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阳县凤凰山诗社活动作品展一一重拾乡愁走近宁阳八景:周常富 | 碑柏尽在禹王庙

 聚力阅读 2023-10-19 发布于河南
总第210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泰山岩岩,汶水汤汤。汶河南岸,大美宁阳。

禹王庙

“汶水出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七十二里原山之南……”(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一·汶水》),而后,蹿山过岭,一路斜下,到千年古镇大汶口村东。

“大汶口,在岱南六十里,五汶合流处也……汶水合流于泰安之静安镇,谓之大汶……汶水旧由宁阳罡城坝流至东平……”(清·唐仲冕《岱览·汶水》)

大汶河流经处,宁阳中西部,南岸有个伏山镇。伏山镇的北首,临汶河大堤处,十几棵千年古柏掩映中,有座神秘庙宇——禹王庙。

据说,5000多年前,黄帝打败炎帝,战杀蚩尤,被四方诸侯推举为天子。于是,黄帝统治了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大片疆域。黄帝死后,高阳继位,是为颛顼帝。颛顼帝死后,高辛继位,是为帝喾。帝喾死后,挚继位。挚治理不善,由勋取代,是为帝尧。帝尧晚年禅位于重华,是为舜帝。

舜帝时,黄河中下游高温多雨泛滥成灾。当时,伏山往北到大汶河,往西到白马庙、周家楼一带,是一片洼地,史称伏湖,洪水泛滥非常严重。今伏山镇西邻鹤山镇,北端大汶河大堤处是著名险口桑安口,素有“开了桑安口,冲着三县(宁阳、汶上、兖州)走”之说。所以,宁阳中西部受洪水之害尤甚。于是,舜帝派鲧来此治水。鲧受命后在伏湖西岸云山西北的高地上安营扎寨,开始了治水。

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史记.夏本纪》)舜代行天子事,“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尚书·舜典》)舜行视鲧治水“功用不成”,遂对其进行制裁。《春秋左传·昭公七年》(公元前535 年)记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山海经》中记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左传》记载:“入于羽渊”。也就是说,尧舜殛鲧的地方史书上有多种记载,但都不离“羽”字。

今肥城市边院镇东、中、西古城村有一座古羽父城遗址,长350米,宽300米。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泰安县志》卷三“古迹”载:“羽父城,县西南70余里羽父山之阳古城庄。相传为鲁公子食邑”。羽父城后面的山亦称羽父山,今称雨山,是“羽”“雨”同音二字误写。《左传·昭公七年》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鲧被杀处,当是此地。

鲧被杀时,禹已长大成人,而且品德出众,智慧超群。舜帝广泛征求意见后,命禹子承父业,继续治水。

禹治水,堵疏并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大功告成。为了嘉奖禹,舜帝命将其全家及部族迁到伏湖以北汶河南岸的一块高上,那块高地就是后来建禹王庙的那块风水宝地。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三千多年过去,到了元朝。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要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始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这条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动脉尤其重要起来。但由于地形、水流等原因,有时,大运河的动力明显不足,元政府想到了拦汶入洸接济大运河。

“元宪宗七年,即公元1257年,经行中书省兵马总管严东平批准,于今遗址处修建泻洪闸门,拦截汶水入洸河,南流注入京杭大运河,以利南北漕运。”(元代名士李惟明《改作东大闸记》)

对此,清咸丰《宁阳县志》也有记载:“洸河即阐水,鲁之名川也。汶、洸分流处在古洸城稍东石濑之上。元时设坝置闸,遏汶由洸入济”。

元朝之前,大运河起自余杭,北至徐州附近折而西行到当时的国都(长安、洛阳和开封),整体大致呈东西方向。在此基础上,将大运河引致元都大都(北京)意义更大。于是,1274年, 朝廷命都水少监郭守敬在鲁西地区进行水文和地形勘察测量,看看此设想有没有可行性。经勘察测量,郭守敬认为山东具有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可行性。于是,相继开挖了济宁至须城(东平安山)的济州河、须城至临清的会通河,再加上后来开通的通惠河,由大都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不再从事水道运输,大运河的大部分河道无人问津,加上黄河在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地)决口,河水漫过曹州流入梁山一带,出现大面积淤积,就更进一步切断了这条大动脉。汶河南岸拦汶入洸接济大运河的坝(闸),也因年久失修被淤埋毁坏。

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济宁州潘叔正奏请朝廷疏通河道以解百姓之苦。同时,改造大运河,使漕运畅通,将江南的贡赋和大量物产通过大运河运至北京,也成为明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当时的情况,复通大运河的核心地段是山东地段。明成祖诏令工部尚书宋礼组织民工对山东地段大运河进行大规模治理。

为增大洸河流量增加大运河动力,成化九年,即公元1473年,都水分司员外郎张盛在元代堽城坝(闸)下游八里处河床基石上重建石砌拦河溢流坝,拦汶入洸接济大运河。据《造堽城石堰记》碑文记载:坝底宽二十五尺,面宽十七尺,长一千二百尺(明营造尺为32厘米),自下而上垒石七级,设置闸板,抑控水流,两端各设逆水雁翅一个,顺水雁翅一个。

明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修建堽城坝(闸)峻工,为祈禹王保汶水入洸长年畅通,汶河两岸风调雨顺,在坝(闸)东南方向约300米处岸上那块高地上建庙一座,庙祀大禹——禹王庙是也。

禹王神像坐镇禹王庙,对于“保汶水入洸长年畅通、汶河两岸风调雨顺”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儿千真万确:建庙之地虽不是特别的高,但自建庙祀禹王起,再大的水没敢淹过这座庙!

后来,天长日久,禹王庙自然毁损严重,清顺治十六年大修一次。修后为青砖墙,灰瓦歇山顶,蟠龙大脊,饰吻兽,门额上篆刻“风调雨顺”四个大字。

重修后的禹王庙,神秘依旧。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队的喂养院坏了,村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牛马骡驴牵到禹王庙里去喂养。结果,当天夜里,那些牛马骡驴连叫加蹦,不吃不喝闹腾了一夜。第二天,赶忙将牲口牵了出来。

1995年,宁阳县委、县政府为保护这处名胜古迹,让它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重修了大殿、月台、神道,添置了禹王神像、神龛、石狮,建了院墙,打通了道路,开辟了庙前广场,于院内院外栽植了大量的银杏和柏树。现在,禹王庙被评为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附属设施,同元代堽城坝遗址一起,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禹王庙的神秘,除了庙本身外,还有庙前后的古柏和石碑。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大自然在泽被芸芸众生的同时,也孕育出无数让人神往和起敬的自然或人文奇观。这些奇观或记载了一方文化的精髓,或承载了一方文化的灵魂,或以其独特的美吸引世人,或以其灵毓陶冶人的心灵,或让人引以为豪为之一振,或让人肃然起敬视为图腾。自古以来的“宁阳八景”,便属其类。

自古以来,宁阳就有“八景”之说。明清“宁阳八景”为云山烟雨、蟠龙玉洞、杏岭丹霏、激水轰雷、汤沸珠玑、万祀古槐、虬枝岐柏、禹碑虹渚。

目前,新“宁阳八景”为虬枝歧柏、文庙览胜、禹碑虹渚、复圣华光、颜庙奇观、皋山观汶、古藤伴庵、梨花飞雪。

可以看出,不管是古还是今,“虬枝岐柏”、“禹碑虹渚”都在八景之列。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虬枝岐柏”、“禹碑虹渚”就在禹王庙庙前庙后,使本身就很神秘的禹王庙更添几分神秘。

虬枝歧柏

禹王庙院内共有十一棵古柏,殿前七棵,殿后四棵。

这些古柏峥嵘森然,见证了不下一两千年的历史,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清咸丰元年,即1851年,重修《宁阳县志》记载,禹王庙原为:“汶河神庙,在堽城坝,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员外郎张盛建坝,因立庙。”又记载:“今庙匾额曰'禹王庙’不知始改何时”。也就是说,禹王庙的建庙历史有500多年,而这些古柏树龄要在一两千年之上,建庙时这些古柏早就在那里守望了千年!今天想来,那个地方应当是一处什么的遗址。

这些古柏神态各异。最典型的当属庙后那棵古今一直被成为宁阳八景之一的“虬枝岐柏”。

这株古柏挺拔苍劲,卓然不群,朝东南方向一巨枝宛如龙首,微翘张望,龙须飘飘;朝西南方向一巨枝宛如神龙摆尾,神韵毕备。两枝合在一起,正是一条探爪欲飞的蛟龙。清顺治十六年即1659年《重修禹王庙记》写道:“庭有桧柏,不见白日,后有一树作龙形,皆数百年物也。” 文人骚客览胜到此,无不赋诗赞美。

清康熙年间宁阳举人宁讷[nè]有诗:

虬枝歧柏

鞭起重渊久睡骊,昂然化作树头枝。

悬知大厦抡材日,合是飞龙利见时。

拍岸波涛惊蜿蟮,漫空烟雨认迷离。

由来神物难窥度,杖掷梭腾未足奇。

与宁讷同期的宁阳诗人程鸣岐有诗:

禹王庙龙头柏次和郭纯亭韵

神龙不合人相习,怪底苍然老树头。

宛似飞来降郊日,矫如凿破孟门秋。

露牙含雾晴犹泾,凤爪系云夜不收。

莫是明王亲捉得,相随到处镇安流。

可惜,那酷似龙头的巨枝清中晚期时枯死了。

关于龙头枝酷死的原因,有个传说:早年,龙头枝正下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井里有一条长年修行的龙,那龙修的时间长了不成正果便有些焦躁。有一天,实在按不住焦躁,那龙便腾空而起出了井,在井上空腾云驾雾游荡起来。游着游着,忽然心血来潮:当年兴云降雨本领还在吗?便试了试。这一试不要紧,可试出大事来了!你说咋回事儿?原来,这当儿,正是收麦打场季节,附近的村民大多在打场嗮麦,响晴的天忽然来了一阵子急雨,防不胜防呀,一下子冲走了很多麦子。那龙一看惹了大祸,赶忙收住雨返回井里。尽管这一切从起到落连半个时辰也不过,但还是不少人看了个清清楚楚。盛怒之下,人们运来一块厚厚的大石板将井口封了起来。不长时间,井口正上的龙首枝慢慢干枯了。人们这才悟出来:那龙首枝正是那龙的幻形,后悔不该封了井口断了龙首枝的元神灵气。但后悔说后悔,可没人敢再打开那石板了!

龙首枝虽然枯萎了,但枯而不朽,至今已一百多年,仍栩栩如生。感此景,清末宁阳籍大家黄恩彤曾作诗:

虬枝岐柏

双歧夸瑞麦,虬柏更矜奇。

翠鬣连铜干,苍然傅铁枝。

攫挐鳞爪现,摧剥雪霜知。

莫漫悲枯槁,龙头属后期。

除了“八景”之一的虬枝岐柏,进门处的“凤凰架”也是一有着凄美传说的景观。

进的庙门,神道两边一雄一雌两株古桧柏特别引人注目。东侧一株较高,向东南斜伸的枝条像高昂的凤头,西北树枝如展开的凤尾,人称 “凤凰架”;西侧一株略低,树冠蓊郁,犹如淑女。此柏向东斜长,作偎夫之状。传说当年大禹治水,积劳而终,人们将其葬于汶水之南高地(今禹王庙处)。不久,在埋葬大禹的地方,长出一株翠柏,被认为是大禹之灵示现。大禹常年在外治水,其妻思念不已,寻禹至此,悲痛欲绝,泣血而死,葬于此处。不久,坟前长出一株柏树,传说即禹妻所化。从此,夫妻连理,永不分离。

禹碑虹渚

禹王庙主体建筑禹王殿,名曰“虹渚殿”。殿内正中供奉大禹,两侧为手持宝剑、琵琶、雨伞、水蛇诸法器的“四大天王”塑像,喻意风、调、雨、顺。“虹渚殿”后面,有一高大平台,相传为大禹治水时的瞭望台,人称“禹王台”。

据清咸丰版《宁阳县志》记载,禹王庙原有古代碑刻11块,现仅存2块,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水文碑刻。位于大殿前东侧的一尊高约6米,龟趺螭首,碑文《造堽城石堰记》由明代大学士商辂[lù]撰写,书法家李应祯书丹、篆额,成化十一年(1475),时任兖州知府钱源立石。

该碑不仅是研究堽城坝修建历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研究李应祯书法艺术的珍贵版本。该碑碑首为两条相互盘绕在一起的青螭。螭身向上高高弓起,其首微垂,似欲潜江入海,动感十足。两螭口中各含一石珠,石珠欲吐还留。令人称奇的是,无论天气如何干旱,两螭均通体湿润,有细密水珠不停渗出,聚于螭口,形成豆大水滴滑落于碑底。这种与季节、气候无关的现象,成为禹王庙一大奇观,自明清以来的宁阳八景之“禹碑虹渚”即此。

黄恩彤曾有诗:

禹碑虹渚

禹庙临清汶,苍凉一片碑。

风霜犹拥护,苔藓半迷离。

水落渚虹下,天晴积雨垂。

字青兼石赤,岣嵝记曾窥。

宁讷也曾有诗:

禹碑虹渚

古庙丹青临汶渚,丰碑屹立向庭隅。

长虹横亘蛟龙窟,积雨斜侵赑屃趺。

岣嵝奇文徒髣髴,至元残迹半模糊。

我来小立回廊上,云水微茫入画图。

 位于大殿前西侧的另一通石碑,式样大体相同。碑文《堽城堰记》,由当时任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的万安撰文,山东布政使司经历樊辅书丹,于成化十三年(1477),由时任宁阳知县王瑀立石。该碑碑文记述了张盛修治堽城堰之事,对其以石堰易土堰所遇到的阻力有生动记载。内容可以与东碑互相印证,补东碑所未详,也有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泰山岩岩,汶水汤汤。汶河南岸,大美宁阳。

作者简介

周常富,笔名汶水舟子,山东宁阳人。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诗歌学会会员。

1980年高中毕业,耕读四年。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业余读书写作至今。

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学》《北方作家》《当代小说》《联合日报》《齐鲁晚报》中国作家网等数十家报刊、杂志、网刊。

累计获奖30余次;作品结集数卷。

曾任《抗战岁月》《复圣文化·宁阳印记》《宁阳记忆》《亲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红色东庄》《宁阳大禹》等书学术主编或责任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