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祝福》里写到的祥林嫂历经生活的重创和人世的磨难,逢人便说自己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反复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起初大家特意过来听她的故事,但后来渐渐被乡亲们厌恶,她的境遇也每况愈下,最终沦落街头成为乞丐,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 祥林嫂之死有多重原因,但其中的一条是她对自己的内耗。她神情木讷、精神不振,逢人就诉说不幸,一遍遍的重复,最终将人们的同情心消耗一空,也使得自己沉侵在不幸的世界里走不出来。 就像那个古老的寓言,有一只小猴,肚子被树枝划伤了,流了很多血 ,它见到一个猴子朋友就扒开伤口说 :你看我的伤口,好痛 !每个看见它伤口的猴子都安慰它 、同情它,告诉它不同的治疗方法 ,它就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继续听取意见,后来它感染死掉了。 1. 内耗让内心阴郁、不见晴空,找不到生命的出口一遍遍的重复在痛苦里,只会消耗自己的生命。在婚姻里也是如此,当我们不断的埋怨伴侣、抱怨生活的苦难,抱怨你爱的人不够爱,进而相互攻击,陷入这些亲密关系的内耗中,或者是因为内在的不协调而陷入自我责怪、自我抱怨、自我怀疑的内耗中。 虽然我们并没有像祥林嫂或者寓言里这只受伤的猴子一般到处揭开自己的伤疤,可是如果我们每一次在内心的战斗都是重温回味所有生活里带来负能量的意外事件,让自己陷入生命能量的内耗中,那么我们又与祥林嫂和受伤的小猴子有和区别?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在婚姻里,一旦感情发生危机,我们的生活以及事业就会陷入一团乱麻的状态,我们在感情里不知所措,想各种方法去弥补和修复感情、修复关系,这种关系里感情的内耗伤人伤己,时常也会影响我们生活里其他的方面。 相思是内耗,悲伤是内耗,相爱的人争吵更是一种内耗,这种情感的内耗让我们失去了欣赏世界的动力,也让我们内心阴郁,不见晴空。 当人生的精力被大多数不好的事件所影响时,就会处于恐惧、担忧、愤怒、悲伤等等负面情绪中,哪里还有时间去学习、反思、提升和改变?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越加找不到生命的出口。 2. 内耗让我们讨厌自己、甚至丢失自己 前段时间很火爆的《哪咤之魔童降世》中的敖丙就是一个对自己过于苛求的人,他追求完美和优秀,他也一直很优秀,身边的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但是当遭遇了困难和选择的时候,就会开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而经历一个内耗的过程。 生命里没有人会事事优秀,随时完美,所以在遭遇压力的时候,他选择了承担责任,不辜负家人的期待,最终违背自己的心,辜负了朋友,险些黑化,黑化的过程也是与自己内耗的过程,原本应该与哪咤棋逢对手的敖丙,却不是哪咤的对手,在哪咤的手下总是吃亏。 原本同根同源的他们本应该的不相上下的,甚至敖丙受过正规的教育,更是正统的龙太子,是比哪咤厉害的,但是内耗严重的敖丙却始终不是凡人哪咤的对手。 皆因为敖丙本性善良、性格温润,又一直听话,做不出违背自己本身意志的事情,在内耗里消耗自己的能量,最终导致经历了差点黑化的一个过程,也是杀死真实自己的过程。 内耗的很大原因来自于对生活、对周遭、对自我的不满意,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跟自己较劲,也许并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一切,但是我们却认为自己做的不够,陷入一种自我攻击中,尽管我们努力的追求完美和优秀,却对自己变得苛刻,当做的事情稍有差池时,便会攻击自己,开始讨厌自己,恨不得丢掉自己,甚至杀死自己。 3.内耗让我们心情糟糕,情绪容量低,宽容度低 我们看到很多宫斗剧中都有一个寂寞的皇后,比如《还珠格格》中乾隆继皇后乌喇那拉氏,或者是其他宫斗剧中的寂寞皇后,原本都是手握后宫权利,一把好牌。 皇帝偶尔来看望她,可是因为对错误的容忍率低,情绪容量很低,对别人的宽容度也变得很低,对自己儿女宽容度也都会特别低,最后想尽办法将一切的精力放在赶走皇帝别的女人身上,想尽办法找别的女人的茬。 最终都落得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被废冷宫的结局。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去关注这些小事,或者只是淡然的处理好后宫的事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是否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 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幸福的家里,若是有一位锱铢必较、过度劳累的全职母亲,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家庭里,不断的付出,越是付出的多,越是对周围的人抱怨,越是疲倦和产生病态的生理状况,老公和孩子的不理解也就越多。 老公看电视她收拾家务,她会觉得生活尤其不公平;孩子不优秀,她会觉得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这位母亲会觉得自己做了一切,可是生活并没有像自己预计的那样,就会产生槽糕的情绪,对孩子和老公发怒,会因为一点小事动辄发脾气,甚至不断的去抱怨生活中的小事,也在这样的抱怨中日益丢失自己,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抱怨生活的愁苦女人。 那些宫斗剧里的皇后和生活里抱怨的妻子们又何其相似,都是在不断的跟自己争斗,把对自己人生的所有美好期待,投射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希望他们理解自己,可是最终得到的不是理解,而是视若无睹和厌恶抛弃。 当将自己的梦想投射别人身上,自以为很轻松时,反而是最艰难的事情,因为内在对自己的所有期待都落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当他们没有预计达到要求的时候,就会因为自己没有去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将时间和精力付出在家庭里简单和重复的生活中,而产生不好的情绪。尤其是看到外面女人美丽的样子,而自己早已风华不在,就会更加讨厌那个糟糕的自己,花时间排斥自己,就会觉得疲惫,对丈夫和孩子的期待就会越高。 而一旦这个梦幻的泡沫碎裂,丈夫和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期待,攻击力就会越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妻子在发现丈夫出轨时,那么愤恨小三的原因之一,这种愤恨里有自己所有期待落空的愤恨,更是对自己的怒其不争。 很多全职妈妈都有过无数次挣扎,在家务和日复一日里内耗自己的能量。一边是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一边是稳定的家庭生活形成的惯性,所以全职主妇为什么更容易衰老,未尝没有在这种内耗中消磨掉的能量因素影响。 4. 走出内耗的精神世界,成就自己的真实人生 与其内耗,不如坦诚的接受,肯定自己有悲伤、嫉妒等等的负面情绪,知道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过去,想哭的时候就哭上一场,想安静的时候一个人安静的睡上一觉,不要给自己身上压太多的责任。 因为我们都不会是完美的人,都会犯错。
即使是圣人七十岁的时候才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怎么能够肯定自己就会一生不犯错误呢? 我们跟自己的较劲,跟身边亲密人的较劲,总是在消耗着我们的热情,人最痛苦的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排斥,而产生不快乐的情绪。 当我们把经历消耗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没有精力去应付外界的事情,生活就会变成一团乱麻。接受自己,哪怕是做错事的那个自己。接受自己才是减少内耗的开始。 走出内耗的精神世界,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其生理原因。 脑神经科学认为,我们的大脑可分为情感脑、理智脑等几个不同的部分,情感脑负责感受情绪,做出直觉判断和选择,日常生活中超过90%的时间,情感脑掌控我们的一切;而理智脑负责分析、判断、选择、决策,作为高能耗机制,其日常被激活时间不足10%。当情感脑与理智脑协作良好时,我们会有平静、满意的感受;一旦它们陷入冲突,我们就会进入内耗模式:理智压抑情感,或情感碾压理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内耗呢? 1. 减少错误的期待,增加认知度。 有些事情并不是知道就能够做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接受自己做不到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乐器、绘画等等,有些技能就是需要持久的努力和天赋才能够成就,当做不到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不可能的事情。 “错误的期望,会带来持久的沮丧。这是痛苦得以持续的根源。”不管是在爱情里还是婚姻里,不要有错误的期望,不要觉得自己不说别人就会懂得,感情里学会沟通很重要,任何其他事情都是如此。 2. 走出悲伤的情绪,保持正向的心态 用积极的心态来处理事情,当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是积极的接纳自己已经犯了这样的错误,正确的接纳自己的情绪,积极的认识清楚事情的根源,才能有助于我们走出悲观的情绪。
3. 转移注意力,去做成就自己的事情 在大海上航行的人,是天生就不晕船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在航行的船上如履平地,那么在训练新的水手的时候,是怎样让新水手克服晕船的状况。他们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法则:及时转移注意力,去搬运货物,去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就会忘记晕船这回事。 就像你从来没有听过正在开车的人会晕车,这是因为他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专注的去做另外的事情,反而会降低对自己晕车晕船这件事的注意力。 当感觉自己在发生精神内耗的时候,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先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将内耗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来。
当精神发生内耗,我们却用肢体的行动来让自己习惯某一项事情的时候,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努力就会改变自己内耗的状态,在所做的事情上取得成果,让一切变成良性互动。 无论是在爱情、婚姻、事业上,这样的法则都是适用的,只有减少内耗,我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生活,去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记住:你可以选择过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可以通过行为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
|
来自: Shree席瑞 > 《Shree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