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三酲(6) | 徐昕昱 | 混沌在左 疯狂在右

 香落尘外 2020-04-19

图:堆糖 * 文:徐昕昱

?

混沌在左 疯狂在右


“人类被给予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让他们在混沌和疯狂之间进行选择。”

——阿道司·伦纳德·赫胥黎

《美妙的新世界》,越读到后面越令人欲罢不能。小说的高潮在于文明和野蛮的冲突,最大快乐与苦行主义的互斥。而这一切都在野蛮人约翰的身上交织着斗争。自由是什么?至少不是纯粹享乐。纯粹享乐的世界绝对不是真实,最大快乐原则永远无法满足人类爱憎贪嗔痴的基本诉求。

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我最想拿出来评说一番的就是野蛮人和总统之间的那一番对话。两人之间真正的、凝聚着本书真正价值的对话始于野蛮人的提问:“为什么要禁止莎士比亚呢?”而总统的回答是:“因为莎士比亚古老,那是主要的理由。古老的东西在我们这儿是完全没有用的。”

似曾相识的情景。《1984》里,历史同样被封锁、被篡改。古老的东西包含着无数文明的传承,包含着人类的尊严与智慧。而新世界里不需要这些“旧”东西,人们需要新的、快乐的东西。新世界里也不会再产出这些古老的如同《奥赛罗》的东西:“没有社会的动荡你就造不出悲剧。”

然而纯粹的享乐,没有悲剧为底色的生活,没有眼泪和心碎、没有激情和忧郁的、被嗦麻拐卖的人生,又怎么能够算得上真实呢?

“可是《奥赛罗》是好的,《奥赛罗》要比感官电影好。”总统表示同意,“可那正是我们为安定所付出的代价。你不能不在幸福和人们所谓的高雅艺术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就用感官电影和馨香乐器代替了艺术。”


《奥赛罗》是什么?《奥赛罗》是人性之复杂、人心之险恶、爱情之美好、悲剧之剧痛。黑暗永远尾随光明,光明永远无法摆脱黑暗。莎士比亚是真实的缩影、混沌与疯狂的交织。而感官电影和馨香乐器又是什么?是meaningless的消费、生理本能的勃起、无法福至心灵的高潮、虚假文明的残次品。它们根本无法与艺术相提并论,就像下流海报难登大雅之堂。禁止莎士比亚是“我们为安定付出的代价”,这不能算上是“安定”,这不过是强制剥夺了感受悲伤、获得悲剧的权利后的虚假平和。艺术是至高无上而不可仿冒的,正因为艺术其本身的传承性与启蒙性,它才不得不被封锁进保险柜里,成为在大众视野里消失的真实、抹去的历史。

“跟受苦受难的太高的代价比起来,现实的幸福看起来往往相当廉价。而且,稳定当然远远不如动乱那么热闹,心满意足也不如跟不幸做殊死斗争那么动人,也不如抗拒引诱或是为激情和怀疑所颠倒那么引人入胜。幸福从来不伟大。”

伟大的难以幸福。可是这所谓的卑微的幸福,倒是在剥夺人们伟大的机会了。它不仅剥夺了人们受苦难的权利,动荡的权利,坠入爱河的权利,对虚假说“不”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它剥夺了我们身为人类掌控自己的权利。这美妙的新世界里,人的放纵始于性的无底线。在人们尚且为婴孩的时候,就教导他们做性游戏,倡导他们乱交,鼓励他们吸毒,一个虚假的空浮的世界从此被根植入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的脑海里。睡眠教育奠定了他们洗脑化社会的基础。谁还会记得《奥赛罗》呢?谁还能读到莎士比亚,感受到悲剧、爱情、冲动、悔恨等等的强烈情感呢?乱交提供肉体愉悦,嗦麻给予精神快感,“快乐似神仙”,人们还要艺术做什么呢,还要这悲伤的一切苦难做什么呢!

在美妙的新世界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科学黑洞。“纯科学的每一个发现都具有潜在的颠覆性。就连科学有时也得被看做可能的敌人。是的,就连科学也如此。……那是为稳定所付出的又一项代价。跟幸福格格不入的不光是艺术,而且有科学。科学是危险的,我们得给它小心翼翼地套上笼头,拴上链子。”

放在当今社会来看,这话也是再对不过了。然而,于我们,科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是位于人类与伦理本身之下的物件,掌控科学就意味着把握好人类命运的走向。不能放肆其膨胀,亦不能任由其萎缩。可对于美妙的新世界,科学和古老的东西一样,具有着传承性与启蒙性,是能够打开所谓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也是普罗米修斯惠及众生的火种,其危险程度不亚于5800万吨TNT当量的大伊万,甚至更甚。任何有可能带来发展的东西就有可能打破安定,带来动荡、悲剧和激情。愚昧意味着单纯的快乐。单纯地利用科学也意味着简单的安宁。然而这个危险却死于安乐的寓言流传几千年,不是为了让人类耽溺于享乐而葬送自己、葬送真实、葬送自由的。作者自己也在序里写道:“不把人当手段去追求实用科学,而是把实用科学当手段来产生一个自由人的种族。”


最发人深省的部分在于两章的结尾: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那好,”野蛮人挑战地说,“我现在就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你还没有说要求衰老、丑陋和阳痿的权利;要求害梅毒和癌症的权利;食物匮乏的权利、讨人厌烦的权利;要求总是战战兢兢、害怕明天会发生些什么的权利;要求受伤寒的权利;要求受到种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折磨的权利。”良久的沉默。

“这一切我都要求。”野蛮人终于说道。

这不禁让我想起知名网络文学家priest致敬反乌托邦先辈们的书中的一段文字:“如果我们还有一点自由意志,为什么我们会忘记——愤怒、焦虑、痛苦和愚昧根本不是人类需要战胜的缺陷,那就是人类灵魂的本来面貌,你们心里那些丑陋的、恨不能立刻抛弃的东西,就是自由意志本身!”

我们终于可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你想快乐就快乐,想悲伤就悲伤,想愤怒就愤怒,真实地面对一切虚伪,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的灵魂。

“至于在毒品、电影和收音机的影响之下做白日梦的自由,那是只会帮助他的臣民甘于奴役的命运的。”

我们并不完美,然而为了不丢失成为伟大的权利,不放弃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我愿意选择疯狂,只把混沌留给虚伪,踏上一条痛苦而清醒的道路。

解三酲(5) | 徐昕昱 | 不辨昼夜

作者简介

徐昕昱,女,2002.08.01出生,籍贯江西鄱阳,出生成长于南京,现为南京市十三中高中学生。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陈风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