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让我们看看 张怀瓘云:“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人了然。”因此,章法所蕴含的美感、反映的情景才是真正的心迹流露,是作者全面素养的反应,是人格的真实写照。可见,章法既显又隐,有着双重性。 写好书法,除掌握笔法以外,更为重要的技能就是章法。章法是灵魂,是作品的核心。高超的技巧往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而书法的写性尚情不仅体现在线形、线性、线质的书写及点画形态上,更为全面的是由章法所反映出的氛围或意境来体现的。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经典草书作品《书谱》时,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章法上的细致观察。情感的流动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创造与表达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是在篇幅中用偶尔轻盈的笔画组合及两个字体的连贯来达到一种“提神”的作用,使人们的眼前不时地出现“亮点”。 其二是通过一片厚重的、笔画较粗的点画来与上述的轻灵的巧妙组合形成较强的反差和对比,或者说把“轻灵”与“粗犷”进行巧妙组合,而同时也起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轻的是“虚”,厚重的为“实”。 总之,要体现自己对《书谱》的掌握情况就是进行模拟创作,如果发现感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与字帖进行对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拟作慢慢向《书谱》的感觉靠近,达到不管写任何内容,随手就是“书谱”,那种“君子”的风范跃然纸上,如此,《书谱》的笔法才“烂熟于心”,行笔才能“隽拔刚断”,由此才可以对其他“王系”字帖进行学习,不断加入新的营养,或用其他风格的书体及笔法来进行矫正和调和,这样就可以慢慢走出《书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