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原来古人早已将人性看透澈

 战胜法考 2020-04-16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原来古人早已将人性看透澈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史籍读的多的人便会知道 ,其实自古以来人和人的关系就是非常的复杂和微妙,可能前一分钟还是朋友,下一分钟便反目,可能为了名利而各种不择手段的争斗,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用”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来感叹人心的险恶。有相当生活阅历的人应该能读懂它的意思。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急湍,形势最为险要,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尤多礁石险滩,峡口有“滟滪堆”,就是一巨大石滩。“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这种险阻形势。“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原来古人早已将人性看透澈

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不禁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真是令人防不胜防,“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

诗人自从参与朝廷永贞改革失败后,遭遇各路官派权贵势力的不断打压,以致被贬出京,不断被贬不断换地方不断的有各种理由被挑出毛病,经过了漫长的流亡生涯,对自己命运的不济以及奸险小人的痛恨使他发出这样的感叹。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原来古人早已将人性看透澈

其实现代生活中又何尝不是,社交关系总是令人疲累,人和人关系微妙,人性的复杂之处有时候远不是我们能理的清楚,也是一不留神就”平地起波澜“,人性的这个课题,永远值得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