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净心无尘 || 我与《卫辉慢生活》的情感

 乐康居 2020-04-17

我与《卫辉慢生活》的情感

□净心无尘

年龄大了,该是多休息的时候了。挡不住自己的好动爱学,除了干一些家务活儿外,就是玩花石鸟鱼,也少不了朋友们的相邀和拜访。吃,也不含糊,讲究绿色茶饭,念一些佛法道经,觅一些古书典著。但最少不了是看一些报纸杂志,了解当今人文时事,哪怕掩耳不闻窗外事,但需了解世外云哪。

虽着时代变迁,社会科技进步,自己总不能落后于人被时代所淘汰。这不,电脑来了,手机来了,那么智能。一机在手读天下,纸媒消亡危可及。学习!平时节俭的我好不含糊,要求女儿给我买一部较好的智能手机,一问女儿一千多元钱,惊得我咋舌好心疼哎。再叫女儿、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来教我,还哄着外孙女来教我,还有朋友,不管是谁,只要比我强就是老师。我很笨,读书不少,就不会用字母打字,手写呗,尽管笨拙,但终会用手写了。现在在我同龄朋友圈里仍有懒货,就是不学用手机,和这些朋友在一起吃酒时,我总会乘着酒兴埋怨他们,说你学问再大,不学习新东西,不学用智能手机,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成了现代文盲,你一肚子的文化就会变成汤西瓜――满肚子臭水儿。

2016年初,好友建德贤弟给我推荐了《卫辉慢生活》微信公众号,觉得她好亲切,像少女般地窈窕美丽、纯洁动人。记得2017年3月6日,《卫辉慢生活》发表了一篇《清末卫辉塔岗黑龙潭风景记》,我阅读文章后又点赞又写了留言,留言有三百多字,《卫慢》编辑挺叫好,两天后的3月8日就给发了,我感动地像饿猫见到了鱼——喜欢的了不得。后来我就更离不开《卫慢》了,她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篇作品必读,我觉得每篇作品都比我写的好,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位作者都是我学习进步的老师和引领者。为此,我也对每篇作品细读消化,谦虚地为每一篇作品留言加点赞,有时候忙了,没有顾上看,再深的夜也要细看《卫慢》一通。至今我已在《卫慢》发了一些作品,《卫慢》总是耐心而认真地编辑,尤其是文中配图漂亮适中,给作品增添动感。后来了解到《卫慢》编辑老师们是自发组织的公众号平台,没有任何部门和个人为他们出钱开工资,这个平台没有商业性,也没有任何广告,就是为了这个“文化殿堂”,为了发扬中华传统、传播卫辉文化而做的,卫辉慢生活培养引领了卫辉一批文学新秀,是卫辉的大功臣哪。在此我又结识了一群新老文友,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甭提多高兴多自豪了。

2018年年末,市图书馆编辑出版了一本卫辉历史文化丛书——《风雅卫辉》,卫辉慢生活公众号里的许多优秀作品被收录其中,没有向作者讨取一分钱费用,书出版后还专门邀请部分专家、作者、文化界知名人士举行了发行座谈会。此书中当然也有我的七篇作品,咋不高兴呢?激动地我眼泪哗啦啦的,高兴!快春节了,等除夕夜我就把这本书供给我父母遗像前,念给在天堂的老人家听听,让父母也来分享分享这份快乐。

2019年元月10日星期四,睛

农历戊戌年腊月初五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