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盐地名故事|六里堰的前世今生

 吉祥如意hywzxw 2020-04-16

《六里堰》


文/朱积良

堰,是挡水的堤坝,也称拦河坝、堤堰、堰塘。比如在中国四川省有座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们海盐县也有古堰十几座,而六里堰则是海盐县境内最大最古老的堰,至少也已经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海盐第一堰”。

六里堰,位于海盐县最西面的泊橹山西麓,原名“甪里堰”。早在宋代以前就已建成的一个水利枢纽工程,用以调节澉浦地区上河与下河水系的水位,以利农业生产。其地名来历,一说因古镇澉浦与该堰之地有六里路程而得名;另有一说因秦汉时,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四位高士,因秦王暴政,远避尘世,一度隐居商山,人称“商山四皓”。据范成大《吴郡志》记载:“甪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通。”因而海盐境内还有甪里山、元通乡等地名,可能均与甪里先生有关。而近代有学者认为,早在宋代《澉水志》中所表述的文字和图中标明的地名,都是写上“六里堰”的。到清代时,有文人墨客为了追求冷僻字的使用,故意将“六里堰”写成“甪里堰”。究竟出于何种说法,有待考证。建国后,新编的《新华字典》确有“甪里堰”词条,指的就是海盐县的地名。1965年,为群众阅读方便,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批准后,将甪里堰地名改成六里堰。

六里堰,系古代海盐县南部地区的一个水利枢纽工程。因县境南部地区有上河水系和下河水系之分,而筑六里堰后可以挡住上河之来水,或畅泄上河水患,或引下河之水入上河,以利上河地区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该堰其建筑年代已十分久远。早在宋代,常棠编纂的我国最早的镇志《澉水志》就记载:“六里堰,在镇西北六里,高下相地去数仞,为惠商、澉浦、石帆三村灌田,堤防之所缘,舟船往来实为入镇门户。因置车索,合属本镇提督”。又据清代光绪《海盐县志》记载:“堰以南为上河,去澉浦城六里,客舟不能到达澉浦,咸迫于此,居民辐凑成市,木商盐贾亦萃集焉”。这些记载都说明,六里堰系古镇澉浦之门户,此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宋代,澉浦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通商码头,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但由于澉浦地区地势高,平均海拔比六里地区高出两米多,且东南濒临杭州湾,西南有南北湖群山,没有直通澉浦的河道,交通十分不便。因此,澉浦地区需要的货物必须从下河运到六里堰码头,然后再翻入上河运抵澉浦,而澉浦出产的特产货物也得从上河经六里堰码头再入下河,才能运往各地。所以,六里堰就成了澉浦城外货物进出的转运码头,并渐渐孕育成了生意兴隆的集镇。同时,上河地区由于地势高,如遇一场暴雨,诸山之水齐下流入上河,很容易造成洪水泛滥,但如半月一月不下雨,又成了干旱之灾,上河地区的农田得不到灌溉,农业歉收,农民叫苦不迭。因而在六里集镇筑起堰坝,既可排泄上河洪水,又可引下河之水入上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六里堰作为古代水利枢纽工程,其建筑规模颇为宏大、壮观,在历代数百年间充分发挥了蓄水、泄水和引水的功能,确保上河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使农田得以收成,成为全县最著名的河道古堰。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知县李当泰倡导捐款重修,尤其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澉浦治水行家朱文才提议在六里堰增筑坝闸,堰基底部开挖一瀛洞,甃小沟于深底,引下河之水以资上河,平时盖以铁门不让上河河水流失。当上河水位搁浅时即可打开铁门,引下河之水流入上河,蔽之以门,平时关闭不漏,制甚巧妙。从而保持澉浦上河之水充盈,灌以农田。地方当局为表彰朱文才的治水功绩,特立碑记功,由刑部尚书吴中伟撰写《增筑六里堰坝闸碑记》镌刻其上。在海盐绮园内碑廊,现存有这块明代《增筑六里堰坝闸碑记》的石碑,记述了当时朱文才修筑坝闸的情景。此堰闸设创瀛洞后,三百余年一直发挥它的引水作用。又据记载,清代嘉庆二年(1797),里人又集资对六里堰大修,筑石坝“遏上河之水入下河”,确保上河水源充足。清同治十一年(1872)奉宪修筑,重彻瀛洞,四旁用“三和土”坚筑,始得多蓄水,张鼎有《澉浦开浚河道修筑堰记》记其事。

古代的六里堰,就是用来调节南北湖和澉浦城河乃至整个上河流域水系的水位。多雨季节,南北湖周边山水入湖过多,将危及沿湖村民和农田时,湖水就越过湖闸经中河注入上河;当上河水位高于安全水位时,河水又可以越过六里堰闸门下泄至下河。反之,少雨季节,因六里堰挡住了上河之水流入下河,就可以保持上河和南北湖的一定水位,以保证上河流域和南北湖沿湖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宋元以来曾经相当繁荣的澉浦城内居民,一向是靠六里堰来调节上河连通城河的水位来满足百姓用水,而且还靠它免受旱涝之灾。当然,在大旱年份,当南北湖和上河的蓄水被用光后,其流域内的民众还是要经受缺水之苦。如民国廿三、廿九这两年(1934、1940年)大旱,南北湖与整条上河全部干涸,沿湖沿河田地荒芜。那时,就是连下河流域也河底朝天,根本无水引入上河,所以民众的生活相当困苦,而国民党政府又不管不问。

解放后,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对六里堰一直采取保护和经常维修,以发挥其作用。1959年,在堰两端增设小闸各1座,宽2米,深3米,制木板闸门启闭,以利于控制上河下泄水量。六里堰,直至建国初期仍然发挥其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作用。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澉浦上河地区的农业用水量增大,再单靠引水已不能满足上河地区的农田灌溉用水。于是,1960年海盐县农水局为了解决澉浦上河地区抗旱和灌溉水源,决定建造六里翻水站,规划设计经过论证后,上报县委、县人民委员会。1961年春,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建造六里翻水站,1962年7月,在六里堰北面(张公漾处)建了一个大功率电力翻水站。专门开挖了一条引水渠,当每年夏季或插种秧苗时,如果上河发生干旱缺水时,可把下河之水源源不断地抽入钱家浜再翻入上河。使六里堰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水利枢纽工程。这一重大的举措,使南北湖周围与整个上河流域的民众才真正告别了缺水年代。此后,澉浦上河地区的灌溉水源才有了保障,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

1976年以前,六里堰的建筑现状是这样的:堰基上有一条长达10多米左右的通道,这是集镇河东与河西之间老百姓走路的通道之一。六里堰将堰南的上河与堰北的下河隔断,堰南的上河,即澉六河,是通往南北湖和澉浦城河的河道;堰北的下河,即六(里)平(湖)申(上海)线内河航道,直通大运河与长江水系,上河与下河的落差将有2米多。六里堰建造结构颇为壮观,规模也较大。堰长约有四五十米,宽五六十米,南北朝向。堰的两边各为两米宽左右的水闸,一座深闸,闸门为一块块叠起来的木板,可以根据上河水位需要灵活调节,如果把闸门全部打开,可以把上河的水全部泄完;另一座为浅闸,不装闸门,闸底与上河正常的水位持平,如果连续突下大雨,上河水位满涨,该闸就可以自动泄洪,以保持上河正常的水位。整个堰用长条块的青石砌成,既牢固而壮观。在两个闸之间的大道,北面是一排平房,建在两闸的石基上,南面建有一座庙宇(俗称总管堂),建筑宏大,足有上百个平方,屋内四根大柱落地,屋脊雕有龙凤走兽和“风调雨顺”四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常有香客来此烧香拜佛。庙宇两边临闸,南面临水为上河,水波荡漾,倚窗眺望,老沪杭公路及南北湖的野鸭岭尽收眼底。这座庙宇“文革”后一度成为六里堰集镇上的茶馆,而茶店面前的通道也就成了小商小贩们提篮小卖的集聚地。

时间到了1976年秋,为治理太湖流域水患,嘉兴地区决定开挖杭嘉湖南排长山河及建造长山闸工程,由于需要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果再靠六里堰中转货物,已不适应,所以于1977年秋,海盐县组织民工2万余名,提前开挖澉六运输河(从六里张公漾至澉浦南门,长6.5公里)作为配套工程,才能把大量的材料运送到澉浦。在开挖澉六运输河时,必须拆除六里堰堰基,将堰上的坝闸挖平,并将上河挖深,彻底把上下河道拉平,消除上下河的落差,使上河与下河贯通起来。同时,六里堰电力翻水站也没有再存在的必要,遂于一并拆除。这样,澉六河与六平申线航道就一脉贯通,同时,上下河通航问题也随之解决,而六里堰原有的水利枢纽作用已成为历史。从此,六里堰坝闸也就失去了长达数百年的水利枢纽工程作用,澉浦地区再没有上河水系与下河水系之分,而它在水利方面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海盐县水利事业的史册,六里堰也仅是成了一个地名而已。

解放后,六里堰集镇一直是六里人民公社、六里乡人民政府机关的所在地,是这个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繁华的堰山路呈现在小镇的河西,镇上的工厂、银行、信用社、超市商场、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街道两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农贸市场里顾客盈门,摩肩接踵,与以前河东的老街相比,尽显新姿。本世纪初,六里乡并入澉浦镇管辖,六里堰集镇一度曾是澉浦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