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汶水之上的堽城坝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19-07-07

任何一条大河除了干流之外,肯定还会有着许许多多乃至数不清的支流。这些支流有的在水量、长度方面与干流不相上下,有的也许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流。作为上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例外,拥有为数众多的支流。而在这一众支流当中,论水量与长度,最大的莫过于从泰沂山系发源、自东向西流、最终注入济水的汶水。

关于汶水与济水相汇的史实,《水经注》的卷八留下了详细的记录:“又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济水又北,汶水注之,戴延之所谓清口也。郭缘生《述征记》曰:清河首受洪水,北注济。或谓清即济也。《禹贡》,济东北会于汶。今枯渠注矩泽,矩泽北则清口,清口与汶会也。李钦曰:汶水出太山莱芜县,西南入济是也。”##

汶水这条河流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中算是相当具有特色的一条,这特色不是它的长度、水量或含沙量,而是它的流向。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绝大多数河流是自西向东流的,而汶水在这一点上却与众不同,反方向自东向西流。它这样流去的话,自然在古代是与自西向东流的济水相交汇的,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济水的最大支流。

对济水进行研究,要研究的肯定不止它的干流,对于它的支流和汊流也应当进行研究。对于济水最大支流汶水的研究,早就开始进行了。在2015年时,我便前往汶水之滨的大汶口进行过历史调查。2017年金秋时节,我的朋友盛凯又邀请我前往汶水之上的堽城坝进行考察,我闻讯欣然答应了。

通往宁阳的公路

十月份的鲁西南大地,早上已经很是凉爽了,我们天刚蒙蒙亮的时分便开车出发了。我们的车出了济宁市市区之后,一路向东北方向开去。秋季时树叶都已变成黄色,我们的车在其中行进的时候,不时有黄叶向下飘落。在这样一条金黄色的道路上行进,确实是美不胜收。

车行了有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汶水(又名大汶河)的岸上。在鲁西南地区的河流之中,汶水是水量较大、也最有气势的一条,每次来到汶水时,都可以看到上面蒙着一层水雾。这样一条支流,曾经古时为济水下游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在宽阔的河面之上,只见出现了一排排的石墩,石墩之下是一斜坡。河水被石墩分开,沿着斜坡向下倾泄,水声巨大,响彻云霄。

这座堽城坝是千年以来当地民众与汶水进行斗争的历史见证。

“开了老闸湾,三县跟着爬;开了石梁口,三县跟着走。”这是堽城坝附近百姓口中流传了上千年的民谣。汶水(大汶河)发源于泰莱山区,一路西奔,融汇入古济水,今日的东平湖、大运河,它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河流一样,也有着“铜头铁尾豆腐腰”的弊端。大汶河中部的山东宁阳段,两岸堤坝土质松软,支流纵横,每年雨季,常为水患。尤其是地处堽城坝下游的伏山镇、鹤山乡沿岸,地势低洼,沙化严重,汛期一到即泛滥成灾。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当地人谭洪首筑堽城坝土坝,可以看作是对该段堤坝实施有效治理的第一人。

至元宪宗七年(1257年),为减缓水势,避免灾害,同时利于漕运,便于灌溉山东济宁、兖州一带广袤的田地,朝廷才开始于大汶河南部、堽城里村西北的老闸湾处,用沙土修筑临时拦河大坝,于东部修建泄洪的闸门一座,拦截汶河水入洸河。因坝为土筑,夏秋洪水季节常被冲毁,而且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河道塞流。因此,每年秋末重筑大坝成了当地百姓一项繁重的劳役,也增加了地方上的财政负担。即便如此,此时的堽城坝,却已成为当时国家的引汶济运工程而发挥作用了。

元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七月,汶水发洪水,大水冲决东闸,洪水径直流入洸河,大闸几近冲垮,洸河也被泥沙淤积。此时正值元朝末年的农民战争,堽城坝一度处于荒废状态。古人逐水而居,汶水不绝的水患注定堽城坝的荒废不会太久。明成祖初年迁都北京,南粮北运成突出问题,明廷决定恢复漕运,重建堽城坝。

今日堽城坝

堽城坝畔的《堽城堰记》碑铭刻的就是明代的治水之举。碑文先记述了治水的历史背景:“汶泗二水,齐鲁名川。汶出济南莱芜县,泗出兖州泗水县,二水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舟楫浮于汶者,自兖北而止;浮于泗者,自兖南而止。元时,南方贡赋之来,至济宁舍舟,陆行数百里,由卫水入都。至元二十年,始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济,陆行二百里抵临清,入卫。二十六年,复自安民山开渠至临清。乃于兖东筑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由济河注济宁;兖北筑堽城堰,障汶水南流,由洸河注济宁;汶下流,又筑戴村堰,障之西南流,南抵济宁,北抵临清,而汶泗二水悉归漕渠。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因名之曰会通河。”

“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无事漕运,向之河堰废坏殆尽。太宗文皇帝迁都于北,爰命大臣相视旧规,筑堰疏渠,漕运复通。第堰皆土筑,每遇淋潦冲决,水尽泄,漕渠尽涸,随筑随决,岁以为常,民甚苦之。”

而后详述重修堽城坝全过程:“明年春三月,命工淘沙,凿底石如掌平。底之上,甃石七级,每级上缩八寸,高十有一尺,中置巨、细石,煮秫米为糜,和灰以固之。底广二十五尺,面用石板甃二层,广一十七尺,袤一千二百尺。开甃口七,各广十尺,高十一尺,置木板启闭。遇山水泛涨启板,听从故道西流;水退闭板,障水南流,以灌运河。两端为逆水雁翅二,各长四十二尺;顺水雁翅二,各长三十五尺。中为分水五,各广二十三尺,袤一百三十尺。两石际连以铁锭,石上下护以铁栓。甃口上横巨石,或三或四,各长十余尺。河旧无梁,民病涉,堰成遂通车舆。有元旧闸引沙入洸,洸淤,汶水不能入,兹堰东置闸,为二洞,皆广九尺、高十一尺。中为分水一,旁为雁翅二,亦用板启闭,以候水之消涨。涨则闭板,以障黄潦;消则启板,以注清流。洞上覆以石,石之两旁仍甃石高一十有八尺。中实以土,与地平,俾水患不致南侵,洸河免于沙淤。闸之南新开河九里,引汶水通洸河。河口逼崖,自巅至麓皆坚,石凿两阅月始通。”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六月,汶河水暴涨,冲决石梁、桑家、安家等堤堰,大水殃及宁阳、滋阳(今济宁市兖州区)、济宁、汶上等县。清朝后期又战乱连年、黄河改道,导致堽城坝一度无法发挥其作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根治汶河,变害为利,堽城坝才获得新生。自1957年起,国家在明代堽城坝旧址东西,相继修建引汶灌溉工程,对堽城坝进行加固重修,将堽城坝改建成梯形浆砌料石重力溢流坝,大坝全长405米,高2.7米,顶宽4米,1960年竣工。这次重修不仅有效缓解了洪水对堽城坝的冲击破坏,保护了这座古遗迹,更重要的是,大汶河沿岸群众从此免遭了水患之苦,也大大扩展了灌溉面积。

堽城坝引汶灌区位于宁阳县西部,北起大汶河,南至济宁市兖州区,东与月牙河水库灌区相接,西至汶上县,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20公里,土地面积253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0.152万亩,是泰安市唯一的大型灌区。2002年,堽城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2002年—2010年灌区完成了四期可研、九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2016年,根据第四期可研报告,编制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初步设计,总投资4697.15万元,并通过了上级发改、水利部门的审批。

这两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使用,有效地缓解了洪水对堽城坝的冲击破坏,保护了这座古遗迹。更重要的是,大汶河沿岸群众从此免遭了水患之苦,也大大地扩展了灌溉面积,解决了缺水地区的燃眉之急。

将近千年的时间里,在这座坝上,人与水的斗争就是这样不停息地在进行着。在和平时代,只要政府措施得力,人类是完全可以战胜洪水灾害并且变害为利的。堽城坝的几次荒废都是在战乱的时期,而得到有效的治理都是在治世的岁月。现在我们民族与国家进入了兴盛的时期,汶水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发挥着它造福流域人民的一面。

堽城坝的附近有一座庙宇,它的名字为禹王庙。由于大禹治水的功绩古今传诵,因此在古代的水利工程旁便常有以禹王命名的庙宇。这座宁阳的禹王庙位于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的南岸,座北朝南,占地16132平方米,沿中轴依次为大道、广场、庙门、神道、正殿、假山等建筑,东西两侧为掖门、东西两廊,石碑及古柏树十一株。 创建年代不祥,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秩祀》记载,此庙原名汶河神庙,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员外郎张盛建坝并立庙。禹王庙正殿虹渚殿为穿堂式建筑,殿祀禹王,门额篆“风调雨顺”四字。

庙内立有龟趺螭首石碑两通,一通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连中三元官至兵、户、吏三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尚辂撰文,由明代四大家之首的文征明及名家祝允明的书法老师李应祯篆额书丹,另一通碑为明成化十三年 (1477年)“同立堽城堰记”碑,由户郭尚书万安撰文,布政使司樊辅书丹。石碑通高约5.6米,宽近1.5米,厚0.5米。记载着明成化十年(1474年)城坝重建的原由、选址、用料及施工工艺等,指出该坝在历史上为繁荣南北水路交通、灌溉鲁西南广袤的农田,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碑文阴刻,因长年风吹雨淋,很多字已模糊不清了。

宁阳禹王庙

庙内今存古柏11株,其中有一株被称为大禹化身的直径达1.52米的古桧柏,号称“齐鲁第一柏”,还有一夭娇作龙形被誉为“虬枝歧柏”是宁阳八景之一,文人诗客多赋诗赞美。

汶水汤汤,不舍昼夜。堽城坝,将汩汩的汶河水引入宁阳大地,引得谷麦丰足、鲜花处处,引得风调雨顺、人民富庶。这座年近千岁的古老水利工程,曾千疮百孔,不断改变着它的容貌和居所,但为了与水患对抗,时至今日,依然辉煌依旧,坚守着一辈辈黎民百姓赋予的神圣职责,拦水、泄洪、交通、游览,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