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泌尿影像]“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

 忘仔忘仔 2020-04-18
肾动脉瘤

临床资料

女,37岁。血压升高多年。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影像学报告描述

轴位肾增强CT皮质期(图1A),右肾门可见小结节状高密度影(箭),大小约8mm,边界清晰光滑,强化程度、特征与相邻肾动脉一致。CTA横断位及冠状位MIP (图1B、C),右肾动脉分支可见乳头状突起(箭),右肾动脉边界略毛糙,凹凸不平(箭头)。DSA动脉期(图1D),右肾动脉分支可见乳头状突起(箭),动脉瘤近侧肾动脉中段管壁毛糙、凹凸不平,可见多发轻度狭窄呈轻微串珠样改变(箭头)。

影像学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右肾动脉瘤,右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肾动脉瘤的发病率为0.01%〜0.1%,约占腹腔内动脉瘤的22%。肾动脉瘤有多种发病因素,常见动脉硬化性、外伤性、炎症性、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怀孕等。有学者将肾动脉瘤分为四型:囊状型、梭状型、动脉夹层型、肾内型。瘤体大于25mm破裂的风险增高,而有环状壁钙化者破裂的风险降低。临床表现最常见为高血压,约70%的肾动脉瘤患者伴有高血压,其他包括腰腹部疼痛、血尿、上腹部血管杂音、搏动性肿块等。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可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压痛及腹肌紧张,出血量大可引起休克。以往肾动脉瘤确诊需要动脉造影,现在CTA已作为非创伤性手段广泛应用,如需治疗可进一步DSA造影。

影像学要点:①CT平扫,可显示肾动脉或分支动脉瘤及其高密度瘤壁钙化;动脉瘤如伴随肾动脉狭窄,患侧肾可萎缩;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见肾周血肿。增强CT,显示囊状突出或梭形扩张的动脉瘤体与相邻肾动脉一致的强化。部分瘤内有血栓,如图2A,左肾动脉哑铃状动脉瘤(箭),瘤壁圆弧形钙化,瘤内低密度区(箭头)为血栓。图2B,CTA可全面地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起源及与肾动脉关系(箭)、瘤壁钙化及瘤内血栓(三角)。②MRI对显示动脉瘤钙化不敏感,但可以显示动脉瘤破裂形成的血肿,增强扫描可以显示与肾动脉强化相一致的动脉瘤体,MRA可以直观显示动脉瘤体。③血管造影,是肾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清晰地显示肾动脉或分支旁与肾动脉造影剂灌注相一致的动脉瘤体。

 


图2A

图2B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除动脉硬化外引起肾动脉狭窄的第二大原因,达15%〜20%,也常合并动脉瘤。此病青年女性好发,双侧发病多见,多发生在肾动脉远段和段动脉近段,肾外常累及髂动脉、颈动脉。其病理基础是动脉壁中层弹性纤维组织发育不良,造成肾动脉多发短小狭窄,形似“串珠样”表现。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肾窦肾门处其他病变如相应区域的肾肿瘤、结石或钙化等相鉴别,而动脉瘤在增强检查中与相邻肾动脉强化的一致性是其特征,可资鉴别。

小结

血管造影DSA是血管性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同样也适用于肾血管性病变包括动脉瘤的诊断。目前CTA作为非创伤性诊断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