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8.8,这部冷门宝藏新剧不应该被忽视

 板桥胡同37号 2020-04-17

本文作者:亨利普劳德

Blue sky from pain

艾斯缇站在自己家门外面,心里的一切都被无尽的委屈和随之而来的愤怒冲垮了。两分钟前,她和自己的丈夫大吵一架之后摔门而出,却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只好站在家门外的楼道里独自哭泣。在纽约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里,在选择和机会、欲望与诱惑涌动着的巨大的空间中,她被逼的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爱好可以派遣情绪。她到这个阶段为止的生命只存在于一个既无法容忍,也无法逃离的地方——威廉斯堡。该何去何从?是敲开家门继续忍受她刚组成没多久的家庭,还是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地方……

网飞新剧《离经叛道》讲述的就是主人公艾斯缇逃离她的社区威廉斯堡的故事。

二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犯下了滔天罪行,使得许多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千疮百孔的家园流落到世界各地。威廉斯堡就是这些流落至纽约的哈西迪犹太人组成的一个社区。

这个社区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奉行着非常严格的犹太教教规。生活在其中的犹太人必须要服从教规,不允许私自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接触。几代人以来社区里的犹太居民按照自己的方式和信仰生活着,一定的自治权和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着他们的生活。

然而外面的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社区内压抑人性的教条规矩却在阻碍着居民的进步。“当奴隶双脚的镣铐被解开了一个,另外一个镣铐以及他的过去就变得无法忍受了。”

反抗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主人公艾斯缇再也无法忍受这样压抑的生活,离开了威廉斯堡。

尽管这部剧聚焦在哈西迪犹太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讲述的是在特定的宗教、文化、习俗等环境下发生的故事,但是从其象征意义上来说,它表现的是一个普遍的主题,即启蒙运动以来强调和宣扬的对于冲破愚昧,争取自由的追求

这部剧的亮点在于挖掘到了一个不寻常而又典型的素材来表现这样的普遍主题。

《离经叛道》采用双线叙事,通过在威廉斯堡和柏林的两种不同生活试图展现宗教愚昧和世俗自由的冲突。剧中的主人公自然是矛盾和冲突的中心,她最终的选择——留在象征着自由和多元包容的柏林,拒绝回到象征着落后、禁锢、愚昧的威廉斯堡表明了该剧的倾向性,即应当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值得探讨是这部剧的结局。我们为艾斯缇的选择捏一把汗,也欣赏她敢于抛下一切反抗宗教、文化、偏见和愚昧,最后期望着她在柏林过上幸福的现代生活。

可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这样的结局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或许是为了营造和旧生活的对立,剧中对于柏林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以及女主在柏林的经历几乎都是积极的表现,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帮助,得到了柏林爱乐乐团的试演邀请,这在与真实的现实存在一定距离。

第二,女主在柏林的经历,夜店的狂欢、滥交真的可以与自由划等号吗?只是为了和女主所属的社区的生活形成对比,一味地将过去的生活贴上负面的标签,只把阳光洒在现在生活的上,非但无法将两种生活的真相完整地展现,帮助剧中人和观众找到一条连结传统与现代的最佳路径,反而没有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这是这部剧的不足之处。

这部剧其实可以看作是西方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朝着现代的开放、文明、科学的社会前进的一个艺术缩影,艾斯缇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人类面对过并且仍然在思索着的问题。

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艾斯缇的选择——完全抛弃过去、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自由就是正确的。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人的完整性也不可能离开他的过去,一个民族的发展如果扔掉属于他们的独特的集体记忆和价值认同,就等于丢掉了根基。抛弃过去并非是最佳答案,唯有面对过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桥梁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

不过,剧中许多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展现了哈西迪犹太人的独特的礼仪、服饰、食物等文化习俗,让观众对于他们的价值观、二战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宗教信仰有所感知,也是这部剧的亮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