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四地闲夫 2020-04-16

司马氏在三国末期是如何建立威严,逐一吃掉三国的呢?

总体说来,分四步:

第一步,司马懿政变成功,控制魏国皇室和朝廷大臣;

第二步,三司马共同努力,灭掉魏国的地方反对势力;

第三步,努力治理魏国,增强国力和威望,让大臣和百姓都信服。表现成果,就是轻松灭掉蜀国;

第四步,发动六路大军,浩荡灭吴,完成全国统一。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三国归晋

司马懿虽然给后人的印象是老奸巨猾,可他到死也没有想过称帝的事情,不然,就算他自己没做上,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总有一个可以做皇帝吧。那样一来,就和曹操、曹丕一样了。曹操没做皇帝,但打下了基础,等他死后,让儿子曹丕就做了皇帝。但司马懿的2个儿子都没有做上,根本原因也不是他们俩不想,而是那时候实力还差很多。并非发动政变就可以获得一个国家,他们控制的不过是一个皇宫,一个宫城。要让地方所有的势力都信服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曹操,公元196年就控制了汉献帝,但他的儿子曹丕在24年后才获得称帝的威信和资格。这都是曹操给他做的铺垫,24年,也是很久的。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公元249年成功夺权,251年去世的司马懿,留给两个嫡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是个很好的摊子,2个儿子都不简单,至少都是高智商,他们紧紧把持朝政。夺权就是宫廷内部,那么大的国土,还有很多地方军,关键是魏国的臣民如何信服司马家。司马懿夺权后,反对司马的人还是很多,而且能和他们抗衡的也还有,司马父子是一步步的摆平他们,记住,需要一步步,而不是一蹴而就,因为谁也做不到。可惜,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也不过是给弟弟司马昭做了铺垫,几年后他因为眼疾也死去了,司马昭开始执政。兄弟俩经过了9年的运作,才把魏国里反对自己的人全部消灭干净,著名事件就是平定淮南三叛,他们都成功了,皇朝上下,服司马昭的人越来越多。不服的已经没有什么能量了……皇帝,也只有一个空壳了。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平定淮南三叛之后,魏国皇朝上下服司马昭的人越来越多

公元260年,司马昭弑君,猖狂到了最高点。但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和钟会灭了蜀汉,蜀汉国至此彻底从地球上消失,这也标志着大汉朝彻彻底底结束了,前后469年。蜀汉的覆灭也给司马昭提了不少人气。到这里,其实三国的故事就算基本结束了,因为三国少其一。这样一来,故事就简单了,只有魏国和吴国了。两国对峙,也就不是三国了。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蜀汉的灭亡标志着三国的故事基本结束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就是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从晋王变成了皇帝,这个皇帝是魏国和蜀国合并后的皇帝,曹家江山也随着刘家江山一样,结束了。三家就剩下一家,也就是吴国了,对于新生政权晋国来说,皇帝司马炎一个是先整顿内政,让晋国新局面稳定,然后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开展灭吴战争了,这时候就是两个国家1对1,强大的晋国围攻偏东南一隅的吴国,尽管实力悬殊,但还是等了15年的时间,司马炎整顿晋国内政用了4年,从公元269年开始研究灭吴事宜。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从晋王变成了皇帝

长江并不好过,司马炎命大将用很多年造船,用很多年训练水军,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因素就是,吴国在寿春之战后,虽然主动进攻魏国的能力没有了,但不等于吴国彻底无人了,当时还有一个著名的将领,也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他和晋国的羊祜,被称为绝对的对手,还是亲密的朋友,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美谈。总打,但关系还好。陆抗还赢过羊祜,可惜,陆抗命短,公元274年就去世了,这时候吴国彻底无大牌了,加上那时候的皇帝,孙权的孙子孙皓野蛮残暴,不得民心,吓得大臣人心惶惶,最后都离心离德,也许内心里都不愿意孙皓继续成为皇帝,所以吴国只能等待灭亡。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东吴水军实力强劲,不容小觑

公元279年,晋国六路大军水陆并进,发誓要灭亡吴国,王浑,王戎、司马伷、胡奋、杜预、王濬,各自气势如虹,底气十足。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王濬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尽管吴国有一定实力,尽管吴国很能坚挺,但毕竟,他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版图里最强大的那个国家,就这样,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完全结束了。三国就这样归晋……最后还有一个插曲,孙皓被活捉到晋国之后,司马炎和他说,我给你留了一个臣子的座位,就是等你来,没想到等了这么久,没想到孙皓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气势不输,他和司马炎说:我也给陛下在东吴留了一个同样的座位。可惜,没用上啊。

所有人都认为司马家篡了曹魏的权,却忽略了魏国是被谁治理强大的

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孙皓被捉到晋国

从上述史实来看,那时候北方还是优势巨大,南方虽然不是坐以待毙,但终归没有躲避被灭亡的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