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的阴阳怎么解释?

 一路行ni43ydpa 2020-04-19

黄帝内经中谈到的阴阳,其实和五行理论类似,都是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这里我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阴阳的含义和作用关系。

阴阳的最初涵义非常朴素,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向背者为阴。后来由此而逐渐引伸,不断扩展,乃至把一切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均用阴阳加以概括。

如凡是光亮的、温热的、向上的、运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阳。凡是晦暗的、寒凉的、趋下的、静止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阴。

古人把阴阳属性的普遍存在及其相互间的运动变化,视作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强调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与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所以《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指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属性。《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对于人体生命过程而言,中医认为凡具有推动、温煦、兴奋激发等作用或表现的物质及功能,统属于阳;凡具有凝聚、滋润、抑制、宁静等作用或表现的物质及功能,统属于阴。

谈到阴阳之间的关系,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个简单介绍: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就性质而言,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就关系而言,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从夏至到立秋,均为四十五日而言。冬至一阳生,故从冬至到立春,阳气渐趋上升,阴气渐趋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故从夏至到立秋,阴气渐趋上升,阳气渐趋下降,至冬季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这就是应用阴阳对立制约关系来解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气候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对立的阴阳两方,既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那么,任何一方的过于强盛必然会导致对立面的相对不足。反之,任何一方的过于虚弱也必然会导致对立面的相对亢盛。这种由于阴阳相互制约而产生的阴阳消长,又必须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若超出一定限度,就会打破阴阳的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阴阳失调的异常状况,在人体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故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说明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每一方均以对立面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这就是阴阳的互根关系。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没有阴就无以言阳,没有阳亦无以言阴。

若阴和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人体则将引起疾病,甚至使生命运动随之而终止。

[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平衡”,指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完全符合事物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但从全年气候变化的总体来看,还是处在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

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而言也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表示阴阳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在人体就是病理状态。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的主次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阴阳的转化一般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里所谓的“极”和“重”,就是指事物发展的程度,也是促使其阴阳转化的条件。

《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就是以天地之气的升降来表明阴阳的转化。

所以阴阳互根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源,而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是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观点,进而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就比较容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