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

 粤静深 2020-04-16

渊实《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戱曲发展之关系》,《新民丛报》1906年第4卷5期译述一,第55-80页。

划成一新纪元于中国之文学史、上。放陆离之光彩、者。元代之杂剧及传奇、也。于南北两宋。自诗余转化而来人皆知之。而其诗余又古乐府之流别。人亦知之。虽然。叩以古乐府以如何动机而变化为诗余。诗余以如何理由而转移于杂剧及传奇。虽斯道专门之诗家者流。对之而有亲切明畅之辩解者极少。此之故。乃文人学士。读杂剧传奇及诗余乐府。犹读诗赋文章。徒论其文字之妍媿好恶。绝不研究音乐之故耳。夫杂剧传奇及诗余乐府者。非如司马相如以下。李杜韩白之辈。所作之诗赋文章。非文字之诗、也。非目之诗、也。非美文、也。乃声之诗、耳。之诗。与音乐相待为、一。以传于天、下。故音乐之变迁。一乐府诗余传奇杂剧之迁变也。音乐之灭。亡一乐府诗余传奇杂剧之灭亡。也。欲知乐府诗余传奇杂剧之性质。宜先自上古至于今日上下四千余年间。于历史上研究音乐之变迁与兴亡。不然。则无由知其眞相。此本篇所欲论者。则在于中国音乐如何起灭。如何变迁。而其结果与大汉民族有如何影响之问题也。 在中国之上世。诗乐一致。三百篇皆可歌。无复赘辩。传曰。诗亡然后春秋作。由此语而推想之。则至东周之季。王道衰微。风俗赴于浇漓。人情流于浮薄。所谓风雅颂温柔敦厚之敎旨。全归湮没。诗遂灭亡。但左传特书吴季札之观乐。而列国士大夫于宴会之席上。往往赋诗言志。由是观之。诗之作者虽绝。而歌咏之方法。即音乐之一部犹依然存也。虽然。至于战国时代。各家之书史传记。不复记此等之事。并其乐律而至于绝灭者当在此时。自此以后。炎汉运隆。乐府乃兴。自乐府而诗余。自诗余而杂剧传奇之起原之一大远因也。 战国之末。楚之屈原。始发荆楚怨诽之声。作为楚辞。首离骚九歌以下二十五篇。在当时必皆可协于乐律。如其九歌。在楚汉间。为祠庙祭祀之神乐。以奏于神前者。曰云中君。曰湘夫人。曰湘君。曰东皇。曰太乙。则皆其土神之名也。自此而荆楚之歌调。渐弥漫天下。到处莫不耳楚声。即就于今日所流传之歌篇而检之。则荀子所录成相之歌。楚声也。荆轲易水之歌。楚声也。项羽虞兮之歌。亦固楚声也。若夫司马迁作史记。于项羽本纪。淋漓大书。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羽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云。若例作者以裨官舞文之笔墨。断为无此等事实。则非也。盖在当时能楚歌者非仅楚人。可想而知也。 战国而为秦。秦亡而为汉。万般之事态。虽颇有所改革。而至于歌咏之一道。则面目依然。秋毫不变。且全土皆风靡于楚声。彼高祖之大风歌。鸿鹄歌。亦楚声也。史记高祖惮吕后。欲立宠姬戚夫人所生赵王如意为太子而不果。故写哀痛悲切之意。以作鸿鹄之歌酒酣。对戚夫人曰。「我为尔楚歌。尔为我楚舞。」然则鸿鹄高飞。横绝四海之高歌。非楚歌之明证乎。外之如高祖之宫人唐山夫人。尝作房中乐。房中乐者。于汉初为唯一之乐歌。以二南之遗声称。改名安世乐。用之于郊庙焉。可谓当时之国乐。然案诸汉书礼乐志。所明记者。犹纯然楚声也。又如武帝之秋风歌。匏子之歌。乌孙公主之黄鹄歌。其体裁格调。颇类似屈原九歌。宋儒朱熹夙取而収之于楚辞后语。亦可为楚辞之遗声。由是观之。则自战国之际。涉于秦汉。其间乐歌可谓一切为楚声所支配。楚风何其竸也。此□他。风雅颂与乐律旣亡。而他国之诗。又不逼于歌。可歌者惟楚诗而已。故一时备受到处欢迎。而一百七十余年间。楚声遂波及于中国。 虽然。武帝之时代。汉家之国运。最称隆盛。文物典意。最放光华之时代也。文人学士。以博学高才被知遇者辈出。故乐歌则自楚调以外。新声渐兴。辞赋则韵文美文亦起。盖辞赋者。溯其渊源。出于古诗三百篇之苗裔。取义于六义中赋比兴之赋字。以名之者。班固遂称之为古诗之流别。然其体裁。一仿于离骚。且滥觞于屈原之门下士宋玉景差。而成功于贾谊司马相如。其作意之倾向。在事物之铺张扬厉。其修辞之宗主。在文字之侈丽洪衍。楚骚一变而为一种之韵文美文。虽与音乐无有何等关系。然旣自楚辞变化得来。则亦为楚体而已。若夫解释韵文美文为广义之诗。则乐诗之出也。虽与词赋同时。然二者可谓全相分离者。何则。词赋之基础。不存于声。而存于体。非耳之诗而目之诗也。 汉代词赋之端。陆贾最先叩之。时犹际于草创。述作至少。降而贾谊。以雄逸之才气。赋怀沙。赋鹏鸟。斯道为之振作。及司马相如枚乘出。词釆如景星。华藻如庆云。继起者则枚皋东方朔王褒刘向扬雄班固之徒。皆以能手称。其著作豊冨。仅孝武一世所录。亦已千余。然其体雍容华贵。踏一韵脚。巧于组织。一长一短。任意挥洒。才子衒才大。抵流于浩瀚。莫知归着。且以型式一仿楚辞。若以比诸三百篇之平和中正。判若云泥。是以儒家者流。追想三代古风。慕温柔敦厚之旨义。企图诗篇之复古。致力于三百篇近似之著作。如楚元王之师傅韦孟所作谏诗。企仿四句四言之例。可想见当时一般之趋向虽然。汉诗之距周代。星霜已三四百年。人文风气。夙己变迁。以三百篇之型式。求其适合于当时之人心。固不能之事。故行世者极少。于是武帝前后。苏武李陵之徒。病楚辞如彼其繁冗。古诗如彼其古质。苟欲于一定之秩序内。自由发挥当代之理想。非别有所发明不可。乃创成一种所谓五言诗者。遂为近世诗学之渊源。识诚伟矣。要亦天籁之发于自然。而非人力所能强成乎。 词赋之光华如彼。新诗之精神如斯。武帝时代韵文美文之发达。前古殆无其比也。虽然。唯有一事。其阙典为当时上下一般所遗憾者。则以一切新声付于音律均不成声也。武帝天资豪迈。必欲补此阙典。于兹始设乐府。乐府者。音乐之官府。即律吕之研究。所也。何幸此时通音律者得有李延年。文学则司马相如以下。才学卓绝一时者数十人。济济多士。旷典聿修。然其所谓词赋诗者。非一切皆可歌也。即所谓支配全社会之楚辞。然欲用之于郊庙大典。则宜庄重典雅其体裁亦非切合也。故司马相如李延年等。奉命欲倡作一种特别之新声。而硏究之结果。第一所制定者。郊庙歌辞也。次制定者为军乐鼓吹歌辞也。横吹歌辞也。乐府之研究。渐渐进化。欲遂举海内之歌谣一切付于新律。赵代秦楚之诗乐无论矣。即下迄樵唱牧歌。咸泛釆博取。定其曲谱。选童男童女七十余人。每夜淸诵而讲习之。此即今日尙存古乐府中一部分。所谓相和歌辞也。相和歌辞出。海内歌谣。纵非楚声。亦皆可歌。特其付于乐律。谱于乐歌者。实非韵文美文之五言诗也。即有能被于管弦者亦仅矣。虽然。乐府固多五言者。而谓其实非。则又何也。无他。所谓五言诗者。大扺于秩序一定之型式以内。自由发挥自家之意想。或深远。或幽邃。或慷慨纒绵。必反复玩味。始自得之。所谓目之诗也。乐府则反之。以声为主。如彼郊祀歌词。用于天地宗社之大礼。于体裁上固隆庄严典雅之旨。然必使若师旷之徒。一度聆其声。即可溯其意。自余之歌词。则更近焉。苟不然。则乐歌之効用殆不显。且以音乐之易入于妇竖童蒙之耳者。必不在文人学士挥洒满腹之学问才气。或高尙。或曲奥。所作之抒情诗。却在写街谈巷议云。或可悲。或可喜。或可恐。或可愕之事实之叙事诗。故当时被选釆于乐府者。非苏武李陵之徒。集注一代精神所作之抒情诗。而为不知作者姓氏之叙事诗。彼亦五言也。此亦五言也。其姿貌形骸。殆无所异。而彼则主于目。主于文字。此则主于耳。主于声音。精神殆全相异也。夫然后彼此之间。划一鸿沟。阅星霜。经时代。各相背驰。向一方面。愈进步。愈发达。有可歌者。有不可歌者。则其由来亦可谓远矣。 三国鼎立之时。屈指而鸿博之徒。蜀吴至寥寥。魏跨大国。多奇才。曹氏父子。以绝代之才气。嗜好文学。建安七子之徒。相和而起。能继承汉代之诗。而扩张之。特立一种卓荦之风骨。为百世所师表。亦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书之价値也。曹氏父子。夙企图诗乐一致之复古。子建所作。可付于音乐者特多。虽然。社会变迁。一般文学之趋向。自此时渐重文字之诗。魏晋间一大作家阮籍者。咏怀诸作。与汉代之乐府。全异其趣。及其述作推行。而乐府音节。次第澌灭。一部之时谣。仅依于酒馆茶楼之妓师。以整理流行。及东晋江左偏安。即此亦散亡。其间眞可付于乐律者。唯存淸商曲辞之一体而已。 淸商曲辞者。先自三国时代之吴地发生。及晋南渡。定都南京之时。盛行于南方之一种俗谣也。其歌调基础于扬子江上。渔郞篙师。羁旅渡客。当无聊之余。发为口头之吟咏。以及沿岸南北之水神丛祠。黄童白叟。降神进奏。俚俗之神乐所配合者。如子夜歌云。『芳草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郞。』如团扇郞歌云。「御路薄不行。窈窕决横塘。团扇障白日。面作芙蓉光。」之类。皆此淸商曲辞之一也。唐郭振之子夜吴歌云。『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膓正断。君怀那得知。』亦拟此而作老。其歌辞简短。其音调俚俗粗。类日本之迫分节。迫分节者。依于北海回环之舟子而传者也。淸商曲辞者。依于扬子江回环之舟子而传者也。然刖其意境亦同。而此淸商曲辞。后来分为二种。为韵文美文者。即为今日所流传之五言绝句之祖。为乐府者。即入唐而为新乐之发端。虽为一极浅微极简纯一小歌辞。而于四千年诗乐之迁变上。有绝大之影响。正吾人所亟当注目者也。乐府之衰灭如斯。然彼美文韵文之五言诗。则自汉之枚乘苏武李陵。魏之建安七子。纟顺相承。汔阮籍以后。更经潘安仁陆士衡左太冲陶渊明谢灵运之徒。促长足之进步。齐梁之际。沈约谢眺之徒出。发前贤未发之秘。惊倒一世。更□为四声八病之说。无端而向于从来之五七言诗。加一大革新。遂于兹划古今之大限。诗愈不可歌矣。盖沈谢之为四声八病也。元欲为诗赋整顿语格。葢诗之所主。在于有秩序之文字。则当四声未判以前。固一任自然之音节。以外不复有何等之手段。及自此四声之发见。其不能不通用者。则语法必乱。即诗非乐府。乐府非诗。一主于目。绝不主于耳。虽然。若语格苟乱。则何以为诗此所以沈谢四声八病之说一度出世而风靡天下其硏精之结果遂至唐初。□所谓律诗者出。律诗者何。盖律者何。乃规律之律。非音律之律也。即以四声斟酌文字。调和轻重高低抑扬开阖之间。然虽严设规律。于音律上无有何等之关系。今之人。或有误律诗之律。为音律之律者。故疑沈谢声病之说。一自音乐上之关系。讶为讲究歌唱之方法。欲成诗歌一致之盛业者。则非也。 所谓五七言诗者。自斯愈不可歌。而汉魏以来。乐府之灭亡。亦旣久矣。但在齐梁时代之诗。时有其题为乐府者。虽然。此唯取其题而已。未尝协其律。依一时之感慨。或仿佛古体。或擘画新作。名以乐府称。其实绝非音府之声调。固在当时。不免为一种之诗。降而及唐。李白杜甫白居易之徒。或以古题。或以新题。频自作之。亦名乐府。其实一切不可歌。亦同为文字之诗。目之诗而已。以此则唐初无复有一诗一歌之可付乐律者为足证也。 唐太宗以不世出之英。成拨乱反正之功。振作六朝以来之颓敎。及见贞观之治。特感其必要者礼乐也。虽然。乐之亡也旣久。即欲复之。亦不能企图复古。太宗乃追慕胜朝隋太祖统一南北之时。患中国之乐谱。一切失传。专采用外国之音乐。仿其故智。不分界限。输入音乐。欲混合而大成之。先称燕乐。制定一大乐部。分为十部。其中中国本土之所有者。唯自晋代以降。杨子江沿岸所传淸商曲辞之遗声淸商乐而已。其余率皆外国之声。第一。西凉州也。西凉州。今甘肃省西方一带之地。次天竺也。天竺者。今之印度。次高丽也。高丽即今之朝鲜。次龟兹也。龟兹者。今之中部亚细亚叶尔羌之都会乌什。当时为一部之独立国。音乐早发达。即如元宗所最翫赏之霓裳羽衣曲者。亦自彼地之新曲取来。而试演于宫中者也。次安国也。安国为今之波斯。次疏勒也。疏勒为今之喀什噶尔。次回纥也。回纥为今之额鲁特。次康国也。康国为今之撒马儿干。即帖木儿之旧都也。太宗实如斯采取诸方之音乐。始定自家之乐部。非器度豪迈。识见超卓。其能为此大计划乎。虽然。亦不过汉魏之音。夙失其师授。以万不得己之结果。乃施此大穷策也。然史编且大书特书。谓『大唐统一天下。政敎加于化外。普天率土。来宾来王。竞贡声技。以示诚服。』则又何谓也。抑非夸欤。 新乐采取而制定矣。然欲演之于歌词。则又大难。何也。盖诗赋一道。入唐则诸体皆备。复何问然。特皆不可歌。可歌者。惟淸商曲耳。即寥寥四句二十字之五言绝句而已。以如此单纯之歌调。而欲附诸复杂组织之音乐则困难至甚。一时又茫然自失。以种种研究之结果。遂以淸商曲辞之歌法。为一般之基础。调和新来之乐律。虽不完全。尙可试诸绝句。于兹始制定所谓大曲及小曲。对于梨园及敎坊。使演习之。然则以如何手段制定之。虽记录散失。今不能详。若就诸家之传注以推之。犹可考信。所谓大曲者。始水调歌头而次胡渭州。凉州。甘州。伊州等词。乐曲极多。此等之乐曲。皆自外国新来者。歌调颇冗长复杂。故欲以寥寥短篇之绝句配之。到底非所相敌。故当时之乐师。费诸般之工夫。将当代名士所作之绝句数首。彼此相联。斯所谓有节奏也。今举其一例。如大曲水调歌中之第一迭。则歌张子容所作之『平沙日落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战士连营候鼔鼙。』一绝。第六迭。则歌杜甫所作之『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天半入云。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绝。水皷水中第一迭。则歌张子容所作之『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复下来。梦水河边秋草合。黑山峰外阵云开。』一绝。伊州歌中第一迭。则歌葢嘉运所作之『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一绝。第二叠。则歌『打起黄莺儿。莫敎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绝凉。州歌中之第一叠则。歌张子容所作之。『朔风吹梦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征马长思靑海上。胡笳夜听陇山头。』一绝。可以证矣。其它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飮琵琶马上催。醉外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焕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湏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张籍凉州词『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张佑胡渭州词『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此等绝句。亦为敎坊梨园之伶人所采取。付于新乐而歌唱者也。而其云胡渭州。云凉州。云甘州。云伊州。皆唐土边陬之地。接壤于中部亚细亚之各国。即当于采取音乐之初。一切经此等各地地方官之手。贡于朝廷者。故特以地名名其曲。今举其一例。元宗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歌。帝嘉纳之。特笔于史传。尙足征也。 后之论者。或谓唐之绝句。同于汉之乐府。若就其色相上观。则此说亦足成立。虽然。若其歌法。苟无论何时。皆并联同体同调之五七言绝句。圆转回环。千篇一律。万口同声。绝少变化。则决不足以悦耳。万事趋新。人情亦然。歌者听者。渐生厌倦。于是彼等音乐师。被促于时代之希望。硏究工夫之余。发明一种之新案。先于弹唱之际。为其节奏之神妙。篇与篇之间。插入散声。或和声也。散声者何。和声者何。即俗所谓『间手』也。『拨』也。今举其一例。从来伊州歌第一叠。则歌』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一绝。第二叠。则歌『打起黄莺儿。莫敎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绝于新案则于第一叠与第二叠之间。即前篇之尾。歌「偏照汉家营」之五字己终。而后篇之首。欲歌「打起黄莺儿」之五字未始时。则加チチシチソテソ乎。或加シ乀シソシソ卜ソ乎。从时协节。或用「间手」或用「拨」也。夫若是。则于原歌之字数句数。虽秋毫无所增减。而依于乐律之调和。使其节奏时或比文字可以长。时或比文字可以短。从寻常一样之四句短诗。至其歌法渐生变化。得免所谓千篇一律。万口同声之讥。虽然。此一本于敎坊梨园之伶人乐师所发明。所传习。为其微妙之乐节。即散声与和声。一切不能不传之于其人。故虽歌辞之作手诗家者流。非依赖于伶人乐师而付节奏。则自家不能歌自家之诗。不便亦甚。于是诗家者流。深遗憾之。冥想一度见其文字。一目之下。有可能分别其曲节调拍之方法。种种研究之结果。亦遂发明一个之新案。尔来基础于其曲谱。向于绝无文字处之散声和声。同于诗之本文。装塡文字。若见所装塡之文字。则一目之下。即明知其为何之曲节。此方法也。实为诗余之发端。所谓倚声。即倚于声而塡其词者也。故称之为「倚声塡词」云。倚声塡词者。中国特有之文字也。中国之文字。与东西洋诸国绝异。日本与欧洲。其文字之性质。非一字一音。一音一义者也。故フイウ工才。与AEIOU。对于倚声和声。装塡其一字一音。不复有何等之意。味中国则不然。于乐歌上之便宜独多。故倚于声。而塡其字。非唯其文与本文之词相贯串已也。更可生无数之新意味。使人悠然神往焉。此为文字优美之特色也。自此塡词之绝句出。渐次发达。在其初。所谓散声和声。插入于数首绝句之篇与篇之间。或句与句之间。如伊州歌第一叠。则插入于起句「闻道黄戍花。」与承句「频年不解兵」之间。或转句「可怜闺里月」与结句「偏照汉家营」之间。或字与字之间。即插入频年与不解兵之间或可怜与闺里月之间。千变万化。更一变而至于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诗句之本文。一切削除。唯剩其散声及和声。以联络之。作为一种新体之歌辞。若后世之塡词。尙存绝句之型式者极少。故塡词其句必不限于五言七言。有一句九字者。如欧阳修之瑞鹤仙云。「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有一句八字者。如王云之倦寻芳云。「莫节韶华又因循过了。」有一句六字者。如张世文之解语花云。「曾过云山烟岛。」有一句四字者。如黄叔赐之沁园春云。「晓燕传情。午莺喧梦。」有一句二字三字不等者。如孔尙任之得胜令云。「萧条。满被尘无人扫。寂寥。花开了。独自瞧。」或长句。或短句。错落参差。篇幅之长。达于百字。或二百字。故使其人若不能解此间之消息者见之。鲜不疑此长篇大作。如之何其为自彼寥寥数语之绝句所生出也。 如此乃经唐晚及五代。至宋之时。彼绝句之乐律。全失其传。上自王公大夫文人学士。下迨倡优舞伎。付诸丝竹而可歌者。唯此倚舞塡词之诗余。如柳屯田秦少游所作。特传播于远迩。女子亦脍炙之。其中或有以嗜好之余。移情而至死者云。则当时如何之流行。尙堪想见也。虽然。物极必变。及赵宋南渡之后。作者辈出。中间有味于曲谱者。时亦仿为之。体裁渐坏。成为一种之段物。段物者何。无他。联续断塡词之数曲。叙述一事为一种之长歌。如宋人赵德邻所作之商调蝶恋花之词。及金人董解元所作之素弦西厢。即是也。赵德邻商调蝶恋花之词。将唐元微之所作之会眞记。稍改作平易。中间处处装塡蝶恋花之词。多及十二曲。在当时称为诨词。鸣物入之。讲坛用之。董解元之素弦西厢。元为弹词之一种。在当时为供瞽女之弹唱。其歌法粗同于日本平家之琵琶物语。而此等之弹词与诨词实为后时元代崛然兴起杂剧及传奇之发端也。元人之武功烜赫版图广大。古今殆无其比。方其未取南宋以前。太祖成吉斯汗之雄畧。夙怀席卷中部亚细亚之全土。使长子求赤攻畧里海之北钦察部。更西进而出俄罗斯之境土。特其孙拔都之西征。掠东部欧罗巴之地。开府于窝尔瓦河町之萨来。至受俄人之朝贡。其交通之利便。固非有如今日者。然而欧亚二大洲之通路全开。依于天山南北之两路。彼我旅客相往来者极多加之世祖忽必烈。襟怀豁达。复不问人种之异同。一以才能而登庸之。故近则阿剌伯波斯。远则意大利法兰西。军人学者文士画家技术者等。争来事元。同时输入其炮术天文数理等之新学。开文化东渐之端。如希腊之古剧。亦乘此机运以入中国。然在中国。恰好唐宋以来之塡词。渐生变化。所谓为诨词。为弹词。将开一进转机之时也。故此希腊演剧之新型。与塡词之破体之叚物。亦如唐时之五七言绝句。与诸外国之乐律相结合者。同其趋向。俄然而相结合。以作一种幼稚之相和歌辞。此即所谓杂剧及传奇之始也。于彼宋代非常隆盛之倚声塡词。至此全灭绝其歌法。复无传者。此亦如唐宋之间。塡词兴。绝句之歌法。失其传者一般。古今变迁之理至。岂万事皆同然乎。元之杂剧及传奇。有南北二曲。二曲之别。其一存于形式上则北曲一出。通用一人唱。若上半出。一人唱。下半出又一人唱。则必换过一宫南曲则不然。生旦净丑。苟登场。皆可唱。盖以曲为长言咏叹之词。其一系于精神上者。则北曲者。盖元人从来所用之胡乐也。其音调凄紧。为习惯之所存。及其入中国也。中国所特有之歌词。多和平中正者。绝无足以快其耳。故特发明一种之新声而用之者。若南人之耳。旣惯于悠扬和缓之调。亦不谐于北曲。故复作特种之体而用之者。北曲之所长。在其劲切雄丽。南曲之所长。在其淸峭柔远。北曲则字多而音促。促之处最足赏。南曲则字少而调缓。缓之处最可佳。北曲辞情多声情少。南曲辞情少声情多。北曲之力在弦。南曲之力在。版北曲宜合奏。南曲宜独奏。自南北二曲之一度制定也。其流行之所至。家家皆作者。上自公卿。下至优伎。各就古今之事态。苟有所感触。必按曲谱。反复歌之。宛转唱之。故述作续出。编于羣英。流传后世者。全部为五百五十六本。其中称无名氏者一白七本。称娼支者。十一本。亦可谓盛矣。虽然。杂剧之体裁。一曲一套四折。每一曲定写一事。绝无变化。结构颇单简。足称者尙少。后有斯道专门之名家王实甫者。叧出一种之手眼。着北曲西厢记。四倍后来之折数。为四套十六折。一曲之结构。颇为复杂。其进境大有可称者。而一折尙为一人之专唱。为从来之习惯未尽改也。元末之词家高则诚。有见于此。作南曲琵琶记。每折必供众人之分唱。无复遗憾。此为当时之剧界破天荒之事也。 由斯以论。则于中国大陆之地。自先秦之时代。经汉魏六朝唐宋。上下三千余年之间。几无演剧。至元之时忽焉兴起者。则又非然也。于战国时代。诸侯五宫中。有所谓优伶者。演一种之道化。犹散见于记录。在汉魏唐宋之际。何尝无此事。不过以儒敎之势力甚强。缚束天下之人心。此等滑稽淫靡之游戱。所谓戾于温柔敦厚之敎义。一切排斥而无所顾恋。故遂不见尺寸之发展。以及于元代。 元之有天下也。不过寥寥八十余年而己。中国之杂剧及传奇。何以景运兆兴。于如此短岁月之间。如此其发达。良有以也。盖以元人之未入中国也。凌风雨于韦韛毳幕。医饥渴于膻肉酪浆。与彼犬羊穷处于朔漠之野。营凄切寥寂之生活已耳。一旦得志。突据中原。安宅于文物光华之域。眼之所触。耳之所接。心醉于虞夏殷周以来。经数千年之星霜。完成优美之风化其性情。其志气。均起一大变化。于往时勤俭力行之反动。增长奢华淫侈之风。现出铅粉营花之地。自可供其耳目之娱乐材料之必要上。促唱曲之发展。加之中国人民。则以元人入主。新建胡国。文物制度。荡焉无存。且九世不共。不立其朝。才智之徒。旣不能驰骋中原。灭此朝食。又不复躬行实践。天命斯承。郁郁不得志。流极之余。一以抒其性情。一以应时俗之要望。漓淋挥洒。慷慨激昻。遂以促此长足之进步。为千古不朽者非欤。 及元之亡。而明兴焉。天下复为南人所有南人者。汉人也。南人之耳。惯于柔远缓和之调。不谐于北曲。故北曲自此时乃渐衰。五家之村。十户之邑。到处盛行者。南曲而已。巨擘如琵琶记。虚涵子选择元词之名家。无一语及高则诚者。由此观之。则在元代。或有为世所不知。至于此而声价百倍。朱门绮席。茶寮酒馆。非此曲则不歌。以至于明之末。至于明之末。河南侯雪苑南闱下第。出金陵时。名妓李香君送之桃叶渡上。奏其一阕。夸为盛事。槪可证也。如彼之北曲西厢记。明代乐师李白华改为南调。以便梨园之演唱。可推想时俗之嗜好。于南曲何如也。但杂记所传。有金陵当乐院之名妓刘丽华。于世宗嘉靖二十年。以口授刻西厢古本。海阳之黄嘉宪。以隆庆某年刻董解元素弦西厢以传于世则他曲虽未尽绝然此寥寥者亦可谓好事之特癖也虽然久经岁月时势迁移。乐律亦随之变。今日非昨日也。故后之演南曲及北曲者。先以现世所变迁之乐谱为基础。更塡补削改其词曲。故把明代所翻刻之西厢记琵琶记诸传奇。与古本相比较。则词曲之间。必有见及于其文字增减之迹者。然后之论者。或云无学文盲。优伶之徒。为便口耳。玷破此精金美玉。为文字累如此。夫以优伶之恶笔。增减原词,诚不可也。虽然。若不增减。则不协律。不可歌。即万不得已为之。亦少假矣。 明之末。自汤临川出玉茗堂四梦以降。江湖之名士。仿之作者极多。及福王南京即位。一代之奢侈。学六朝亡国之故态。建兴寗宫。起慈禧殿。诗酒宴乐。朝夕歌舞。取快一时。上之所好。下必甚焉。旧院之花。秦淮之月。茶寮酒舍之繁华。随时俗之要求。致前代未有之盛。虽然。以作者多。则亦如宋末之诗余。将衰亡之时。中间或多有味于音节者。亦频流行于世。且以淸兵南下。社稷覆亡。楼阁付兵燹。衣冠归尘土。优伶舞伎。离散四方。同时乐谱之散亡。旧本失其师传。至不复可歌者亦不少。今举其一例。如淸初尤西堂黑白卫之自序云。『王阮亭最喜黑白卫。携赴如皋。付冐辟疆之家伶。欲亲为顾回。吴中士大夫。亦往往购求抄本。皆授敎坊。为宫谱之失传。虽梨园之父老。亦不能为乐。良可慨也。』若即此语而按之。则尤西堂所作传奇。此黑白卫之外。有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淸平调。钧天乐等。凡五种。此五种者。皆于淸初得付演奏。唯此黑白卫之一种。元为明末之著作。依于当时所存之宫谱而塡词者。其宫谱则于明之亡而殉之亡。故今不能协和也。由此观之。地覆天翻。衣冠涂炭。沐猴窃位。风月伤情。其如何于传奇大发展时生一大顿挫。良可慨也。及淸康熙三十九年。山东曲阜孔尙任着桃花扇传奇。为其塡词也。先以曲本示于前明之末。金陵秦淮之伶人歌客名播远迩者丁继之之朋友王寿熙者。待其熟解。始依谱而塡之。及成一曲。则寿熙按节而歌之。不稳之处。即就改制之。其苦心可称也。虽然。此亦淸初之塡词耳。若比于前代已足证如何之衰微。况也。更经二百余年其。间阅几多摧残顚倒刻剥之星霜以。至于今日如。西厢记琵。琶记玉,茗堂四梦。虽典丽高雅之歌辞。依然千古。而乐律失传。不复可歌。文人学士。酒后茶余。花前月下。徒为为目之词。与诗赋并论而已。其改窜面目。试演羭膻。大抵丑陋浅易。于前代殆无闻者。仅由于村优里娼之口歌。于酒旗歌扇之间者而已矣。 要之杂剧传奇。自宋之诗余出。诗余自汉之乐府出。乐府诗余。乐也。曲也。传奇。亦乐也曲也。纵其脚色。虽分生旦正副。是特由于技舞之动作以显之。然其所主者。在歌唱而已。如俳优者。自有识者视之。则计其色艺之巧妙。无仍取其歌喉之宛转。此所谓非以目取。乃以耳求者也。是则中国音乐之发达。固已夙矣。然今日则实可谓之为绝灭之时代则又何也。是亦诸君所喜硏究者乎。 满淸之入关也。其英武达畧不如元人。其小慧术智。固远胜于元人。然自明太祖之逐元也。首提倡民族主义。加以自宋以来。理学日盛。其间莫不含有复仇思想。明之学者。更推而扬之。故明之亡也。东南之起义兵。倡光复者不绝。淸人经百战汗血始克统。一其间监谤之功。自不得不厉。故康乾之间。文字之狱。数见不鲜。考其传记。时有内廷演剧。有伤感情。戮及供奉者。故一时内廷乐部。凡有装演。必为牛鬼蛇神。千变万化。如孙行者。杨二郞。飞天夜叉。金龙四大王等类。一时金鼔嘡嗒。旗马杂蹋。方以为快。盖淸人之起也。由于小部落。不知音乐美术为何物。宜其出此特其所长者。在射御技击。其所短者。在政治文学。其大酋欲利用其所长。以压制多数之民族。故使其全族皆兵。不得入词林。不得为商贾。读东华录康熈一朝时事。则每下明谕。谆谆然以此相戒勉。宜其重视彼。而轻视此也。然至今日。北京之炎族民兵。游手游食。衣食槪不完。尙多口唱梆子。手提鸟笼。终日沈醉于茶园者。此为作者所目击。岂严氏所谓将欲爱之。适以害之乎。然其结果。则使汉人有朝不保夕之虞。不暇一商量于美学。以陶写其性情。使淸人有口粮拳养之习。造成一不识不知木石鹿豕之人。是亦愼矣。虽然。今日更非昔比矣泰西之新声。共太平洋澎湃而来。其诸乎。复有唐太宗时代。元世祖时代之结果。而发明者乎。固为今日一般社会之所必要。示为一般之学者有一硏究之价値乎。 跋 右文承著者寄稿。自云从东文译出。惟未言原著者为谁氏。以余读之。殆译者十之七八。而译者所自附意见。亦十之二三也。其中所言沿革变迁及其动机。皆深衷事实。推见本原。诚可称我国文学史上一杰构。惟其结论论有淸一代诗乐衰息之故。而专归咎于异族之篡国。则窃以为未免偏至之论也。夫元之与淸。其地位正同。元代法网之密。未见其不如淸代。而剧曲反极盛于彼时。是知其原因别有所在。此不足为原因。即为原因。亦不过其小部分之原因。而非全部分之原因。且非重要部分之原因。明矣。然则其原因究安在。自唐代以诗赋取士。宋初沿袭之。至王荆公代以经义。然旋兴旋废。 宋熙宁四年始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凡十五年至元佑元年复词赋与经义并行绍圣元年复罢词赋专用经义凡三十五年建炎二年又兼用经赋自是终宋之世 及元遂以词。曲承乏。荣途所在。士趋若骛。故元曲之发达。非直空前。且绝后焉。淸承明旧。专用八股。八股之为物。其性质与诗乐最不能兼容。是此学所以衰落之原因一也。宋代程朱之学。正衣冠。尊瞻视。以坚苦刻厉绝欲节性为敎。名虽为。儒。而实兼采墨道。 吾尝谓宋儒之说理杂儒佛其制行杂儒墨 故墨学非乐之精神。于不知不觉间。相 缘而起。乐者乐也苦行主义与行乐主义正相反对 然宋学在当时。政府指为伪学而禁之。其势力之在社会者不甚大。逮元代而益微。及夫前明数百年间。朝廷以是为奬厉。士夫以是为风尙。其浸润人心者已久。淸代学术。虽生反动。而学风已成。士夫与乐剧分途。不相杂厕。俨为一种之社会制裁力。莫之敢犯。是此学所以衰落之原因二也。与宋学代兴者。为考据笺注之学。而其学又干燥无味。与乐剧适成反比例。高才之士。皆趋甲途。则乙途自无复问津者。是此学所以衰落之原因三也。宋元明以来。皆有所谓官妓者。而阀阅之家。又咸自蓄声伎。文人学士。莫不有焉。 宋明时文学家虽寒士亦蓄声伎见于记载者甚多不可枚举 及本朝则自雍正七年。改敎。坊之名。除乐户之籍。无复所谓官妓。而私家自□乐户。且为令甲所禁。士夫之文釆风流者。仅能为。「目的诗。」至若。「耳的诗。」虽欲从事。其道末由。而音乐一科。遂全委诸俗伶之手。是此学所以衰落之原因四也。综此诸原因。故其退化之程度。每下愈况。然乐也者。人情所不能免。人道所不能废也。士夫不主持焉。则移风易俗之大权。遂为巿井无赖所握。故今后言社会改良者。则雅乐俗剧两方面。其不可偏废也。飮氷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