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吴:东汉末期动乱,黄巾农民起义成导火索,乱世成就孙氏集团

 四地闲夫 2020-04-18

导语:孙氏集团的起底离不开创业者自身能力,善于捕捉战争机会,依靠官僚集团支持,借力发力壮大实力,开拓东吴帝国版图,最终成就几代人梦寐以求伟业。

01

东汉末年乱世,阶级矛盾突出

1.东汉末年,处于动荡不安、秩序混乱年代,刘氏政权到了岌岌可危地步,这既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上层阶级之间的矛盾使然。

上层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外戚、宦官和士大夫的相互斗争,一方势力都想要控制另一方势力,达到独裁统治目的。后期帝位更迭就是外戚、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一场斗争。以士大夫集团为代表的的官僚阶层,自己的地盘岂容他人鼾睡,更不能容忍他人染指,都在精心培育壮大自己的势力。

2.宦官在政治上横加干涉朝廷政务,重要部位官员都由宦官集团子弟担任,甚至拥有指挥兵马权利,猖獗进行标价卖官,俨然将国家选人用人的察举制度踩在脚下;经济上极度贪婪成性,城市周边良田悉数尽归他们自己,形成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东吴:东汉末期动乱,黄巾农民起义成导火索,乱世成就孙氏集团

宦官张让

士大夫集团鄙视宦官集团做法,导致被诬陷入狱、横死狱中比比皆是,当时出现了“天时闭,贤才隐”的困顿局面。矛盾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避免高峰,王朝坍塌也是时间问题。

02

农民起义战争,加剧宦官势力膨胀

1.受到剥削压迫的农民阶级站起来了,先后爆发大约60多次的农民起义,规模庞大的黄巾农民起义迅速爆发蔓延开来,矛头直指首都洛阳,东汉朝野上下震惊惶恐,内部矛盾暂且搁置,启用被禁锢的士大夫,举起拳头一致对外。而作为业余的义军缺乏作战经验,最终被各个击破,首领壮烈牺牲,农民起义以这样失败收场。

东吴:东汉末期动乱,黄巾农民起义成导火索,乱世成就孙氏集团

黄巾起义

2.农民起义的失败给当政深刻教训,必须加强地方管制,方法就是给予各州牧充分授权,拥有领兵治民之权。各州牧借机拓展武装自己实力,加剧地方势力的割据。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之间的战争也拉开序幕,以董卓、袁术等为代表的地方官僚集团先后展开一系列战争。

03

孙氏集团登场,几番奠定根基

1.孙权父亲孙坚在官僚集团战争中登上政治舞台。孙坚从小表现出勇敢智谋,十七岁时被征召为假尉,古代二十岁成人才能做官,可见孙坚的与众不同。《三国志》记载孙坚:“勇挚刚毅,孤傲发迹”。

东吴:东汉末期动乱,黄巾农民起义成导火索,乱世成就孙氏集团

孙坚

后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讨伐逆贼董卓,因为军功卓著,先后被封县丞、车骑将军、别部司马等职务,成为独当一面将领,全是依靠自己白手起家。纵观曹操、刘备起家,都是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有关。

2.正在如日中天时候,孙坚被袁术派遣南下攻打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乱箭射死,损失集团创始人离开损失惨重。孙氏集团接力棒交到长子孙策手中,孙策志向远大,致力建立帝国伟业,广交社会名士,袁术部下周瑜、鲁肃、太史慈等谋士大将收入麾下,孙策与称帝的袁术决裂,曹操为了交好孙策联姻搞好关系,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宏图伟业。

孙策也是有个性的人,除了忙于政务以外,还有单枪匹马涉猎爱好,最终小命就毁在这点上,被自己曾经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部下刺杀,一颗帝国新星陨落,接力棒又交到我们熟知的孙权手中,一个帝国正在逐步构建中。

东吴:东汉末期动乱,黄巾农民起义成导火索,乱世成就孙氏集团

孙策

【总结】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个混乱年代,给了孙氏集团机会,一路扶摇直上,凭借勇气、智慧和魅力,征服团结群众,在江东打下一番天地,奠定东吴帝国根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