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

 qwerty6838 2020-04-18

昨天傍晚,接到朋友老张的电话,他上来就说:“老文,我出事儿了!”

我一下就懵了,整个人都绷了起来,“怎么了?”

“十几万,没了!”

接着就是他又气又怒还带着哭腔大发了一通牢骚,期间还夹杂着几个问候人家妈妈的词汇。我端着手机,听他吼了半天,才慢慢缕清楚他到底出了什么事。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交给他一个大项目,但在其中一个环节,他出了点差错。事儿不大,但弄不好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也容易让甲方怀疑公司实力,更重要的是会让公司怀疑自己的能力。

于是,他就想自己解决了,不麻烦上层领导。他只把这事儿跟两个人说了,一个是跟他一起进公司的朋友,另一个是他一手提拔的副手,也算是大徒弟。

结果没成想,隔天上层领导就知道了这档子事儿,在早会上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大发雷霆,直言让他别管这个项目了。那他不管,谁来管呢?就是他副手,大徒弟。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背后捅刀

当时他那个气啊,恨恨地说自己看错了人,提拔了个白眼儿狼,真没看出来是这么一路出卖师傅的货色。这样一来,不仅十几万的佣金拿不到,公司还对他有了意见,那还怎么混下去啊?

后面就是噼里啪啦一大堆牢骚话,我也没细听,安慰他一番就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之后,我突然想起来,老张有此遭遇,其实不是因为他看错了人,而是他太天真,违反了一条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不可交浅言深。

何以见得呢?我们来讲一个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来做解释。

(一)刘秀和朱祜、耿弇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刘秀

在两汉交替之时,刘秀势力平定了河北一带,当时更始帝刘玄打算收权,要求刘秀带着弟兄们到长安领赏,并且就地解散军队,同时还派了亲信到河北接手管理权。

刘秀一眼就看出了更始帝的目的,要是按照皇帝的要求,他就既没了兵又没了地,还怎么混。

于是刘秀找了个借口,拒绝了更始帝的要求。这意味着刘秀有了自立的意思。

这时候就有两个人分别来找刘秀进言,建议他脱离更始帝,自己单干。一个叫朱祜(hù),是刘秀的大司马护军,另一个是副将耿弇(yǎn)。

先来的是朱祜,他对刘秀这么说:“长安政治混乱,主公您有帝王之相,有天命啊!”意思叫刘秀称帝。那刘秀对他的这番话,什么反应呢?

刘秀大声叫道:“把刺奸(一种官职)叫来逮捕护军!”朱祜不敢再说话了。

后来,耿弇也来了,对刘秀说:“皇帝要求我们去长安,并解散军队,绝对不能答应。河北尚有百万敌军,刘玄根本无力抵抗,必定失败。”

耿弇的意思很明白了,更始帝是会失败的,那必定要有一个人出来做皇帝,谁呢?当然是刘秀了。那么刘秀听了他这话什么反应呢?

刘秀说:“你敢乱说话,我杀了你!”

这个反应很激烈,更甚于对待朱祜的态度。但是,随后耿弇又说了一句话,情况实现反转。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耿弇

耿弇说:“我和主公情同父子,所以我敢以赤诚相待。”

此言一出,刘秀马上改了口:“我和你开个玩笑而已,你何必这样说呢?”

这里刘秀对耿弇的态度大转变,虽然没有正面对耿弇的言论进行回应,但隐含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认可同意耿弇建议刘秀自立称帝的进言。

那为什么都是建议刘秀单干,朱祜受到了刘秀的呵斥,而耿弇却获得了肯定呢?

这是因为朱祜和老张一样,犯了这条人际交往的大忌:交浅言深。

朱祜和刘秀的私人关系根本没到谈论如此机密话题的程度,老张和他大徒弟的私人关系也没有铁到可以坦露个人业务弱点和纰漏的程度。

换句话说,朱祜和老张都没有做到正确地评估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此二人都只是单方面地认为自己与对方关系很铁。

好在朱祜的上司刘秀心善,不然朱祜很可能就和老张一样,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么,为什么这两人都犯了交浅言深这个错误呢?

(2)两个问题导致交浅言深

主要是有以下两个问题没考虑到位。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上文所言,朱祜和老张都没有做到正确地评估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信任

我们说的人际关系,本质是什么?信任。想想我们对待普通朋友和铁哥儿们的态度就知道,有些话是可以对普通朋友说的,但有些事情只能对铁哥儿们讲讲。为什么?就是因为信任程度不一样。

上文的朱祜高估了领导刘秀对自己的信任,他认为跟刘秀谈论机密问题,必能得到以诚相待。殊不知,刘秀对他的信任度远不及对耿弇的信任度,所以刘秀对他的态度和对耿弇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

而老张则犯了过分相信大徒弟的错误,所以会把工作中的纰漏告诉了他,而没有提前告诉上层领导。这既是没有把上层领导放在眼里,又是给了大徒弟背后捅刀的机会。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各自的身份和利益。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利益

故事中朱祜是什么身份?大司马护军,名号很好听,但其实没有兵力。而耿弇什么身份呢?副将,自己有兵力,能给刘秀做实际支持。

所以在朱祜向刘秀进言时,就相当于一个什么实力也没有的人向山寨二把手说:我们出去单干吧。你说刘秀能把他放在眼里吗?

耿弇就不一样了,他能给刘秀兵力支持,刘秀也需要他。所以耿弇向刘秀进言时,刘秀为了进一步拉拢他,必然会适当地表露真实想法。

这当中也有各方利益的考量,朱祜作为光杆司令建议刘秀单干,要是刘秀听从了他,万一失败的话,朱祜大不了一走了之,刘秀可就惨了。但是耿弇带着兵马辅佐刘秀单干,这相当于拿着钱入股,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这方面看,刘秀也会更偏向于耿弇。

反观我那朋友老张,他的身份是什么?中层经理,上头有领导,下面有副手大徒弟。那他大徒弟什么身份呢?是一个只要上层领导愿意,就可以取代老张的人啊。

老张相当于刘秀,上头有着更始帝,大徒弟相当于实力仅次于刘秀耿弇。这也就意味着大徒弟有越过老张,联合上层领导搞掉老张的实力和动机。事实也就是这样发生的。

当老张把自身弱点和工作纰漏告诉大徒弟的时候,相当于山寨二把手对自己的副手说,我们出去单干吧,结果这副手转头就跟山寨大王告了秘。你说老张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再说,天底下哪儿有领导主动先向下属报告自己错误的。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升级

更重要的是老张压根儿就没意识到他和大徒弟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徒弟抓住机会搞掉老张,是符合他自身利益的,师徒情分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朱祜和老张都是因为没把这两个问题考虑到位,才犯了交浅言深的错误。

(3)结论

综上所述,交浅言深乃是职场大忌。

这种错误就是我们在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之时没有把握好分寸造成的,而且历来的有智之人都以此为戒。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交浅而言深者,愚也。”直接给这种行为下了愚蠢的结论。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后汉书

大文豪苏东坡在给皇帝上书的时候,也说过:“交浅言深,君子所戒。”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俗语:“逢人只说三分话”,另外七分就不必对别人全盘托出,这也就是劝诫我们不要交浅言深。

但很多人认为只说三分话的人,太过狡猾、不诚实,殊不知,这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心里有话,这很正常,但是这话该不该对人说,应该对谁说,哪些话该说不该说,是不是一定要说,这话要说到什么程度。

这些条条块块、方方面面都是要经过仔细掂量的,这既是一门修养,又是一门学问。尤其在职场当中,在有利益纠葛的地方。不能仅凭着自己感觉跟别人很要好,就把心里的真实想法都说出来,不然很容易遇到老张这档子被徒弟背后捅刀子的事儿。那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以史为鉴:一个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别等到被人背后捅了刀才知道交浅言深

至于怎么样才能做到不交浅言深,也很简单,把握住两点:首先,在你想要和对方倾诉之前,仔细地评估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有没有铁到能聊私密话题。如果关系很铁了,那就但说无妨;但凡有一点顾虑,那就最好不说。

同时还要考量自己和对方的身份与利益。双方有利益纠葛,得要思量再三;要是没有利益交集,那就可以说。

这两点只要都做到了,就不会交浅言深。

好了,今天的话题说到这儿,就结束了。今天我们讲的是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不可交浅言深。如果您想看更多的历史故事,就可以关注我@文森特看世界。另外,老文我也讲古今中外的很多奇人异事,关注我,不会让您失望。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

2.《后汉书》

3.《心理学与说话技巧》隋岩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