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底,被得到邀请参与《想点大事》新书的审读,拿到书之后通读了一遍,内容和得到上的课程内容差不多,但是书籍读起来也确实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虽然我不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但是法律思维确实能够在工作上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1 法律思维到底是什么呢? 书中列举了很多的基本思维模型,比如凡事讲规则、凡事讲权利等等一共六种思维模型。我对这六种模型总结一句话就是“用理性的长期眼光指导感性的人”。 法律条款可以说是冰冷无情的,任何人触犯法律都会受到惩罚,但是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犯法是情有可原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法外开恩?毕竟法律无情人有情。 在现实中,通常的情况是法律大于人情。很多人会对这种情况进行攻击,认为法庭上的审判者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这个时候的我们,更多的是用感性代替了我们的理性思考。 打个比方就是,我们每次列出的健身计划、新年计划等等,这就是理性思考下的结果,我们知道这样做是对自己有利的,但是当执行计划的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是感性的思考在支配我们。为什么每次我们的计划都无法完全得到执行?就是因为我们总是理性下做计划,然后被感性支配、 如果法律总是被我们的感性所支配,那么制定出来的法律还有其权威吗? 同理,在工作当中,我们也应该尽可能避免感性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比如面对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仅仅是他的一个行为,一个眼神,但是在职场上,我们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在一起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感受就要放在一边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理性行为,而讨厌一个同事而无法很好的与他合作就是一个感性行为了。 2 法律思维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就是——底线和刹车。
法律不会限制你飞的多高,但是向下一定会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法律的红线我们都知道,我们一般也不会触碰,但是工作中的“底线”我们有时不会注意,却有可能让我们“万劫不复”。 做新媒体的人,抖音、公众号没有什么数据,你会不会想着刷一些数据? 开网店的,你发现消费者喜欢按销量排序来选购商品,你会不会想着刷一些销量? 做线下店的,你看到顾客喜欢跑到那些排队的店去买东西,你会不会雇一些“托”来烘托自己门店的生意? 如果你有“底线思维”,这些你都不会去做,你可能觉得做一点没关系,大家都是这样做的,瑞幸也可能是这样想的。 守住底线,就是给自己守住一张安全网!
所谓的刹车,就是警告我们,当发现我们好像是向底线滑去的时候,及时刹车。 在电视剧《奋斗》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就是陆涛的爸爸教陆涛开车时说的一句话“你要记住,开车最重要的是及时踩刹车(大概意思)” 刹车是为了防止我们滑过底线,比如做公众号的,你可以关心阅读,关心转发,但当你想提高这些数据时,想的应该是做一些什么运营动作,而不是想着有没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就要及时给自己“踩刹车”。 法律条款是帮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而法律思维则可以帮助我们有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