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励是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择优教导

 育邻人 2020-04-16

鼓励是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择优教导

育邻梦

鼓励是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择优教导。鼓励必须发掘到孩子成长进步的优点,做到鼓励“有的放矢”,而不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给予鼓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教导孩子学习成长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教导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与孩子特点相适宜的教导方式和方法,激发孩子自身学习成长的兴趣。

《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兴趣

鼓励就是给孩子贴个“好标签”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导孩子成长就要从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找出孩子生活中的好,然后针对孩子的成长行为贴上“好标签”,比如给孩子贴上实践能力强、善于思考、热爱探索、成长有主见、待人有礼节等积极的标签。当然,对孩子的夸赞并不能漫无边际的“宠溺”,需要针对具体的成长行为,同时注意践行5:1的赏罚效应。

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被鼓励的孩子成长兴趣更浓

鼓励需要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活动

“因材施教”需要家长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最为核心的角色,能够细致的发掘孩子成长学习中的优点、缺点、兴趣、厌恶......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观者,错误地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1.家长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庭和学校学习方面真实、具体的表现情况,与学校配合制定相应的教导方案;2.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去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避免等见到考试分数的时候才想起未及早帮助孩子学习而秋后算帐;3.把学习与人生的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区分开来,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把孩子的行为活动或学习上的问题与未来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孩子对未来的感知能力还非常之弱,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专心做好当下的事情,把眼前的学习做到最好;4.兴趣、爱好和志向是可以被引导或纠正的,但却不可把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强加给孩子。

中华文化才源远流长生生不熄不可战胜,人们也更倾向于崇尚“子承父业”。但是,历史上因逼迫“子承父业”的悲剧时发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局限,也间接的阻碍了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给孩子更大的、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创新的机会成本远远大于父母已知的利益期望。鼓励、承认、欣赏给予孩子成长动力,责备、反对和不被尊重的打击往往使孩子陷入无助、破罐子破摔的境况。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懂得欣赏孩子的父母,是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根本保障。

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结合“因龄而教”

根据皮亚杰人生认知发展四阶段说,人生在各年龄阶段都各有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要适时“因龄而教”。

1.因能力差异而教,就是根据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拥有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孩子学习成长的能力有大有小,有些孩子善于想象、有些孩子长于记忆、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展现的早、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凸显的时间晚。所以,家长也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特性选择教导的力度,实施“因龄而教”;

2.“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多才多艺全面成长。在教教导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师长的讲授活动和孩子的学习活动存在着客观相互适应的关系。家长、师长“因材施教”,孩子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孩子“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成长方向。教、择、学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孩子的个人成长潜能量。

3. 因性格施教,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孩子因遇见某个“对口”的老师而学习成绩大涨,而有些孩子在变换老师之后便“一蹶不振”。

鼓励是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择优教导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鼓励是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择优教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