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泗居士的家乡之一

 临泗居士 2020-04-19

兖州泗河南大桥

                                                              文/赵惠全

南大桥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城南泗河上。始建于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由鲁王朱寿鋐捐银数十万两修建,至1610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历经5载建成。桥身多为长条石料砌成,长70余丈,宽2丈8尺,15孔皆拱形。每孔上,孔与孔之间有一个雕刻精细的龙头。桥面铺灰土,中间两行长条石板利于大车行走,两边设石质栏杆72柱,每个栏杆和栏板都雕刻有精致的花纹图案和灵芝花瓶作为支柱。桥墩有三层大长条石构筑约1.8米高,为减水势迎水面凸出呈三角形,桥基是有桐油浸泡的柏木桩阵和石条修成。及其坚固,桥的两端有坡,北端建有石坊,上题“鲁国石虹”4个大字。桥的南端立有创修泗水桥碑记,为明代书法家黄克攒书。桥的两头还塑有石狮、水兽各1对。整座大桥气势宏伟,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即科学又具民族特色,充分显示了工匠的高超工艺和才能。在当时为全国二十四名桥之一。

400多年来,南大桥历经多次灾难。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夏,泗河洪水暴涨,冲决大桥中间的3个桥孔,兖州郡守金一凤捐资整修大桥,并铸3丈铁剑立在桥下(现存市博物馆),用以镇水降龙,期盼大桥此后安然无恙。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夏,大桥南端的3个桥孔又被洪水冲决,太守王禄明捐资重修。1881年(清光绪七年)至民国年间又多次被洪水冲决并修复。1957年夏洪水冲毁大桥北端100余米长,后搭设临时木架桥以便通行。1966年政府拨款重建泗河大桥。在原15个石孔的基础上,两端增建南3孔北5孔,共8孔钢筋水泥作圈梁大桥,1968年竣工。重修的泗河大桥,共23孔,全长304米,宽8米,高5.3米。栏杆全部改为水泥制品。2007年,由于1966年增建的两端大桥孔,承载设计不能满足现代交通大型车辆的需要,桥孔出现险情,10中旬政府拨款200余万元,对泗河大桥进行全面加固整修,桥孔钢筋水泥圈梁采用外加钢筋喷浆水泥技术加固,桥墩用水泥石块砌成锥形加固,桥面全部采用60公分厚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栏杆全部更新为青石线雕,两边安装了22盏路灯。现在基本上尚保持原貌

南大桥1984年被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桥上来往车辆如梭,南北交通要冲不减。2020年随着泗河两侧河堤和微山湖东岸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将泗河两岸堤顶路作为区域主干道路打造成集防洪、旅游交通、景观、区域交通以及服务沿线村镇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道路。沿泗河河堤经泗水、曲阜、兖州、高新区、邹城、微山及太白湖新区等7个县(市、区)18个乡镇泗河道路连接通车,将更好的体现兖州南大桥观赏价值。

泗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由趵突、响水、洗钵、红石四大泉汇流而成,故称泗河。

                                                                         2020年4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