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npkaida 2020-04-15

中国国家画院院士、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荣获中国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于2016年5月14日逝世,享年86岁。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杨之光教授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揭西。1949年师从岭南画派高剑父。1950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长。

在艺术创作上,杨之光是“杨勤奋”、“杨大胆”;在美术教育上,他是“杨紧张”、“杨周到”。迟轲先生曾说,师从高剑父的杨之光,走的是徐悲鸿的路,深受蒋兆和的影响,绝对是中国画人物画的一流画家。

李伟铭先生亦在不少场合和文章中谈到:杨之光是我们叙述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的时候,必然要提到的那一类艺术家。

因此杨之光身上,不得不提的两个点是:作为现代中国人物画新风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艺术家,以及构建现代人物画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而女儿杨红却觉得,无论于创作还是于人生,亦父亦师的杨之光,都是大时代里一个执著坚持的“导演”。平生最忌食残羹——杨之光最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以此作座右铭。

杨之光:平生最忌食残羹

从高剑父到徐悲鸿的求学之路

祖籍广东揭西的杨之光,1930年生于上海。纵观其跌宕起伏的86(86+)年人生,用杨红的话说是,“简直如同一出内容丰富的电影”。当然了,杨之光不仅是“主角”,同时还是“导演”。杨红笑说,“他还真写过剧本,只是因当时历史所囿,未能拍成电影。”而杨红所说的导演,并不是普遍意义中的影像导演,而是说,在每个关键时期,杨之光都能把握时代的命脉,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时还以导演的视觉去进行“一画多稿”创作。

除经典力作及时代影响外,杨之光被谈及最多的,大概是成才路上先后为高剑父、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董希文等人物所影响。自幼习诗书与篆刻的杨之光,受父之命在动荡时代离开生活近二十年的上海,于1949年元月回到故乡广东,拿着老师李健的介绍信,到广州寻当时已是名家的高剑父,终成高剑父最后一名入室弟子。高剑父第一次布置给杨之光作业,就是让他为师母刻一方“翁芝长寿”印,使他受宠若惊。高剑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到广州艺术专科学校学素描、水彩,打一点西洋画基础,回时也进春睡画院学习中国画。

在此过程中,杨之光细微地察觉到高剑父先生的绘画艺术与教学方式,与其他国画名家有许多明显的奇异之处:他往往要求学生对着实景练习,用国画的艺术语言去画一个摸得着的物体,表现物体的质感。他向学生作绘画示范,画的兰花十分道劲,画的南瓜很厚重,很有立体感,而且还含露带霜的,仿佛在深秋清晨的瓜园里见到的情景一模一样,作品洋溢着如此浓厚的生活气息。杨之光感到很振奋和大开眼界。而后来杨之光用水墨对军事题材进行的大胆创作,亦是受高剑父影响极深。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剑父的绘画思想与艺术实践给予杨之光艺术心智的启迪,是历史性的、革命性的。

后来,杨之光在高剑父精神支持下,流浪“台湾”,吃了不少苦,在艺术探索上也越更精湛,乃至数十年后,妻子鸥洋在看回他当年在台湾时的书法仍忍不住开玩笑,“杨之光你的书法这么多年怎么没进步过!”可见当时水平。当然,这段展转于台湾与上海的经历虽丰富,但不漫长,很快杨之光便进入人生又一新阶段——到中央美术学院“从零开始”。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她的《徐悲鸿一生》中有这样的描述:

悲鸿打开画册,翻阅了他那些在台湾写生的山水后,看出作者是个很有天才的青年,但需要很好地培养,就先说了几句鼓励话:

“十九岁能出画册是少见的,画得也不错。”但接着又说:“不知道你听不听得进我的话?”

“当然听得进,您说吧。”年轻的杨之光真诚地回答。

“那么,我劝你不要考研究班,而是投考中央美术学院一年级,从头学起,打好基础,先学好造型的基本功,怎么样?”

杨之光信服地点点头说:“我一定遵照您的话去做。”

在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等一代名师指导下,杨之光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三年,以前所未有的勤奋,在素描、写生、速写、水彩等方面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成为他日后创立自己独特体系的绘画事业的重要奠基石。徐悲鸿到教室的时间不多,但他的教学方法让杨之光一生受用不尽。

记得有一次,徐先生踱入教室,看见杨之光正在画男人体素描,上身已经画得十分细微深人了,下半身才勾出几条框架轮廓线。徐悲鸿突然问:“你认为自己哪里画得最好?”杨之光不假思索地回答:“上半身。”“错。”徐悲鸿用睿智而慈祥的眼神盯着杨之光,“下半身最好。不要看它只是轮廓线,但它有发展前途。上半身已画死了,没得救了。”杨之光一时不明所以。直到后来,才越学越明白徐悲鸿这几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奥的哲理及科学的方法。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杨之光 临摹列宾油画《萨布罗斯人给苏丹王写信》 81.5×146cm 195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100×62.5cm 195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平生最忌食残羹

1953年8月,杨之光被分配到刚刚创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当助教。原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胡一川,率领杨之光、郭绍刚、袁浩、冯玉棋、夏略等五位应届毕业生南下武昌,与从原华南文艺学院、广西美术专科学校抽调过来的艺术教育骨干力量杨秋人、关山月、黎雄才、阳太阳等人汇合,开始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艰苦的创业时期,同时亦开启了他人生中极具创新及领先意义的美术教育板块。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于1958年学校南迁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杨之光亦顺理成章历任中国画系教授、系主任,以及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任职期间,杨之光事必躬亲,大事小事一把抓,连路灯、厕所灯坏了也管一把,这是他“杨紧张”、“杨周到”的性格所决定的。

而在创作方面,“杨勤奋”到底勤奋到什么程度?从上世纪50年代便与杨之光一同共事的迟轲先生曾说:“在一同下放的周矶口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每天从事十几个小时折骨拆皮的‘劳动改造’,他居然不但能挺过来,而且,每天还利用别人抽烟休息的几分钟空档,画下了大量的速写。”他那幅夺得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奖的《雪夜送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最先送到迟轲在农场主办的黑版报上“发表”,后来经过反复加工修改,终于为国家争得了名誉,也令他一举成名。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杨之光 《红日照征途(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稿 247×145cm 1976年 中国美术馆藏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杨之光与鸥洋合作 《激扬文字》 96×136cm 1977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7岁就出版了中国画集;24岁以成名作《一辈子第一回》奠定了中国画在写实人物画领域具有的无可取代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在那个金奖绝少的年代,杨之光却连续夺魁。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创作的《雪夜送饭》、《矿山新兵》等,从观念到艺术本体,展示了他继承与大胆创新的锋芒与潜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画出中国当代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系列肖像亦名振一时。只是没想到,在退休后的上世纪90年代,杨之光还能创造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功成名就退休后本该享福,但他就是闲不住,一个人跟到美国去进行艺术交流与学习,语言不通他就学,英文单词写了满墙都是。”杨红说。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杨之光在没骨人像艺术、没骨淡彩人体艺术的探索上,透露出重新继承传统、再超越、再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始见于上世纪 80年代中叶他访问印度的一些舞蹈人物作品,到了90年代中叶,已演练到相当纯熟的地步,并使其“没骨女人体”系列探索获得了一种深层次的突破。

平生最忌食残羹——杨之光最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以此作座右铭。相对于他在艺术创作以及美术教育上的功成名就,由他倡导创办的“杨之光艺术中心”,通过美术教育达到对于儿童思维模式的全面启发,而非仅在技法上描摹,也许还只是一个开始。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199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伊妮所著的《拥抱美神:杨之光传》,特此鸣谢。)

缅怀著名艺术家杨之光教授逝世 享年86岁

馆花心事

“一路走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漫艺术家

艺 术 不 分 你 我

微信公众号:GDCA388

投稿邮箱:gdca388@163.com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