辞呈。 李渊火了,冲着李纲说:“我请你当尚书,为太子傅,未必委屈了你呀!” 李纲耿直地回答说:“委屈谈不上,只是陛下功成业就,颇好自伐己功, 以臣之凡劣,说话犹如以水泼石,进不得半点,而皇太子较之陛下,有过之而无不及,臣以此不得不辞。”

  

李渊这回倒听进去了,说了不少勉励的话,拜为太子少保,尚书、詹事职务依旧不变。因为李纲好提意见,几次和皇太子建成闹翻了脸。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纲再度辞职。虽然辞职未成,但他和皇太子的矛盾却因此而公之于世。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事变,李纲虽然是太子少保,但李世民并未将他看作建成的人,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拜李纲为太子少师。李纲觉得李世民是位贤君,自己年纪也大,无所顾忌,于是悉心辅佐皇太子。贞观五年,李纲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李纲每次能在关键时刻隐退,稳住自己,不卷入政治漩涡,一则是因为他的性格,二则也可能受了“遇鼎折足”警告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