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千年之恨——魏晋笔法失传

 吕剑藏书 2020-04-18

                    平山书士

书法千年之恨——魏晋笔法失传

泰山刻石

  魏晋笔法失传一说,自宋朝以降皆有所论。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在宋书法鼎盛时期,当时的书家面对前人书迹尚且感慨,苏东坡也曾言:'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唐末战乱,人物凋零,这正是笔法失传的根本原因。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有《传授笔法人名》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肜、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北宋朱长文《墨池编》以及南宋陈思编的《书苑菁华》与《法书要录》所载也相同。

  当然,对于这样的言论,不少人是怀疑甚至是完全否定的,他们认为这是某些故弄玄虚,把笔法神化。对持笔法失传观点的人嗤之以鼻,认为这些人'一说到书法都习惯提到一个词儿〝失传〞,仿佛把技艺追溯到人猿时期,才会无比自豪,底气也足一些。'

  但是,把今人最好的作品和古人墨迹比较,单单在技法层面今人也是望古人项背的。

  这种差距,似乎又让人有理由认为笔法真的失传了。但为何会一失千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里,多少能人异士,呕心沥血,秉烛夜书,废纸三千。难道就没有人能比肩古人吗?真的没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猜想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笔法断层之后的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书法的初始状态先入为主地局限在已有的常识当中,再在这个局限当中苦苦进行一系列的探究,但也被这个自我的设限所蒙蔽,再也看不到这之外的天空。

  比如我们就是习惯认为毛笔按下去毫锋就是偏向一侧的,因为这是常识啊,按力学原理这样才科学啊。是啊,科学啊,按你的做法有这样的结果肯定是科学啊。但是不是只有像你那样下笔才能叫下笔呢?

  所以我们一直就中锋、侧锋、绞锋一直争个喋喋不休。唐之后大多数书论都是在这种体系下建立的。所以这种体系下的理论也是自我设限的,根本无法触及古代笔法的那片星空。在错误的理论体系之下,我们一直在低层次的级别里打打转转,当然也派生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书写也更加的繁琐,以至于书一笔上十个动作,成一字数百种笔势。求古者乏道,求新者畸形,悲哉!

  今人书论不足观,古代书论或许尚存些许真知灼见,但也因后人错误的解读而埋没。今人面对米芾'无往不收,无垂不缩'都解释无力,又如何再去探究何为'锥画沙'、何为'屋漏痕'。

  当今人人皆言书贵用锋,然'惟笔软'也,下笔动辄便倒,书写时笔锋自然地躲在运笔方向的后面。毫侧成形是具有延后性的,很难展现古法变幻莫测的运动轨迹。今人作书,于筋骨处用锋偶合古人一二者已俨然大家。唐之后善用锋者惟米元章、赵吴兴、董其昌数人而已。董其昌言'发笔处便须提得笔起',乃取巧处也,暗合于法,然此亦元宰有别于晋唐矣。

  凡书,锋生形,墨生质,形因势而彰力,质因彩而蕴情。又,势因力生,锋以势立,锋立以成形。故曰:非锋立无以言笔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