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议生死簿

 云月图书馆znhb 2020-04-17

         广东省 揭西县 刘云月

写作《是谁掌控先祖生死簿》一文时,本人只是从网上看到《祁姓汉皇刘氏源流考证的约定》和《从尧帝到邦公的76代世系表》。至于另有什么书什么专论,本人无机会拜读,本人只能从这两个文件入手进行了评述,但是对事不对人,就该两个文件所披露的内容,发表自巳的意见,出乎所料会引出如此激烈反弹。

劣作《是谁掌控先祖生死簿》里提到的生死簿一词,其核心是人的生与死是生理现象,出生是喜,死亡是悲,但是喜是悲都是人生时间轴上起始和终结的二个固定时间点,容不得改动。每一个后裔对自巳的先祖生与死时间点都牢记在心头,而编写族谱时对生与死的内容却千万莫随意写。曾听过甲的祖父卒于1997年,乙为族谱编者,录入时误录为甲的祖父卒于1991年,就因为“7”字误辨误录为“1”字,甲找乙辨理:从伦理纲常或法律上说,编者都无权“扣减”其祖父六年“阳寿”,最后协商结果是在族谱发行时,每本族谱放进一页“更正表”了事。因此,录谱时,对先祖“生” 、“卒” “享寿”三项必须按先祖的实际生卒寿年时间入录,若是录谱者无证无据任意对先祖的“生”――安排“出生时间”。 “卒”――订定“死亡年限”、 “享寿”―― “判给寿年”多少年,如此的族谱世系表从表面上看来有极为详尽的生卒寿年资料,但都是假谱伪谱。

但是有人认为:“是谁掌控先祖的生死簿?这样的表述欠妥”。但他又说“谁都可以研究执笔掌控修史,掌控修谱论说先祖生卒年”。这就有点怪了,二千多年前的76位刘氏先祖是刘氏全体后裔的共祖,司马迁和汉朝《宗正府》的官都不敢确定其中多数的先祖生卒寿年,你可以无证无据“掌控修谱论说先祖生卒年”,对二千多年前的先祖“掌控”安排“出生时间”, 订定“死亡年限”, “判给寿年”多少年,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力?我为什么不能对此假谱伪谱提出质疑? 

接着又说“拿社会人的平均寿命岁与生育传一代男丁的平均年玲概率混淆一谈是互不相同的范筹两码事”。又有说“由于历史原因,史书和民间族谱很少有远古世系先祖的出生年的记载”。这里仅摘录两位有关作者各一句话,但表述内容是仅谈“生”,不谈“死”。用所谓“科学理论”“量尺”谈“生”,这是喜,早已有先行人,为胜公至备公各代先祖排出了出生年。但76位先祖中的66位先祖何年死,寿年多少,史书或古谱记载了吗?还是考古学家挖了那位先祖坟墓,对先祖遣骸进行骨玲检测,还是碳-14原子测定?即是考古专家用专业工具测定,也是用一个“约”字表达多少年代、多少岁,而不是完全确定所测骨骸所处年代和寿年。而尧帝到邦公的世系表中除邦公父子外,给66位先祖订定“死亡年限”, “判给寿年”多少年,“科学理论”或证据何在?如四十世添桢公卒于公元前1179年,享寿五十二岁,那来的证据证明添桢公必死于公元前1179年,享寿五十二岁?慢一年死,享寿多一年阳寿都不成?如五十七世杜伯公,生于公元前822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被杀,享寿38岁,杜伯公生二个儿子:隰叔 叔,五十八世隰叔公生于公元前785年,杜伯公被杀那年其长子隰叔公出生,他的弟弟叔公那来的?二千多年后的你只能无证无据说他们是双胞胎了吧。

又说:“没有出生年记载的族谱价值大减,只能当作是一本名单造册。”这句话是公开贬损唐宋朝至今所有刘氏族谱,自古至今刘氏族谱对尧帝至邦公时段的世系表,对各代先祖就没有详尽的生卒寿年记载,如大梁南朝普通元年(520年)编修、唐文宗年间(828-840年)由国子监丞刘沔续编修的《刘氏族谱》、宋刘梦材谱、明刘统升谱、刘武英谱、刘文参谱、刘连城谱、清刘墉谱、刘绎谱、刘展程谱等,难道这些古谱仅是“一本名单造册”?公开号召编谱者对历代先祖凡没有生卒寿年的,无须去寻找史证支持,大胆为先祖安排“出生时间”, 订定“死亡年限”, “判给寿年”多少年,如此的谱“其价值在于量度每个祖先大约处于那个年代有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如此的谱,不仅“量度”了“每个祖先大约处于那个年代”,还具体到各代先祖具体生卒寿年了,难道这样臆造胡编的谱“质量”就高了?这是公开鼓动宗亲去编假谱,让假谱愚弄宗亲,给考证宗族历史挑动纷争,制造混乱,目的昭然若揭。

在尧帝到邦公76位先祖世系表中,为73位先祖安排“出生时间”,为66位先祖订定“死亡年限”, “判给寿年”多少年,这还不算“掌控”先祖“生死簿”?作为后裔,还要讲忠孝廉耻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