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银承至少还有几个方面可以改进

 苕国土鱼 2020-04-18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简称电子银承、电票)是前两年的新事物,现在已经有取代纸质汇票的趋势了,电子化后对财务人员(特别负责结算业务的出纳人员)确实是大好事,总算是了结束了背书章不清晰、盖错了写说明之类的无尽的麻烦。

      但是它的好处好象也仅仅就这一点,电子化的优势仅仅只使用了一小部分,我们且不说发生几次假电票的大事件,这里面的问题多着呢。今天仅仅说操作上的几个可以改进的空间。

     一、能否将其列入到和转账一起的结算功能中来,而不是单独的一个模块;或者说就是一个单独的模块,但是其是企业网上银行的自带功能,也就是不需要单独去开通,这样可以避免三个问题。一是跑银行柜台去,交一堆资料,弄半天,还要等好几天,让一些小企业很是头大。二是某些大银行开通这个功能需要收取不菲的手续费,借机让业务较少的中小企业承担了高额的贴现费用后再承担固定的手续费。三是不列入结算系统,企业手机银行就无法操作,必须接电脑,也是让小企业人员配备紧张的比较费事。

      二、既然是电子化了,可不可以逐步放开分零的功能,也就是100万的票可以分成两张、三张甚至十张来分开背书出去,这样从技术根本不难,从风险上来看,也不存在要增加流转中的风险等问题。但是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强票据的流通性,减少小企业收到大面额的票据后背不出去,被迫贴现的情况。

      贴现息可不低,而且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小企业赚钱很不容易,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期收到大集团、上市公司客户的货款无法选择,都是电票。一年下来,贴现息吃掉了大部分的利润,甚至亏损。这样的结果是肥了已经很肥的银行,穷得一些小企业主们都快撑不下去了。

     三、既然电票也是票据,票据的格式就很重要,纸质的还是印钞厂来印呢,那能否统一规定各个银行的网银上票据输出的格式,别让出纳人从各家银行打印出来的电票五花八门。这个虽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看看那堆五花八门的东西,有时候真还当废纸给扔了。

     新东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方便好用;更要用新思维,不能仅仅是邮寄改成网银系统传送就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