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笔法角度浅论书画同源

 山阴芥子 2020-04-19

何为书画同源论?

       国画与书法同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书画同源论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重要观点,指出书法国画在很多方面有着类似或相同的根源。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书法和国画在起源上有共同性;第二,书法和国画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性。第一点指出,书法和国画具有类似的产生方式,第二点指出,书法和国画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上有共同之处。


那么花花今天就通过第二点含义中所提到的技法中的

笔法这一角度来和大家聊聊书画同源吧~

笔法在书法和国画中的重要性

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笔法,顾名思义,即为用笔的方法。书法中的笔法十分丰富,有侧锋行笔、中锋行笔、逆锋起笔、枯笔的使用,甚至包括提按的动作,笔的颤动扭转等等。书家往往利用不同的笔法,一来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多变性灵动性,二来确立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三来表达心境与情绪因此,笔法对书家展现书法之美、确立自身艺术风格以及表达自己的心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笔法在国画中的重要性

       “骨法用笔”为谢赫六法的第二法。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骨法用笔仅次于气韵生动,从中亦可看出笔法对于国画的重要性。气韵生动”实为可遇而不可得之境界,然而气韵生动的达到决离不开用笔。国画中勾、皴、擦、染、聚锋、散锋、中锋、侧锋等等众多笔法对画面的丰富性层次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笔法的精益求精亦成为历代画家苦苦追求所谓气韵生动的必经之路。

书法和国画中笔法的联系

枯笔的运用

       枯笔在书法和国画中都得到大量应用。枯笔在书法艺术中极具扩张力,一幅书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若将枯笔使用得当,则会让作品在浑厚凝重间体现一种自然洒脱的境界,枯笔对于书家情感的表现也尤为重要。对于国画,枯笔的使用更为普遍,对于秋景中凄凉萧瑟氛围的表现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枯松的枝干或是植物的枯藤多用枯笔勾画而成,在石法中,利用焦墨皴出其表面的纹路来表现其质地和沧桑感。书法家陈步扬的枯笔书法作品与画家徐渭的杂花图中某段枯茎有着相似的表达。


↓徐渭  《杂花图》(局部)↓

↑傅山  《即事戏题》↑


中锋与侧锋的转换

       中锋行笔和侧锋行笔是两种不同的用笔方法,中锋行笔圆润饱满,侧锋行笔更为凌厉在书法中,楷书、篆书多用中锋行笔,来表现其规整。而行草就会将中锋和侧锋相结合,体现其多变的用笔方法,所谓“正以主骨,侧以取态”,侧锋用笔也更好地表达书家的情感和意境,同时加强字字之间的连带关系。在国画中,竹叶形态各异,画家常采用侧锋行笔来表现不同形态下的竹叶,在尾部利用笔锋的改变来完成塑造。


↑赵昌  《虫竹图》(局部)↑        ↑郑板桥  《墨竹图》(局部)↑

 ↑苏轼  《一夜帖》(局部)↑↑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局部)↑

利用提按增强表现力

      提按动作是书法和国画中及其重要的表现手法。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缺少提按动作的展示,那就意味着所有的笔画都趋于相同的粗细,这显然是不符合审美的要求的。笔画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在用笔过程中依靠提按的动作来体现。提按对于国画而言,更是对物象表达的重要笔法,所谓万物于动,相对而静。国画的线条、块面之间对比由提按来表现,线条的本身也因为提按动作而变的更为丰富和具有表现力,国画中的树法、石法、云水法等无不以提按为基础来实现对物象的造型和表现。

战笔的运用

       战笔又称为“颤笔”,作为一种笔法,因行笔过程伴随颤动,表现出的线条呈现颤动状而名。不论是在书法还是国画中,行笔若为简单拖行,没有提按、缓急、起伏变化,点画必然单薄扁平,线条缺少遒劲的效果,也无涩势可言。战笔的运用使书法线条有寒松霜竹的遒劲感,令国画的某些物象如书法中的笔画一般,书画同源的意味颇深。历代书家中,善于运用战笔的书家甚多,其中黄庭坚的笔势颇为颤抖,一笔之内动作可有五六甚至更多,其横画有如画中的流水波涛,竖画有如画中的枯松劲枝,从某种程度上可谓可书可画:其整体自然为书的范畴,而其单字,一画的处理难言其不为画。

↑黄庭坚 《庞居士寒山子诗》(局部)↑

“河”                            “无”                           “人”

结语——一致的笔墨追求

       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在笔法的运用上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和规律性。元代书画家赵子昂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