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预测:材料作文“占有好书好诗”例文导写

 采菊东篱630 2020-04-19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 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范文展示】

1、占有抑或拥有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自古,人类对美好事物在追求的本能,这种普世的追求导向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心灵世界的圆融,鞭策着代代不息的我们,凭借这份深切的渴求,不遗余力地奋斗并求索着。

    在物质世界逐渐丰盈的当下,我们对事物的获取获得更为容易,小至一本精美的诗集, 大至一件安全感十足的居所,我们有信心终会获取,只在于时间的长短。我们已具备了充分的财力物力和心力去“占有”许多东西。之所以称为“占有”,我想将这种得到定义为对外物的简单直接而不经个体加工处理的获取和获知,而如果我们的认知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那便只能收获转瞬即逝如花火般绚烂的满足感和喜悦,和内心世界无尽的空泛和苍白。古人借书苦读之境多艰难,仍不免高阁束之,任囊虫啃食;今人买下新书,转眼抛诸脑后,收藏好诗却不愿细细品味咀嚼,占有很多,拥有很少。

    拥有是什么?与占有相对,它代表着对外物吸收贯通后取得真正丰盈心灵的存在。苏轼反复誉抄至五鼓,老吏苦之;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乃知微言精义;王阳明获知“格物致知”的理论之后,于实际“格”竹子格子三天三夜不废止,虽对理学的造诣并无裨益,却开拓了他探寻心学的浩渺通途。这些伟人获取的事物不尽相同,且方向各异,却因思想的深度在黑暗中汇聚。他们启迪我们的内核在于,如何化已知与占有为深知与拥有。

    须化占有于拥有,还得从源头上下些功夫。即,除去本能的面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你获取外物的主要驱动力何在。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总是有种错误的贯性思维:既已得到,便总有其实用价值。于是更为深刻的探寻终止了,正如彻底得到的时刻亦是寻找过程永恒终止的时刻,这亦是追寻宿命的可悲之处,史铁生曾经说过:“此岸永远残缺,彼岸才不会塌陷。”我们看待事物的片面性、表层性和功利性,让我们产生了某种错觉:此岸已经完满——事物的价值在此已终止,彼岸于是塌陷。因而,在得到之后,我们要拥有,拥有的是更为深层的境界,是透过事物表象,正如这一本装饰精美、口碑甚佳的好书,它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我在其中见到了怎样构筑的世界观,又怎样影响着我对生活的理解,在这样深思慎取得过程过后,我们才做到真正拥有与内化,我们追寻外物,不是为了经济适用,而是为了更高远、更虚无的精神境界所服务的,我们从不废止地探索追求,为的是得到人生意义的圆融和真正丰盈充实的内心世界。这种追求永无止境,这种拥有才真正具备意义。

    去拥有而非占有吧,不要沉溺与拥有很多的表象之中,我们奋力拥有,奋力内化,来填补和充盈自己的心灵,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2、莫让占有取代心性

    “书非借不能读也”,袁枚早在自我的借书记中便曾提出这样一句话。

    的确,无论于书于诗,我们都愈发显露一种占有的本能,可在把他们买下、收藏起来后, 却总抛诸脑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品味它。我们似乎总在占有,占有了很多东西,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我们占有,却将“占有”这一过程作为了书籍、诗歌的最终目的。或作为物欲大行其道、感性生活踪迹难寻的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金钱的代偿机制,或作为一种现实中价值难以确立的窘境中难得的主体价值快感,亦或仅仅将好书标榜为一种阶符号、所谓“文化”象征,以此包装自己空虚的无处可依的孤寂魂灵,我们用占有,满足内心的虚妄价值感,本出于理性生活的感性平衡,却也因过度占有,忽视了所占之物。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就是说,我们用“物”的表象价值取代了其之为“物”的涵养价值,偏执于“物”之一端,而忽视了其“仁”之心灵一端。

    王开岭曾说:“我在现代人轻薄的裙摆中窥见的是诗意的贫乏和溃败。”就本质而言,其皆出于我们这种束之高阁的惰性。多少装饰华美文艺的书店充斥着蜂拥而至的“顾客”,《百年孤独》作为畅销书摆在多少人的书架上。可又有多少“读者”愿真正静下心来,走进布恩迪亚上校百年一轮回的孤独?《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苦与泪与恨与悔,夹以生命回溯的人生宇宙观,又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红楼》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字字辛酸与血泪,又真正扣动了多少心灵,而非停留在“四大名著”收集齐全的书架上积灰?

    我并非批驳“占有”,而是反对“占有在阅读“感性体悟中的上位。这种“占有”,实际只是一种错误的“拿来主义”,一味拿来,却始终只停留在外表上的碰触,拥有,无法化作

    自己的东西,真正汲进其骨髓,与之合而并一。其便永远为物,为包装,为不属于主体的次要废物。

    书与诗需要对话,平等的,温柔的对话,而非由上而下、居高凌下的占有与弃置。孔子也曾“忧道而不忧贫”,他所担心的不是无法占有,而是无法得道。他主张的“自愿贫穷”,也可理解为一种“自愿舍弃”,关键在于一种超越,超越物质多寡,占有与否的是非,由此秉持人之主体性,主动地“好学”,“求学”,其好学之心至,便成“仁”,便为一种“不厌不倦不弃”之心,其“见于行”,便成“道”,故而关键在“学”、在“行”,空有书籍却无法成之以好学之心,行之以仁人君子之意,便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道”,与超然物外而我心自足的充盈心境。

    能够占有固好,不能拥有亦无妨。关键是品读,细嚼,与作者,与人物合而化一,真正用“心性”走进文字,走进 18 年诺奖得主笔下“茶壶的世界”,细细品读,正如简·奥斯丁用细毛在象牙上细细勾勒一样,真正地从人物的一思一行,一叹一默中品悟人生,触碰心灵, 跨越百年而不灭的文学之火,以读绵延之。

    莫让占有代替心性,莫让忙碌成为心灵的铁栅栏。莫让诗与书,莫让年微与崇高,莫让平庸与伟大,在外界信息狂降与心灵的浮躁怠惰中丧失其应有的光芒。

    真正的“读”,或由占有起,杂与心性,表现为心灵真正的富足与充盈。

3、弱水三千,取饮一瓢

    当信息化的潮流纷沓而至,“占据”变成理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过程。无数文献、资料轻而易举地束之高阁,三千弱水亦可便捷地储存入“云”中。信息的大网罗织起人对信息的占有能力,而虚妄的占据为增添人的不加取舍,纵情于掌握欲的声色犬马之中的危害与陷阱。

    “占据——抛却——再占据”的循环充斥着生活的无趣循环,将人类异化为无所不取的蝜蝂,推滚着信息的泥球前进,最终将自己压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诗意取舍没了,剩下的只有似乎占据无数的背后,信息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的迷茫与混沌。

    占有的境界有二,一是渠道的获取,素材的保留;一是心灵的占有,精神的补足。当下的我们手持信息时代的利刃,可一本本买下的书,收集的诗大多流于前者的流俗;反观无书可读仍倾尽一切借书。抄书的袁枚,他的占有物实际上却是丰盈的——那是全部投入人生感悟的厚度与重量。

    其实,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并不矛盾,甚至前者乃为后者的前提。但当信息便捷占有的可能性异化,矮化了人的心灵,疯狂占有的快感剥夺了人们审慎思考的空间对主体的把握, 那才是真正的时代之觞。

    心灵的丰富来自个体对所占据之物的充分占有,微言精义,自在其中。孔子韦编三绝, 亦觉古书之精妙;苏轼三更夜读,仍能手不释卷。他们对所有之文章,诗句充分领会、占有, 时刻保持本心探求未知,所及之地必远,心灵之拥有也必定丰盈,故而,获取不是占有的终极目的,心灵的丰盈才是。

    在取与舍之间,人生的厚度,心灵的丰度得以沉淀、升华。袁隆平舍弃了金钱与名声, 因而能取得单人不凡的科研果实。韩信舍弃了胯下而过的辱名、诟厉,因而取得能屈能伸的良将精神。“弱水三千,取饮一瓢”亦不足惜,只要将那一杯清冽之泉灌入生命的长河,所舍的其他不过是莎鸡之羽,可如若沉溺于对信息不加取舍的占有表象,三千弱水的意义将在不假思索中消亡殆尽,所失者,大鹏之翼也。

    “密理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飞起。”他们不惧时间有限,占据的少亦能博击出生命的绚烂,且将所占据之物全然化为真知灼见,这种积累与迸发方是占有的最佳表达。我们亦当坚守内心的取舍之道,当信息如泥沙俱下时,守着丰富的心灵以抵抗时代的异化;当占据着愈来愈多的东西时,亦能不忘初心,将所有之物内化为心灵的丰富。

    我们处在一个弱水三千的时代,可去饮一瓢,足矣。

4、从匮乏到丰沛

    我们生活在一个精神养料充沛的时代,人类的精神文明财富积累已深,科技的发展又使卷帙浩繁的文章唾手可得,可不幸的是,这一充沛反倒导向的是精神本身的匮乏:这一矛盾之间,正是我们自身。

    我们买了一本好书,又将其束之高阁,收藏一首好诗,又转眼抛诸脑后。我们拥有的一切并未真正进入心灵。我们陷入了“拥有”越多,“所得”越少的陷阱。

    首先,这一陷阱本身无法消解地存在着。我想起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提到的困境: 穷时借书,则能反复品读;富裕时,“汗牛充栋”之书都难免束之高阁。一方面,这背后深藏着取之无尽则不知珍视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精神养料的意义被消解了,成为了一种财富本身。财富的意义是被占有,可精神养料的意义是走入心灵。当人们只知拥有而不知“所得”,那他便在精神上让自己走入贫困。

    而时代又加剧了人们的困境。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咀嚼、品味之“慢”似乎不适于时。

    我们追逐书籍,学识,品味,涵养,往往不是为了我们自身,而是为了满足时代赋予我们的审美标准。我们既无暇品误,又无意品误——书籍与诗歌退化成了工具,而非“价值”本身。更严重来讲,“精神养料”“审美品味”成为时代下一群人的狂欢,知识,艺术与美本身的价值坠入刻奇的眩晕之中:“海棠花未眠”的凌美和浪漫被浅化为文艺的语调,“青青子衿”的咏唱在滥用中化作了一串呻吟。那些丰富的人类精神,在“占有”而非“汲取”中,成为了米兰·昆德拉所言“存在与忘却的中途停歇站”。

    事实上,要让“精神养料”真正走入人匮乏的内心,首先要找回它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只有排除来自外部世界的“标准”之干扰,我们才能真正用心灵碰撞作者的心灵。简而言之, 就是使目的纯粹化。品味,咀嚼美,不是为了有所炫耀、取悦于人,而是为了“自我”本身。

    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滋养心灵的根本途径是找到自我,确证自我。当人认清自己的存在, 发掘自己心灵深处对精神丰富的渴望,人才能免于迷失在资源充沛的森林里,而真正知道如何将“所有”化为“所得”。

    惟其如此,我们才能逐渐建立一个精神丰沛的时代。只有一个社会拥有普遍的审美心灵和精神富足,人才能体会到自身生命的意义和终极价值。本质上,拒绝对精神财富的占有, 确证对心灵价值的追寻,正是现代人在工具理性泛滥的时代重拾价值理性的过程,心灵的自觉是人的极高明,它体现为人主动求取心灵富足,主动探寻生命深刻的过程和态度。

    因此,精神养料的充沛仍不足够——我们探寻的是如何利用,如何吸收,如何实现心灵的觉醒,打破越富足越匮乏的陷阱。我想,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到书架前,将我们拥有的一切化作一场心灵的邂逅和充实。

5、你来看此花时

    我们往往占有很多东西,如一本好书,一首好诗,或是一朵花,但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王阳明有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当代社会缺乏“看花”之人。

    我们为什么占有一些东西?占有的最初目的并非出于形式上的满足感或是炫耀心理。其本心在于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宽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达到《逍遥游》中所谓“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的境界。那么,为什么这些东西往往无法真正丰富我们的心灵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失其本心”,渐渐在无形中忘却占有这样东西时的初心,便出现“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可悲之景,沦为形式主义的奴隶。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来自于个人对于本心的淡忘,也来自于社会风气。

    古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抱以孜孜不倦的态度。圣人之所以为圣,在于他们总对当下占有的东西有过深入的感触,但依然不知足,进而催  生新的“占有”,也带来更高层次的心灵境界的提升。而在当代,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主导发展的信息化浪潮之中, 年轻人一代由于对自我认知不清晰和难堪重负的羸弱而产生的“丧文化”正在信息的洪流中不断演进,有时甚至成了为人处事的主旋律。这样的这一种“丧文化”使人们对自己占有的东西不足为奇,并且总抱有一种“明日何其多”的拖延心态来推迟自己深入接触所占有之物的时间。

    我们不禁发问,如何在占有一样东西之后是他丰富自己的心灵呢?在《前赤壁赋》中, 苏东坡曾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他正是因为善于“得之”“遇之”才能找到心灵上的豁达与超脱。因此,对于当下的我们,我们需要有一颗发现,探寻之心,并始终秉持自己当初占有时的本心,给自己诸如“今日事今日毕” 的积极心理暗示,拒做将事物抛诸脑后的拖延症患者。

    当每个人都能从自己所占有的东西中获得心灵上的启迪和思维层次、精神境界的提升时, 整个社会便会构建起:“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求其本心的积极姿 态,当代也会产生更多的“圣人”。

    我们要时刻“监视”自己所占有的东西,从形式主义的牢笼中摆脱出来,成为王阳明所

言“看花”之人。

    待你来看此花时。

6、拥抱价值、捍卫实现

    回想一下,当我们为一本名著买单,当它被快递送到后就被束之高阁等待落灰;当我们在网络上注意到一首好诗,当它被我们放入收藏夹后再也没有读过第二遍;我们似乎品味到了它们,似乎感受到它们的美,但我们真的有接受过他们的洗礼吗?

    跨入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快速的发展一同到来的是工作、学习与生活不断加重的压力。我们确实渴望得到灵魂的濯洗,于是我们会购买好书与经典,收藏美诗与好文章,但当我们真正想去感受它们时,总会被“太累了,明天吧”“今天的事还没忙完”之类的借口所阻拦而搁置了它们。日复一日,我们自以为占有了他们的价值,却只是占有了它们的外在而非其内在本身。

    我们应当为这样的占有负责。只有打开那本好书,我们才能读到主人公的精神。或许是《老人与海》中不畏自然的勇敢;或许是《西线无战事》中“死者的遗嘱不是要报仇,而是要永远不再有的渴望和平。只有打开那收藏夹中的诗歌,我们才能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旷达。一本好书,一首好的诗词歌赋之所以被赋予了好的价值,便正是因为占有了它们的人不仅仅浮于表面,而是对这种占有负责。真正地品读它、理解它,它才能成为“好”的书或诗或者其它艺术形式。

    其实,对这种占有的负责更是一种对我们自己人生的负责。我们想用不同的经典艺术来丰富心灵,我们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精致的购买清单和收藏数量庞大的收藏夹不会成为一个人的力量,但是坚韧不拔的意志、生来无畏的态度和缜密合理的思想能够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现代人往往会用自己缺少时间来开脱自己拖延的不负责任行为。他们缺乏其实并不是时间,而是那种付诸于行动,空出时间沉浸在书、诗、音乐、画之中的勇气和决心。现代社会的确诗浮躁的,因此我们更需要一段时间与现代社会“脱个节”,保证自己生命的质量。柴静说:“觉得自己的内心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了再出发。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我们不必始终为生活奔波,实在要偶尔停下来,翻开曾下定决心读完的那本书, 打开曾收藏的音乐来让自己的生命更饱满。

    我们今天讨论将自己的生活中的一部分时间抽出来,奉献给能让自己内心更充实的文字和艺术,其实最本质讨论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每个人的人生各有不同,我们当然可以像一台机器一般,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做一个螺丝钉,一生忙碌却缺乏了思想地奔波而过, 但如果我们选择了另一边,选择对占有负责,选择真正地感受我们曾试图、曾渴望去感受的那些东西,我们拥抱了的,是人的多样性。正是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培养出具有不同思考方式、不同生命个性的我们。这不仅仅是塑造了梦想,这更是塑造每个人不同的灵魂。

    苏轼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书、诗艺术本身并不属于我们,我们能够拥有的是自己的理解。拥抱他们,我们捍卫的才是价值的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