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秦:使我有洛阳二顷田, 安能佩六国相印。这不是真心话

 小娜公主 2020-04-19

战国时期的苏秦真不是简单的人物。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组建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而他之上者,不是六国之君,只是秦王一人,因为秦王瞧不上他。

苏秦让我们见识了很多人生际遇,他究竟是怎样的人?我想他应该是如下的苏秦。

富家苏秦。战国策中有说道: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能去说秦王,没有一定家资是支持不了去秦国的,还要见秦王你总要有点资格吧,上下打点,普通人怎么能做到?未料付出所有却没被赏识,百金散尽而终未成。

内心强大的苏秦。倾其所有说秦王失败而归,苏秦是很惭愧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回家,然而,回到家里,妻子继续织布不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怎么能受得了,但他的确承受了,一番感叹后发愤读书。无颜见江东父母,项羽失败乌江自刎,相比苏秦是有点英雄气短了。苏秦内心之强大可想而知。

收藏家苏秦。苏秦唉声长叹后,连夜翻书,把几十个书箱都翻出来了。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闭门钻研,仔细精读,反覆思考。那时没有背景的能读书?拥有这么多书籍,自己都没看完,以竹简为主的时代,真奇怪这么多书是从哪儿来的。我想应当不是家传,否则以书香之教养,苏秦回家哪能受父母,长嫂,妻子如此的冷落。可见这么对书简或许是苏秦受奇遇的馈赠,但大概是自己花费去搜集了。

好学的苏秦。看书时每当疲倦要打瞌睡时,苏秦就用锥子刺大腿,鲜血直流到脚背上去。现在读书我们能有如此刻苦吗?古代以学习谋略为主,不会像现代的科学技术细分,虽然读书存在天赋使然,但以苏秦的为学精神,大多人是做不到的,对此我只能一声喟叹了。

高傲的苏秦。功成后苏秦路过家乡洛阳,和前次游说秦王失败回来,连父母都不理他,成了强烈的对比。父母听他到来,赶紧雇人粉刷房子,打扫路面,准备礼乐,宴席,还到三十里外迎接;妻子羞赧的样子;嫂子跪地道歉。苏秦的感慨可想而知。他没忍住故意问长嫂为何前后如此,嫂嫂说:因为你现在位尊而多金。都很直白。苏秦有说: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这不是真心话,我认为这是他功成名就的假谦虚。其实心里是如此高傲。

苏秦的争议是很大的,但无论怎样他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他承受压力的强大心态素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