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惊艳了世人的一首词,将秋天写得波澜壮阔,结尾感人至深

 num108 2020-04-17

这是一首以伤感柔情闻名的词,每每想起,千回百转的离愁别绪,清旷高远的相思愁肠,都摇荡心间,挥之不去。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苏幕遮》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之手,细致婉转的乡愁魂思,在今天依旧常被人们在伤怀之时拿来引用。不过,如此柔婉的笔触却并非诞生在迷蒙浪漫的江南烟雨中,也并非那旖旎精致的楼阁庭院里。它出于那西北苍茫荒廖的边塞中,出于那长风呼啸的金戈铁马中。

康定元年(1040年),北宋和西夏战事吃紧,范仲淹被宋仁宗召回京师,派往西北边塞军中任职。至1043年,范仲淹以他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使他统辖的区域成为西夏不敢进犯之地,西夏的传奇李元昊终向北宋称臣议和,这首词正是作于范仲淹在西北边塞御敌期间。

上阕写道浮云在蓝天飘荡,黄叶已落了满地,这满眼的秋景连着那浩荡的江波直到尽头,江波上笼罩弥漫着碧色朦胧的烟霭。文人笔下的秋天多是萧瑟冷寂的,这首词的开篇却宕开了秋士易感的一贯风格,天高地远,湛蓝的天空中白色的浮云悠悠飘动,江波浩荡无边,秋景也随之浩荡无际,漫地黄色的秋叶,碧色水波上的烟霭在水天之间直到天际,蒙蒙的烟霭也被映照成了一片翠色。萧索的秋景在范仲淹的笔下变得大气辽阔,甚至令人着迷。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青山映照在夕阳的霞光里,高远的天和壮阔的江水连接在了一起,天空和江水自然不是真正连在一起,而是因为它们的壮阔和无边,当人极目望去,便觉那天、那江已是一处,它们遥遥相接,直到目不能及的天边。

芳草无情,它远到了夕阳之外。芳草追着夕阳,在外的游子目光随着芳草延伸,可是芳草在那落日之处还肆意蔓延而去,直到了夕阳之外,抛下了身后饱含深情、眷念故乡的戍边游子,看起来,芳草竟真的有些无情了。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整个上阕,范仲淹的写景功力在一种柔婉中铺开壮阔的感觉下呈现,色彩的鲜明对比,大境阔景的巧妙写意,让读词的人几乎无法不去想象和沉醉于这样的长天秋色里。

芳草将自己远远抛在了身后,范仲淹只有无奈的叹息,那么就有了下阕的“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是离家难解思愁的人共有过的心声,思乡令人黯然神伤,羁旅在外的愁思日夜纠缠,除非夜夜好梦,才可以安然入睡。可是,又怎么可能夜夜都有好梦呢,于是经常夜不能寐,离愁乡思就在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里裹挟着自己,直到白昼。

范仲淹惊艳了世人的一首词,将秋天写得波澜壮阔,结尾感人至深

当思家的伤愁达到顶点,范仲淹写下了这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明月高挂的夜晚,不敢独倚高楼之上,于是借酒消愁,可是酒入愁肠,更添了几分愁,化作了相思的眼泪。“明月楼高休独倚”,异曲同工于李煜的那句“独自莫凭栏”,独倚高楼的时候,那种寂静和旷远带给内心的思量,会加重几分伤感,几分忧愁。无奈的时候,词人试图以酒抵挡这份无眠和哀愁,可是酒却化作了相思泪,原来这份思愁若非还家之日,它就本是无解的。

柔婉细致的写意,波澜壮阔的秋景,在范仲淹的眷念哀愁里,神奇地融合在了一起。如果可以,他多想青梅煮酒,醉卧故园。可如今,他只见兵戈沙场,剑气如霜。

每一个诗词人都有着自己的传奇,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着很多值得去挖掘的东西,这套《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是中小学生开启思辨阅读、系统地掌握中小学古诗词的绝佳选择。

这套丛书共有三本,由特级教师蒋军晶精心打造,通过创意的思维导图将诗人和作品全部打通,将诗词背后的故事、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古诗词对孩子们来说,不再晦涩难懂,也不再诗人和作品对不上号,更不会死记硬背以至于陷入背完就忘的填鸭式低效学习中。

这套书大量覆盖了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将枯燥乏味的古诗词知识灌输,转变为有趣的创意图解和清晰的年代故事脉络,使孩子能高效地完成记忆理解。喜欢的读者朋友点击下方横条就可以购买啦,并且价格也很划算美丽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