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默的杀手”糖尿病,看艾灸如何破解!

 新用户80382369 2020-04-17
糖尿病 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有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典型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中期血糖都不会太高,它首先出现生理性病变,主要就是肠胃功能和肝功能失调,失调时间长以后就产生物质性病变,使你吃进去的东西都变成糖。本来肠胃、肝脏是很需要糖的,但是因为肝里的水分太多,没法正常吸收糖,糖就停留在血液里面,所以就能检查出很多糖。在尿里面检查出来大量的糖,不是说体内的糖分大量流失,而是超标。因为机能缺糖,所以大量地产生糖,但是产生的糖,机能又无法吸收,都储存在血液里,于是就通过小便排出去了。人消瘦,不是因为排得多,而是因为不吸收。


  这点,恰恰与西医近年来对糖尿病研究发现不谋而合:大多数Ⅱ型糖尿病人,并不是因为人体内用来控制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胰岛素不敏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也就是说,问题不在糖,而在于身体机能的失调。

  其实任何一种病,只有不畏惧了,才能睁开心眼,看清它的真相,也才能自己做自己的医生。
糖尿病症状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消瘦。尿频症状夜间尤甚,类似清水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有烂苹果味。有的患者呼吸时也可闻到烂苹果味。有的患者因分泌酸性唾液而发生蛀牙。
2、伴随症状有口渴、疲倦、头痛、失眠、皮肤干燥、瘙痒、坏疽、左侧坐骨神经痛、白内障、视网膜炎、手脚酸麻、神经痛、膝腱反射消失、血压异常、昏迷等。男性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或淋病。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调或严重的阴部瘙痒症。
3、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肺结核、动脉硬化症、肾脏炎,严重者可因肠结核而发生泄泻等。
糖尿病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胰脏中负责内分泌的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所致,多发生于喜食肥甘厚腻的胖人,且多发于中年以后,近年来小儿糖尿病多发与摄入高糖分食物有关。中医将本病称为“消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称,流很多汗之后出现口渴,口渴就喝一大瓶汽水或可乐等饮料,无形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糖分。总之,摄入过多的糖分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发病原因还有过量饮酒、长期服用皮肤病的药物、精神压力过大等。
艾灸治疗
糖尿病的病人可以用艾灸来治疗,糖尿病时间久了,体内的正气已经不足了,这个时候,用艾灸来扶植体内的正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还可以治疗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后的肢体麻木,酸痛,指端肿胀。
用艾灸治疗糖尿病比单纯吃药打针效果好。单纯药物治疗,停药后病情多有反复,而糖尿病患者灸至正常后停灸,病情基本稳定,临床症状不再出现,所以灸法属治“本”之法。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糖尿病病人如果采艾灸治疗,既能调节胰岛素分泌水平功能,也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功能,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增强体质,明显提高免疫功能。
就好比龋齿,牙齿一颗接着一颗地坏下去,堵洞解决不了问题。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坏牙、松动,可以从“肾主骨生髓”这句话中找到它的因果。因为肾气、肾精不足,所以给不了牙齿坚固的力量。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用这个穴位调理很有效果。
  糖尿病也是这样,以前记得看到李可老中医将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很多病种,都总结出一个治病大法,就是补益阳气、消阴翳、引火归元
做了一段时间的艾灸后,当你在验血糖的时候,血糖会逐渐趋于正常值。
路遥知马力,艾久见真功!要确保艾灸有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