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饲养强群六环节

 吕布27qw6u3j30 2020-04-17

       实践证明,强群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浙江嵊州市是蜂王浆高产区,笔者调查了4个高产蜂场,350群蜂,箱均净收入620元;而一般产量的蜂场,箱均净收入仅为300元左右。

       强群所以能够高产、高收入,是因为:(1)强群箱内蜂量多,各龄蜂齐全,哺育蜂过剩,,吐浆多。正因为群势强大,蜜蜂密集,使蜂群产生轻度分蜂意念,提高了工蜂泌浆积极性,增加了王浆产量;(2)强群采集蜂多,采进粉蜜多,蜜蜂情绪兴奋,蜂王产卵多,卵圈多。卵多蜂多,蜂多群强,形成了良性循环;(3)强群抗病、抗逆能力强,可以大大减少病害和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以蜜蜂白垩病为例,同一蜂场,同一蜂种,同样饲料,同样管理,强群发病轻,甚至不发病。这是因为强群工蜂多力量强,一有患病幼虫,便及时拖出巢外,把巢房打扫干净,减少了白垩病病菌的传染机率。弱群则相反,脾多空间大,清巢能力不足,所以一旦发病,迅速蔓延,发病快而重。强群抵御灾害性天气能力也强,以春繁为例,有寒潮侵入,强群自身热量大,护脾蜂多。即使气温骤然下降,也不会冻坏子脾。弱群则不然,蜂少热量不足,寒潮一到,蜜蜂紧缩,往往边脾子冻死,造成损失;(4)强群春繁速度快,尤其是在蜂群春繁赶不上油菜流蜜期的情况下,作用更大。同样,在1月中旬开繁,强群到3月上旬上继箱开始生产王浆,正好赶上油菜流蜜期。而弱群此时尚在繁殖阶段,等蜂群繁殖好了,花也快谢了,不仅采集花粉少,还要多喂花粉。

       笔者总结了高产蜂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全力搞好秋繁,为强群奠定基础

       强群的基础在于前一年的秋季繁殖。秋繁搞好了,有了数量多、质量好的越冬适龄蜂,就为翌年强群打下了基础。反之,秋繁搞不好,越冬蜂不足,春繁基础弱,蜂群就强不起来。养蜂人有'一年之计在于秋'之说,所以一些有经验的养蜂人总是把秋繁作为养蜂工作的重点来抓。

要搞好秋繁,首先要治蜂螨。蜂螨是蜜蜂的大敌,以吸吮蜜蜂体内营养为生,受螨害的蜜蜂个体瘦弱,寿命缩短。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爬蜂满地,死蜂成堆,大大减少了越冬适龄蜂的数量。

       治螨方法要科学,一是要掌握蜂螨生长规律。春季蜜蜂大量繁殖,蜂螨也开始繁殖;到了夏季,蜜蜂停止发展,而蜂螨则继续发展;到了秋季,蜜蜂经过越夏,群势大大下降,而蜂螨寄生率则急剧上升。因而秋季治螨特别重要,要狠治蜂螨,把蜂螨降到最低程度,这是保障秋繁越冬蜂质量的关键。二是治螨要讲究效果。若用水剂药物喷治,喷完脾面蜂体处,把蜂抖落,再喷脾面,否则脾内蜂螨仍然无恙。喷治时要多喷,喷到巢脾以及隔板、箱壁、箱底、副盖等处,不能留有死角。喷雾器质量要好,雾滴要细,雾滴太粗,不但喷洒不匀,还会伤蜂。用升华硫治螨,要根据群势强弱、气温高低分别对待,定量用药。喷药时间一般应在蜜蜂出巢较少时,如傍晚或早上蜜蜂回巢或出巢前,提高对蜂螨杀伤率。

      治螨要严格掌握蜂药用量,按说明标示用药。有人因螨害重,加大药剂用量,这样效果是好,但会使蜜蜂中毒,缩短寿命。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蜂药,以免产生抗药性,要交替用药。

      注意:治螨要抓住机会,狠治螨害。蜂螨所以久治不尽,主要是隐避性强,躲在封盖子脾内的蜂螨难以消灭。

二、防止茶花烂子,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

      茶花期正值秋繁期,如果烂掉至关重要的越冬适龄蜂,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茶花花期长,流蜜涌,花粉多,是个很好的蜜源。但蜜蜂吃了花蜜容易烂子。现代科学证明,茶花蜜是无害的,烂子的原因在于茶花蜜中含有很强的生物碱。根据嵊州蜂场的经验,可用以下办法解决:

      1.蜂场设在有多种蜜源之处,既有茶花也有树花、草花等,这样可减少茶花蜜的浓度,也就是减少不消化物质。

      2.饲喂酸性饲料,中和、冲淡茶花蜜。可在茶花开花起饲喂酸性饲料,每夜喂蜂,进蜜越多,饲喂越多。

      3.促进消化。每个继箱群每夜喂2片大苏打片,但要及时摇出箱内蜂蜜,减少贮存。

      4.关王停产,避开烂子期。茶花开花前,用王笼幽闭蜂王,人为地给蜂群断子,使巢内无子可烂,避开烂子期。关王断子后,由于蜂王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了体力,放王后,产卵积极性提高。又由于关王停产,巢内无哺育幼虫负担,出勤蜂相对增加,蜜收获也相对增加,加上巢内无子哺育,哺育蜂体内蛋白质消耗少,延长了寿命。所以关王停产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三、打破传统观念,改一年只育春王为全年育王、换王


       传统养蜂方法束缚了生产力。以育王来说,过去一年只育春王,认为春王质量好。现在解放思想,改为全年育王。用育出的新王更替掉'老王、劣王',有效地提高了产卵量,奠定了强群基础。这是因为老王从早春开繁以后,连续不断地产卵,蜂体衰弱,疲惫不堪,到了深秋,产卵积极性下降。随着气温下降而逐步缩小卵圈,甚至停产。这是秋繁养不成强群的重要原因。

       新育的秋王情况则不同,王体矫健,生命力强,产卵积极性高,卵圈大,抗寒能力强,停产也迟。笔者做过试验:同一蜂种,同样群势,同样饲料,同样管理,新王比老王多育出越冬适龄蜂 80%以上。新王更替老王的另一个好处,把换出的老王加以利用,组成双王群,产几代后,放入基本群,可以大大加强基本群的群势。新王多了,可以增加双王群作越冬和春繁中失王之用。

四、认真防治蜂病,维持强群不衰


       蜜蜂一旦患病,群势削弱,强群也就不强了。所以要高度重视蜂病防治,维持强群不衰。

      治理蜂病应采用防重于治的方针。防病的方法,一是彻底消毒。蜂箱、蜂脾、饲喂器、隔板等,在使用前都要严格消毒;二是喂药预防。经常撒些升华硫于箱底,可降低蜂螨生存率;可经常用醋蒜溶液喂蜂;三是对危害较大的白垩病,好发于湿度大、阴暗的环境及偏酸性蜂蜜中。应把蜂场设于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之处。平时喂碱性物质石灰水、苏打片,可抑制其发展;四是育王时,选择抗病强的种王。

五、控制蜜蜂无效飞翔,提高越冬蜂生存力


       漫长的越冬期,由于天寒地冻,气候恶劣,飞出蜂有很多冻僵,有去无回,损失大。所以越冬蜂存活率一般是秋繁时的50%~60%,有的只有40%左右,所以保存好越冬蜂十分重要。冬季要重点控制蜜蜂无效飞翔。

首先需要了解无效飞翔的原因:

      (1)巢内有子。要及时关王停产,使蜂群安静结团;(2)巢温过高。热则散团,有的飞出巢外,可去掉覆布,放大巢门,使巢温控制在2℃~5℃之间; (3)光照刺激。为了避免阳光、灯光、雪光的照射,应遮暗巢门,保持安静结团; (4)冬饲料质量差,消化不良,使肠软粪多,蜜蜂难忍被迫飞出排泄,因此,越冬饲料质量一定要好;(5)场地不当。有油烟味流入或机器振动声。蜂场应设在安静之处;(6)蜂群失王,蜜蜂烦燥不安而飞出。此时,应介入蜂王,使蜂群安静; (7)老鼠钻入,蜜蜂惶恐不安而飞出,应开箱赶走老鼠,修好破洞。

六、管理要勤要细要科学


       养蜂人要在蜂群管理上下功夫,不但要做到勤、细,更要科学。

       1.勤于管理。雨天要挖出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垫高箱脚,保持干燥,蜜蜂不致湿度大而患蜂痢;冬季和早春冻僵蜂多,及时收集,倒进强群中。大多是冻僵不是真死,可以复活。炎热夏天,人工喂水,减少工蜂采水,延长寿命。

       2.管理要细。就是要把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家,细心观察蜂群情况。春季蜂群发展到顶峰时,发现采集蜂减少,巢前面上有倒挂胡子蜂,细心的养蜂员要意识到自然分蜂的前兆,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自然分蜂,减少损失。

       3.管理工作要科学。就是各项管理工作都要符合蜜蜂生物学特点,不能有悖。给蜜蜂喂盐过量了就会慢性中毒,必须控制用量,才能促进蜜蜂健康。

       有人见螨害重时,加大用药量,造成蜜蜂蜂药中毒而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